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杨安翔

杨安翔

作品数:18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语言文字
  • 5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散文
  • 4篇审美
  • 4篇写作
  • 3篇修辞
  • 3篇语言
  • 2篇语言文明
  • 2篇文明
  • 2篇和谐社会
  • 1篇大学理念
  • 1篇大学通识教育
  • 1篇大众语
  • 1篇大众语言
  • 1篇道德
  • 1篇道德人格
  • 1篇道德人格培养
  • 1篇新语
  • 1篇修辞现象
  • 1篇修辞效果
  • 1篇修辞作用
  • 1篇学理

机构

  • 13篇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13篇杨安翔
  • 1篇尹洁
  • 1篇吴丹
  • 1篇袁琦
  • 1篇唐源

传媒

  • 3篇写作
  • 2篇文教资料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唯实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现代语文(上...
  • 1篇“文学与形式...
  • 1篇2009江苏...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鲁迅与波德莱尔的话语共鸣被引量:4
2006年
《野草》和《巴黎的忧郁》是鲁迅和波德莱尔的散文诗集,两位伟大的作家选择了相同的文体,运用象征手法,选择特有的意象,表达时代的抑郁和苦闷。由此形成了两者的话语共鸣,体味出新的审美典范。散文诗以其特殊的话语形态表达作者的心理情感及其想像空间,鲁迅与波德莱尔一方面具备写作散文诗的特质,另一方面时代也促成了他们选择这样的话语形态,由此透过两位大作家的文字,我们体味到两者文本之中的话语共鸣——精神的忧郁、心灵的苦闷;同时也体味到世界文学的共鸣。
杨安翔
关键词:共鸣散文诗忧郁意象
浅论网络新语“亲切体”的修辞作用
2013年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一种新语体兴起——"亲切体",新出现的语体分两类,即称谓亲切和句末语气亲切。本文通过对比它们在现代汉语中的常规运用,对"亲切体"做相应的修辞解释。
杨安翔吴丹
关键词:修辞
轻灵·率真·情趣——张爱玲散文的审美探究被引量:2
2004年
张爱玲的散文有一种情趣美,于世俗中追求美的情趣,表现出率真、轻灵和闲适。她的散文充满了情趣和机智;精妙的语言和丰富的知识,映衬着她深厚的文化底蕴。她用天才和智慧,营造了一篇篇充满活力的美文,体现了现代散文的审美趣味。张爱玲的作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审美观照,正是因为其透露出的信息显现着超越时空的美感,使过去和现代在审美趣味上得到了统一。
杨安翔
关键词:轻灵率真情趣美审美观照
论和谐社会下的语言文字应用环境建设被引量:4
2007年
和谐社会需要构建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而语言正是沟通不同群体间的桥梁。语言文字应用的规范、言语交际行为优劣等都对语言环境有很大影响。语言文字应用的不规范现象不利于汉语语言文字的传承,还会导致不和谐因素扩展,影响到社会秩序的稳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正视当前在网络、广告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有意、无意地出现的不规范汉字现象,要注重建设规范的语言应用环境,并应有相应的思考与对策。
杨安翔
关键词:和谐社会语言文明语言规范
自然写作的审美:以散文为例
2005年
自然写作(nature writing),也叫自然书写,泛指一切以自然为对象的书写。自然写作描写自然现象、自然景物、自然界的动物、生物等,自然写作抒发作者对自然生态的赞叹。若单就文学范畴来说,文学家以自然题材为主,所写出的自然文学作品,即狭义的自然写作。自然写作包括生态学方面的范畴,
杨安翔
关键词:自然文学文学范畴散文泛指写作狭义
审美文化视野下的生态写作
当代审美文化表现出纷繁的内容特征,而在众多文化都归结于审美文化时,我们不该忽视生态文化。当我们在研究人类文化的同时,生态文化已成了不可回避的话题。那么审美文化也不得不关注生态问题,生态写作是生态文化的一方面,也应是审美文...
杨安翔
关键词:审美文化生态写作生态文化
文献传递
浅析微博写作中的变异修辞现象被引量:1
2012年
微博,即微型博客的简称,最早兴起于美国,因其迅捷、简便、覆盖面广等特点,近年来迅速席卷国内网络世界。在这个平台上,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手机以及各种客户端,发送140个字以内的文本消息及图片、影音等多媒体内容,并实现即时分享。现如今已进入微传播时代,每个人都成为新闻的播报者,普通大众语言的创造能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张扬。
尹洁杨安翔
关键词:修辞现象写作网络世界媒体内容大众语言
论大学通识教育中的写作课程核心体系建设
2015年
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理念。即整个大学的办学思想: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是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通识教育也是关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和理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大学通识教育是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实现方式。中国的素质教育倡导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倡导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倡导道德人格培养与知识文化教育的统一;倡导技能技艺培养与审美艺术教育相协调;培养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这与通识教育的目标完全一致。
杨安翔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理念写作课程道德人格培养审美艺术教育
论文本话语形态的语境生成与审美:以散文为例
文学形态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态,文本话语是作家话语与读者话语的潜在关联状态。而文本的叙事模式始终是随着生存的演变、时代的迁移,作家的审美个性与创作风格的生成解构而不断地变化。作为文本呈现的语境,是文本话语形态的具体体现,也...
杨安翔
关键词:文本话语形态审美
20世纪中国散文繁荣期略评被引量:1
2005年
20世纪中国散文伴随着“五四”新文学运动开始有了变化,从书写方式到表达内容,从此散文就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现代散文发展经历了一个世纪,其中有过几次繁荣时期,即“五四”新文学发展初期,60年代初期,新时期及90年代。回眸一个世纪现代散文发展之路,从社会学分析角度对其繁荣现象进行思考、评述,对新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特别是散文的发展应当有所裨益。
杨安翔
关键词:现代散文繁荣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