杨相梅 作品数:67 被引量:384 H指数:12 供职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文化科学 更多>>
肺癌病人焦虑情绪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观察肺癌病人入院时焦虑状况,提供个性化护理措施。[方法]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06年1月—2007年4月在呼吸内科普通病房住院的肺癌病人焦虑状况进行测评。[结果]肺癌病人焦虑发生率与性别、年龄、职业无关,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焦虑发生率为38.78%,专科文化程度者为85.71%,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为55.56%,不同学历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癌病人入院时焦虑发生率较高,尤其是高学历病人。应根据病人文化程度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以降低焦虑发生率。 潘龙芳 杨相梅 洪跃玲关键词:肺癌 焦虑 重庆市某教学医院创建“无烟医院”的调查研究 2013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教学医院医务人员吸烟状况、烟草危害认识程度、控烟意愿和控烟途径掌握等情况,为重庆市“无烟医院”建设相关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重庆市某教学医院医务人员(医生、护理、医技、行政和后勤人员)进行普查,共计2156人。问卷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信息、吸烟状况、烟草危害认识程度、控烟意愿和控烟途径掌握等情况。采用Epidata3.1软件录入数据,SPSS13.0软件分析数据,统计结果用百分比表示。结果医务人员总吸烟率为9.65%,其中男性吸烟率30.49%,女性吸烟率2.75%,临床医生吸烟率12.50%;吸烟人群的年龄分布,50岁以下的占91.97%,20~35岁超过50.00%。52.43%的受访人员不知道WH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受访人员仅对吸烟与呼吸系统疾病、吸烟与胎儿发育异常之间的关系掌握相对较好。84.99%的受访人员认为院内吸烟点应该设在室外;83.56%的受访人员表示会不同程度劝阻院内公共场所吸烟行为,但是仅有14.20%的受访人员认为帮助公众戒烟是无烟医院的建设宗旨;70.00%的医生在日常诊疗活动中经常询问及记录患者吸烟情况相对护理和医技人员较好;近30.00%的医护人员完全不知道戒烟药物,近70.00%受访者表示控烟信心不足,近70.00%医护人员不会推荐具体的戒烟方法。结论该院医务人员吸烟人群总体呈年轻化分布,反映出开展控烟教育的迫切性;在维护医院无烟环境方面有共识,但是对医务人员的社会控烟责任认识存在不足,控烟知识、劝戒技巧和技能等培训有待进一步强化。建议从打造无烟的就诊环境,禁止医院内吸烟行为;鼓励就诊患者积极戒烟,提供专业的戒烟服务;积极推动社会控烟工作,倡导公众戒烟3个阶段保证医院控烟的持续� 周俊豪 李睿 陈虹 李岑 杨相梅 郭述良 杜渝平 周泓羽 吕富荣 任国胜关键词:医务人员 控烟 血栓前状态的检测对PICC血栓形成的预警意义 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栓前状态的检测对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血栓形成的预警意义。方法:通过随机抽取我科30例PICC置管患者,以2009年6月19日~2010年2月22日的临床检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PICC置管前0~1 d(T0)、置管后2~3 d(T1)、置管后4~11 d(T2)与血栓形成相关量化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sa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量(Fibrinogen,Fbg)、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及D-二聚体的动态检测,对比T0与T1、T0与T2、T1与T2,观察各时间段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T0与T1比较,2组PLT值有显著差异(P〈0.05),而PT、APTT、TT、Fbg、FDP及D-二聚体则统计学差异不明显;T0与T2比较,PT、APTT、TT、PLT、Fbg、FDP及D-二聚体统计学差异亦不明显;T1与T2比较,PT、APTT、TT、PLT、Fbg、FDP及D-二聚体统计学差异同样不明显。结论:只有PLT在T0与T1时间段具有显著差异,提示置管后2~3 d检测外周血血小板(Plateled,PLT)在PICC血栓形成前具有预警意义。 张秀丽 罗艳 杨相梅关键词:血栓前状态 PICC 预警 安全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及体会 被引量:1 2004年 杨相梅 郑建平 徐小萍关键词:血源性传染病 医源性感染 日常护理 自动挤压控制潮气量的简易呼吸器研制与功能测试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研制一种能自动挤压控制潮气量的简易呼吸器并探讨其功能。方法标准测试条件下,将该仪器、呼吸机检测仪和模拟肺通过呼吸管路连接,不同干预措施下对其进行功能测试,记录潮气量、呼吸频率和吸呼比。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或Friedman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比较。