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震
- 作品数:20 被引量:110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患者尿路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奈诺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被引量:4
- 2024年
-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患者的尿路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对奈诺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纳入2021年11月至2022年8月于国内9家临床研究中心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8~70岁的社区获得性急性非复杂性膀胱炎(AUC)、反复发作尿路感染(rUTI)急性发作和非发热性复杂性尿路感染(cUTI)患者;具有尿路刺激征且尿常规白细胞异常升高。排除标准:人组前72h内接受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持续时间超过24h者;发热(>37.3℃)或存在上尿路感染症状如腰痛、肾区叩痛等;留置尿路导管者。初次就诊时留取清洁中段尿标本做细菌培养,分析不同类型尿路感染的尿路病原菌分布特点,并对革兰阴性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测定。使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尿路病原菌对奈诺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比较不同病种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和耐药率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人9家医院的404例患者,男40例(9.9%),女364例(90.1%);6例细菌学结果缺失,最终398例纳入分析。398例中AUC243例,cUTI46例,rUTI109例。398例中,170例尿细菌培养阳性(共分离出177株病原菌),总体阳性率为42.7%(170/398)。177株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比例最高为66.1%(117/177),其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6.8%(12/177)、无乳链球菌5.1%(9/177)。AUC和rUTI患者中大肠埃希菌比例分别为70.6%(85/119)和65.9%(29/44);cUTI患者中大肠埃希菌比例为28.6%(4/14),粪肠球菌比例为7.1%(1/14)。行ESBLs检测的革兰阴性菌中ESBLs总体检出率为30.9%(43/13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总体对奈诺沙星的敏感率为74.6%(91/122),耐药率为25.4%(31/122);总体对左氧氟沙星敏感率为44.9%(70/156),耐药率为36.5%(57/156)。既往有尿路感染病史和无尿路感染病史患者中,尿路病原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48.2%(27/56)和30.0%(30/100),二者差异有统计�
- 杜震陈山崔亮吴慧玲高瞻杨进崔刚王家菁舒铁环冯宁翰乔庐东
- 关键词:尿路感染药物敏感性左氧氟沙星
- 结石伴下尿路感染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对磷霉素氨丁三醇敏感性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 探究结石伴下尿路感染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对磷霉素氨丁三醇的敏感性。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尿路结石伴下尿路感染患者68例,收集中段尿,进行病原菌培养及鉴定;将患者随机分为磷霉素氨丁三醇组和左氧氟沙星组,每组34例,两组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中段尿共分离病原菌8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2株,占63.41%,革兰阳性菌23株,占28.05%,真菌7株,占8.54%。主要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较高(≥50%),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20%),粪肠球菌对庆大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50%),对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较低(<20%)。磷霉素氨丁三醇组治疗有效率为88.24%,左氧氟沙星组为64.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1,P=0.022)。治疗后,磷霉素氨丁三醇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低于左氧氟沙星组(P<0.05)。结论 尿路结石伴下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磷霉素氨丁三醇可作为尿路结石伴下尿路感染的初治首选药物,其疗效明显,细菌清除率和安全性较高。
- 杜震关迪胡晓李天歌陈山闫伟
- 关键词:尿路结石尿路感染病原菌磷霉素氨丁三醇
- 囊性肾癌的诊断及治疗(附18例报告)
- 杜震乔庐东陈山
- 癃清片对行输尿管镜碎石术并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患者导管相关感染防治效果及支架管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观察癃清片对行输尿管镜碎石术并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患者导管相关感染防治效果及支架管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泌尿外科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并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的男性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组,各30例。A组术后第2天至拔管前不服用任何抗菌药物,B组术后第2天至拔管前2 d口服左氧氟沙星,C组术后第2天至拔管前2 d口服癃清片,D组术后第2天至拔管前2 d口服左氧氟沙星和癃清片。比较4组带管期间脓尿、菌尿阳性率,发热发生率以及尿路刺激症状、尿痛、腰痛等症状评分。拔除输尿管支架管后,于扫描电镜下观察4组支架表面生物膜形成情况并进行评分。结果B组、C组和D组患者带管期间尿路刺激症状评分、尿痛评分均低于A组[4(2,6)、5(3,7)、3(2,6)分比9(6,11)分,2.5(2.0,4.0)、2.5(1.0,3.0)、2.0(1.0,3.0)分比3.5(2.0,5.0)分](均P<0.05);B组、C组和D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腰痛评分、发热发生率、脓尿阳性率、菌尿阳性率和支架管培养阳性率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扫描电镜观察显示C组生物膜呈点状散在分布,具有连接膜、基底膜及表层膜完整三层结构。B组、C组和D组患者生物膜评分、生物膜分布评分、生物膜结构评分均低于A组(均P<0.05);B组、C组和D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癃清片可缓解带管期间的尿路刺激症状和尿痛症状,并且能抑制输尿管支架管表面细菌生物膜的形成。
- 杜震郑国洋蔡青陈山乔庐东
- 关键词:导管相关性感染细菌生物膜输尿管支架管癃清片
-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针状电极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附42例报告)
- <正>目的:介绍经尿道双极等离子针状电极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手术方法及其初步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3月间42例符合TURBT指征的膀胱癌患者:男29例,女13例,年龄52~82(65.6±...
