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泽光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深圳市康宁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篇血药
  • 1篇血药浓度
  • 1篇血药浓度监测
  • 1篇氧氟沙星
  • 1篇摇头丸
  • 1篇药动学
  • 1篇药动学特性
  • 1篇药浓度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动力学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液相色谱法测...
  • 1篇抑郁
  • 1篇用药
  • 1篇用药情况
  • 1篇用药情况分析
  • 1篇中毒
  • 1篇中毒患者

机构

  • 8篇深圳市康宁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脑科医...

作者

  • 8篇杜泽光
  • 3篇廖玉霞
  • 1篇温预关
  • 1篇陈勇
  • 1篇方文东

传媒

  • 6篇海峡药学
  • 1篇天津药学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比较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经济学最小成本分析。方法39例随机分为加替沙星组20例,左氧氟沙星组19例,分别应用加替沙星片和左氧氟沙星片,剂量均为0.2g,Bid,饭前口服给药。选用药物经济学最小成本分析法。结果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0%,84.2%;痊愈率分别为80.00%,73.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和15%。未见光敏反应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疗程为(8.9±2.9)d,(9.0±2.6)d。在疗程、不良反应、用药时间上均无显著性差异。2种类型细菌性感染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最小成本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经济效果、疗效相同。
唐干益杜泽光李敏
关键词: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细菌性感染最小成本分析
2001~2003年我院抗抑郁药的用药情况分析
2004年
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抗抑郁药的使用情况。 方法  抽取我院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的门诊处方 ,分析抗抑郁药的使用情况。结果与结论   SSRIs类等新型抗抑郁药是目前临床用药的使用趋势。
杜泽光
关键词:抗抑郁药用药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拉氧头孢钠配伍稳定性考察
2007年
目的考察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拉氧头孢钠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不同时间下配伍液中两种药物的含量变化、配伍液的不溶性微粒检测及外观和pH值的变化。结果在室温下,8h内配伍液澄明,奥硝唑含量无变化,拉氧头孢钠含量稍有下降,pH值略微变化。结论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注射用拉氧头孢钠可配伍,8h内稳定。
杜泽光廖玉霞唐干益
关键词:奥硝唑拉氧头孢钠稳定性
妇炎康栓剂的研制及药动学特性和临床应用
2006年
目的研制并验证治疗妇科炎症的阴道缓释剂。方法研究该栓剂的制备方法,建立质量标准和稳定性。根据新药要求进行局部刺激试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中的替硝唑,在临床上观察疗效。结果该栓剂质量稳定,无局部刺激性,药-时曲线呈多峰,作用时间长达24h以上,临床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治愈率为90.00%。结论妇炎康栓剂具有较好的药动学特性,体内释药平稳,作用时间长,值得推广应用。
杜泽光廖玉霞陈勇方文东
关键词:药物动力学
“摇头丸”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被引量:1
2004年
本文对我院 3 2例“摇头丸”中毒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除
杜泽光殷意萍唐干益
关键词:中毒
牙炎灵软膏的制备与临床疗效
2005年
目的  研究牙炎灵软膏的制备与临床疗效 ,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研磨搅拌法制备牙炎灵软膏 ,以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吸收光谱分别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 ,临床观察疗效。 结果和结论  工艺简单 ,质量稳定可控 ,疗效满意。
杜泽光唐干益
关键词:临床疗效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硝西泮的血药浓度
2006年
目的 测定血清中硝西泮浓度;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甲基睾丸酮为内标,经YWG-C18色谱柱(4.6mm i.d.×200 mm,5μm)分离,流动相为[乙腈-甲醇(1:2,v/v)]-水(58:42,v/v),检测波长为265nm.结果 在45.4~454μg·L^-1浓度范围内硝西泮和内标的色谱峰高比与浓度呈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2.08%(RSD=2.30%,n=9);最低检测限为25 μg·L^-1;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适用于临床上对硝西泮的血药浓度的常规监测.
杜泽光廖玉霞唐干益
关键词:硝西泮高效液相色谱血药浓度监测
氟西汀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进一步认识氟西汀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差异。方法 :收集国内公开发表的 9篇关于氟西汀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对照研究的论文 ,并作 Meta分析。结果 :氟西汀自身对照比较 ,综合检验 Z1 =2 9.6 4,P <0 .0 1,提示氟西汀治疗强迫症前后症状学变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d1 =5 .37,表明这种治疗效应极大。与氯米帕明的组间比较 :Z2 =1.2 0 ,P >0 .0 5 ,提示两种药物的疗效没有显著性差异 ,d2 =0 .2 5 ,表明这种差异效应偏小 ,氟西汀组的失眠和恶心显著多于氯米帕明组 ,差异有显著性 (χ2 =14.5 8,P <0 .0 1;χ2 =12 .2 3,P <0 .0 1) ,且这种差异的强度偏大 (d=0 .89,d=0 .79) ,其发生的比值比分别为 6 .41和 4.2 6 ;其它不良反应显著少于氯米帕明组 ,差异有显著性 (χ2 =18.10~ 73,13,P <0 .0 1)且强度较明显 (d=1.0 1~ 3.73) ,其发生的比值比在 6 .91~ 2 9.86之间。结论 :氟西汀与氯米帕明在平均 8周左右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
唐干益范河德温预关杜泽光
关键词:氟西汀氯米帕明强迫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