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 作品数:14 被引量:42 H指数:4 供职机构: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科技厅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变化的临床意义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及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肌酶学变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及影像资料齐全且确诊的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14天内),根据有无血清心肌酶学升高分为血清心肌酶学升高的急性脑梗死组A组(43例),血清心肌酶学正常的急性脑梗死组B组(97例),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对两组病人血清心肌酶学(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和血压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31%)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均增高,与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发病后1天A、B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发病后4、8、10天A、B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高血压、糖尿病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脂及纤维蛋白原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升高者预后不良;高血压、糖尿病是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升高的相关危险因素。 向小爽 胡雅岑 杨德 江泓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心肌酶学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对2型糖尿病尺神经病变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诊断效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收治的17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其中合并DPN者88例,未合并DPN者(NDPN者)8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神经肌电图、高频超声及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比较三者诊断DPN的敏感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结果神经肌电图的敏感度为0.951,特异度为0.857,曲线下面积为0.709(95%CI 0.654~0.764);高频超声的敏感度为0.927,特异度为0.846,曲线下面积为0.685(95%CI 0.607~0.763);剪切波弹性成像的敏感度为0.994,特异度为0.897,曲线下面积为0.881(95%CI 0.804~0.958)。结论剪切波弹性成像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侯爱莲 邹好楠 杨德 何志容 雷华 邹密密关键词: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及硬膜下血肿一例 被引量:1 2016年 低颅压综合征(Intralranial hypotension syndrome,IHS)是脑脊液压力在60 mm H2O(1 mm H2O=0.098 k Pa)以下时,以体位性头痛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分原发性(自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病因不明,继发性以硬膜或腰椎穿刺后多见。本病临床并不少见,但同时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及硬膜下血肿者罕见。 杨德 李鱼 王子军关键词: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 蛛网膜下腔出血 硬膜下血肿 高血压致双侧基底节区同时脑出血一例 2014年 急性多灶性脑出血(Acutemultifocalcerebralhemorrhage,AMCH)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内同时或几乎同时(48h)发生两处及以上部位的出血,发生于双侧基底节区者,是AMCH中较为特殊的一种。AMCH约占脑出血的1.5%~5.9%,双侧同部位同时发生者更为少见。现报道1例我院诊治的双侧基底节区同时脑出血的患者,结合文献,以提高大家对本病的认识。 杨德 李鱼 杨晓苏关键词:高血压 基底节 脑出血 阳离子-氯离子共转运体KCC2、NKCC1在对氯苯丙氨酸致急性失眠大鼠模型脑干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阳离子-氯离子共转运体KCC2、NKCC1在大鼠急性失眠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制作急性失眠大鼠模型,同步设立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地西泮干预组,每组6只;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干KCC2、NKCC1的表达;用氯离子荧光探针(MQAE),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脑干组织细胞内氯离子浓度([C1-]i)。结果(1)模型组和干预组的KCC2 mRNA及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mRNA丰度值:0.196±0.021比0.939±0.109,P〈0.05;0.485±0.026比0.939±0.109,P〈0.05;蛋白相对值:0.363±0.058比0.967±0.155,P〈0.05;0.663±0.106比0.967±0.155,P〈0.05);干预组高于模型组(mRNA丰度值:0.485±0.026比0.196±0.021,P〈0.05;蛋白相对值:0.663±0.106比0.363±0.058,P〈0.05)。(2)模型组的NKCC1 mRNA及蛋白表达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NA丰度值:0.344±0.026比0.320±0.019,P〉0.05;蛋白相对值:0.244±0.010比0.230±0.021,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和模型组降低(mRNA丰度值:0.066±0.031比0.320±0.019,P〈0.05;0.066±0.031比0.344±0.026,P〈0.05;蛋白相对值:0.131±0.012比0.230±0.021,P〈0.05;0.131±0.012比0.244±0.010,P〈0.05)。(3)模型组的[Cl-]i高于对照组和干预组(相对值:0.0315±0.0039比0.0164±0.0019,P〈0.05;0.0315±0.0039比0.0182±0.0013,P〈0.05);干预组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值:0.0182±0.0013比0.0164±0.0019,P〉0.05)。结论(1)脑干KCC2表达下调及[Cl-]i的升高可能参与大鼠急性失眠的病理机制;(2)地西泮可能通过上调KCC2和下调NKCC1的表达,进而降低[Cl-]i而发挥镇静催眠作用。 蔺芳菊 杨晓苏 杨德 邹艳群关键词:入睡和睡眠障碍 NKCC1 心房电机械延迟时间对低CHADS_2评分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风险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心房电机械延迟时间(atrial electromechanical interval,AEMI)对低CHADS_2评分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脑卒中的预测作用。方法随机入选92例低CHADS_2评分的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PAF)患者按有无心源性脑卒中(cardiogenic cerebral embolism,CE)病史分为两组,其中有CE病史组43例,无CE病史组49例。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值)、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二尖瓣跨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E波减速时间(EDT)、左心室侧壁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并计算E/A值和E/e'值。结果与无CE组比较,CE组患者e'明显降低,AEMI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及AEMI均是CHADS_2评分低风险的影响因素。AEMI延长(>82 ms)较AEMI<82 ms的患者发生CE的风险更高(P <0. 05)。结论 AEMI可作为低CHADS_2评分患者发生脑卒中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 李鱼 杨德 黄敏 王子军 曾志 雷华 江宗泽 陈科宇 任俊伟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源性脑卒中 失眠大鼠脑干GAT-1表达的变化 【研究背景】失眠(insomnia)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s,SD),是多种躯体、精神和行为疾病所具有的常见临床表现,长期失眠会给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意外事故。... 邹艳群 蔺芳菊 杨德 杨晓苏关键词:失眠 GAT-1 脑干 苯二氮卓类 文献传递 以球麻痹为唯一表现的肝豆状核变性一例 2015年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ilson disease, WD),是铜代谢障碍致基底节变性和肝功能损害为主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病率0.5/10万~3/10万,以进行性加重的锥体外系症状、角膜色素环、精神症状、肝功能损害等为主要表现。现报道一例以“球麻痹”为唯一表现的患者。 杨德 何宇 李鱼 杨晓苏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 球麻痹 铜代谢障碍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其对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三组:I组60例,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d;Ⅱ组62例,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d;Ⅲ组64例,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d+辛伐他汀20mg/d。治疗30d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定疗效,并检测比较三组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Ⅲ组有效率93.7%,高于Ⅱ组和I组(P〈0.05),且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脂水平较Ⅱ组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明显升高(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较Ⅱ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银杏达莫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降低血脂水平和血液粘稠度。 向小爽 江泓 胡雅岑 杨德关键词:血液流变学 失眠模型大鼠脑干γ-氨基丁酸转运体-1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检测失眠模型大鼠脑干组织中γ-氨基丁酸转运体-1(GAT-1)mRNA及GAT-1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失眠模型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地西泮干预组。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制作大鼠失眠模型。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脑干组织中GAT-1 mRNA和GAT-1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干预组GAT-1 mRNA及GAT-1蛋白的表达均降低(P<0.01),干预组较模型组表达更低(P<0.01)。结论脑干GAT-1表达下调可能与失眠后机体的保护性机制有关;地西泮下调GAT-1可能是其发挥催眠作用的机制之一。 邹艳群 杨晓苏 蔺芳菊 杨德关键词:失眠 对氯苯丙氨酸 脑干 地西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