- 闫伟乔庐东杜震陈山
- 文献传递
- 巨大肾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报告
- 2022年
-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是一种罕见的NAB2-STAT6融合基因相关的间质源性肿瘤,发生于肾脏者极罕见。本文报道1例16岁男性患者,因左侧腰背部疼痛3年余入院,腹部CT/MRI检查可见左肾巨大占位性病变,行腹腔镜根治性左肾切除术,因肿瘤巨大,术中中转开放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肾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术后随访2个月,患者症状消失,未见肿瘤复发。
- 郭丹阳向鹏杜震乔庐东刘跃新平浩
- 关键词:肾肿瘤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预防女性反复发作尿路感染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预防女性反复发作尿路感染复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对照非劣效性试验,受试者为就诊于国内11家医疗中心的女性复发性尿路感染(rUTIs)患者。纳入标准:①年龄18~70岁,有可证实的临床资料显示1年内≥3次、6个月内≥2次急性UTIs发作,且经抗菌药物治疗治愈;②入组时患者无明显尿路刺激症状,中段尿尿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在各单位实验室标准正常范围内)或离心镜检≤3HP,白细胞酯酶、亚硝酸盐阴性,尿细菌培养阴性;③泌尿系B超检查无尿路解剖功能异常(如:尿路梗阻、结石或先天性尿路畸形等)且残余尿量≤50ml;④本人或代理人签署知情同意书;⑤意识清晰,能独立回答问题,按试验方案要求自行完成研究问卷。排除标准:①对治疗用药过敏者;②任何复杂的尿路感染或肾盂肾炎迹象(表现为腰痛、体温≥37.3℃、全身症状);③入组前7d内应用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④有泌尿系统基础疾病,如梗阻、结石、尿路狭窄、膀胱输尿管反流或其他功能异常、尿流改道、留置导尿管或支架管或间歇导尿患者;⑤合并或存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艾滋病等可导致全身免疫功能异常的疾病;⑥已知/疑似怀孕、母乳喂养或停药后3个月内计划妊娠的患者;⑦恶性肿瘤患者和精神病患者;⑧筛选前4周内曾接受其他任何试验药物治疗或参加过另一项干预性临床试验者;⑨不能遵守试验方案或其他研究者认为不适合入组的情况。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注射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共给药5次,首次用药0.5ml,随后4周每周用药1次,每次1ml;对照组采用磷霉素氨丁三醇3g口服,每10天1次,连续给药9次。随访6~8个月,随访期间出现尿路症状,且尿常规检查示白细胞异常升高定义为UTIs复发。于试验组第5次给药当天、对照组第4次用�
- 杜震崔亮高瞻支轶崔刚张鹏果宏峰钟山史本康李岩张勇邢毅飞陈山乔庐东
- 关键词:尿路感染复发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
-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针状电极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分析
- 闫伟乔庐东杜震陈山
- 长期留置尿管对前列腺穿刺阳性率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研究长期(〉12周)留置尿管是否影响前列腺穿刺阳性率。方法在接受前列腺穿刺患者中,根据不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比较长期留置尿管组与对照组患者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穿刺阳性率。结果留置尿管组患者40例,对照组196例。留置尿管组患者前列腺平均体积(93.49±49.90)mL,对照组前列腺平均体积(68.61±38.09)mL,两组患者前列腺体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4ng/mL〈PSA≤10mg/mL患者中,留置尿管组11例前列腺穿刺结果均为阴性;对照组98例中14例为前列腺癌(14.3%)。PsA〉10ng/mL患者中,留置尿管组与对照组前列腺穿刺阳性率分别为44.8%和5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5)。结论如果能够排除其他影响血清PSA因素,当血清PSA〉10ng/mL时,长期(≥2周)留置尿管对前列腺穿刺阳性率没有影响;建议行前列腺穿刺活检除外前列腺癌。
- 刘丹陈山张光银刘跃新乔庐东郑宇朋王伟闫伟关迪杜震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活组织检查前列腺特异抗原导尿管插入术
- 上尿路结石治疗中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被引量:21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治疗中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4例在上尿路结石治疗过程中出现真菌感染的患者。例1男性,55岁,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多次体外碎石史。因发热性尿路感染收入肾内科,抗菌治疗期间发现右输尿管结石,转泌尿外科行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出现发热及真菌性败血症。例2女性,48岁,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外院右肾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出现尿频、尿急,尿常规检查示白细胞满视野,尿细菌培养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口服氟康唑200 mg,每日1次,治疗2周症状消失,尿细菌培养转阴。停用氟康唑后2~4周症状复发并尿细菌培养结果转阳,病情反复迁延1年。我院CT检查示双肾多发小结石,右肾结石为残石或复发无法明确。例3男性,74岁,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后。左侧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常规检查示白细胞满视野,尿细菌培养为白色假丝酵母菌,依据药敏口服氟康唑200 mg,每日1次,治疗2周后症状略有缓解但尿细菌培养不转阴,停用氟康唑后症状加重,病情迁延1.5年,CT检查示左肾下盏结石。例4男性,47岁,既往体健。左肾结石术后反复尿频、尿急、尿痛0.5年,尿常规检查示白细胞满视野,尿细菌培养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合并左肾铸型结石。结果例1患者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出现真菌血流感染,予静脉滴注氟康唑200 mg,每日1次,抗真菌治疗后体温正常,出院后1周出现真菌性眼内炎于眼科继续治疗。例2患者一期行双侧输尿管支架管置入引流,同时口服氟康唑200 mg,每日1次,治疗2周后行双侧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术后尿路真菌感染治愈。例3患者行左侧输尿管支架管置入引流,同时采用两性霉素B、氟康唑抗真
- 杜震乔庐东平浩陈山
-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上尿路结石真菌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