最后评估其呼吸参数是否满足性能指标要求,从而验证该仪器主要呼吸参数的准确、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结果在标准测试条件下,自动挤压并精准控制潮气量的简易呼吸器设定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输出的最大误差分别在±15%、±10%、±10%以内,部分常用呼吸参数校准点均有较高的准确性,且操作者通气3 h,呼吸参数数据仍然保持准确且稳定。结论自动挤压并精准控制潮气量的简易呼吸器的呼吸参数数据输出是准确、稳定、可靠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简易呼吸器通气效率,节省操作人力及培训成本。 曾晴 李冬梅 杨相梅 陈艾 吴俊关键词:简易呼吸器 通气 心肺复苏 护士对成年人氧气吸入疗法的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护士对成年人氧气吸入疗法的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对成年人氧气吸入疗法的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对重庆、江苏、四川、山西等14个省市多家三级、二级及以下医院141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对成年人氧气吸入疗法知识得分为1~39(23.10±4.82)分,标准分为(44.42±9.27)分,得分优秀为0,得分中等为1.8%(25/1410),得分较差为98.2%(1385/1410)。护士对成年人氧气吸入疗法态度得分为6~30(25.06±4.37)分,标准分为(83.53±14.58)分,正性态度为42.9%(605/1410),中性态度为54.6%(770/1410),负性态度为2.5%(35/1410)。护士对成年人氧气吸入疗法行为得分为9~54(33.82±6.32)分,标准分为(75.12±13.99)分,正性行为为21.2%(299/1410),中性行为为70.4%(993/1410),负性行为为8.4%(118/1410)。护士对成年人氧气吸入疗法行为与知识、态度均呈正相关(r=0.193、0.554,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护士的知识、态度及培训频次是护士对成年人氧气吸入疗法行为的影响因素(t=3.17、23.33、8.64,均P<0.01)。结论护士应加强成年人氧气吸入疗法相关知识的学习及培训,端正态度并改善行为,减少或避免过度氧气吸入及其并发症的发生,规范临床氧气吸入以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孙敏越 杨相梅 李冬梅 罗艳 陈红梅关键词:护士 氧气吸入疗法 知识-态度-行为 盐酸雷尼替丁注射液致快速过敏反应1例 2006年 杨相梅 郑建平关键词:盐酸雷尼替丁注射液 右肺中叶 纤支镜活检 痰中带血 右上臂 用药后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意外跌倒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住院跌倒的4 6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跌倒的情况及跌倒发生的原因。结果在4 650例住院患者中,9例发生跌倒,占住院患者的0.19%,主要集中在高龄患者(>65岁者占55.56%);跌倒主要发生在高危时段(中班占33.33%,夜班占44.44%),以肺癌患者和呼吸衰竭患者为主,且责任护士均为护龄小于3年的低年资护士。结论呼吸内科患者发生跌倒的高危因素较多,跌倒风险大,应从改善环境、加强护士风险评估和预测及患者、家属、陪护的健康教育等方面降低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 潘龙芳 杨相梅关键词:住院病人 意外跌倒 护理 护理人文关怀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11年 介绍了人文关怀的护理内涵、测量工具,并从3个方面介绍了其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通过分析我国护理人文关怀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建议,以期为护理管理者今后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依据。 杨相梅 潘龙芳 徐小萍关键词:人文关怀 护理 影响因素 不同体位对直接喉镜气管插管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体位对直接喉镜气管插管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中关于不同体位下直接喉镜气管插管的对照试验文献。经筛选文献、资料提取及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SPSS20.0及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13篇为随机对照试验(RCT),4篇为临床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简单后仰位比较,嗅物位可以提高气管插管患者的声门视野[比值比(OR)=1.35,95%置信区间(95%CI):1.11~1.63,P=0.002],提高首次插管成功率(OR=0.50,95%CI:0.37~0.66,P<0.00001),更易于插管(OR=1.58,95%CI:1.37~1.83,P<0.00001);与嗅物位比较,斜坡位的声门视野差异不明显(OR=0.87,95%CI:0.59~1.30,P=0.50),首次插管成功率无明显差异(OR=1.44,95%CI:0.76~2.75,P=0.26)。结论嗅物位能够提高声门视野,提高插管成功率,建议作为临床气管插管患者的首选体位;斜坡位在声门视野和首次插管成功率上不劣于嗅物位,未来还需要更多高质量RCT进行研究。 黄娟 陈红梅 罗艳 周丽 杨相梅关键词:气管插管 直接喉镜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