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智
- 作品数:451 被引量:1,442H指数:17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大鼠肝卵圆细胞移植对暴发性肝衰的治疗作用及示踪研究
- <正>目的比较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和荧光染料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琥珀酰亚胺酯(CFDA-SE)染色两种方法标记卵圆细胞,选择较优标记方法标记的卵圆细胞移植治疗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大鼠。
- 王毅军杜智邹奇高英堂朱争艳张金卷
- 文献传递
- 大鼠小肝干细胞分离
- 目的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hepatic failure,AHF)是一种临床上病情危重的综合征,经内科积极治疗死亡率仍达80%~90%。作为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肝细胞移植(hepatocyte tra...
- 张金卷杜智朱争艳李涛
- 文献传递
- 食管裂孔疝致胃食管反流病合并腹股沟疝患者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食管裂孔疝致胃食管反流病合并腹股沟疝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3例食管裂孔疝致胃食管反流病合并腹股沟疝(15侧)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腹腔镜手术,其中9例行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4例行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9例行单纯食管裂孔疝缝合,2例采用生物补片修补,1例采用强生PHY补片修补,1例行单纯胃底固定。抗反流术式包括Nissen胃底折叠术6例,Dor胃底折叠术4例,Toupet胃底折叠术2例。回顾总结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术后切口感染1例,阴囊水肿1例,予以换药、理疗后好转。2例患者术后出现进食哽噎,嘱其少量多餐、细嚼慢咽,1个月后症状消失。合并贫血患者术后血红蛋白恢复至95 g/L,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0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食管裂孔疝致胃食管反流病合并腹股沟疝患者病情较复杂,手术风险大,难度高,但只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采用恰当的手术方式,术中谨慎、细致操作,针对性的处理术后出现的各种问题,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 王志苏福增张成克力木李慧灵李义亮杜智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
- 术后早期腹腔低渗、温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肠道癌的初步报告
- <正>探讨术后早期低渗、温热灌注化疗对晚期胃肠道癌的治疗。方法:15例晚期胃肠道癌手术后,利用低渗、温热(42℃)蒸馏水+5-Fu 溶液灌注(1g/200m1),观察手术后生化指标。对部分患者腹腔内的游离瘤细胞做灌注前及...
- 孙惠军孙海湘杜智孙强
- 文献传递
- 肝干细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8年
- 肝干细胞是成体干细胞的一种,由于其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并能分化为具有功能的成熟肝细胞,为肝病的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提供了重要的细胞来源。现就肝干细胞的来源、标志物、诱导与示踪、体外培养与扩增、分化及其与肝细胞癌的关系作一综述。
- 高强杜智高英堂
- 关键词:肝干细胞肝卵圆细胞胚胎干细胞骨髓源性肝干细胞
- 胰岛素纳米粒子缓释制剂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01年
- 目的 研究胰岛素纳米级粒子缓释制剂的体内生物作用 ,以期在临床上实现胰岛素注射剂的更长效稳定释放给药治疗糖尿病。方法 以聚乳酸 -聚乙醇酸共聚物 (PLGA)作为基质材料 ,采用超声乳化 /溶剂挥发法制备PLGA包囊胰岛素的纳米级微粒 (NP) ,借助扫描电镜观察微粒形态 ,通过激光光散射实验测定纳米微粒的粒径分布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测定纳米微粒制剂的载药率 ;并做纳米胰岛素制剂在糖尿病动物模型体内的药效学研究。结果经电镜观察PLGA -胰岛素NP为表面光滑的球形微粒 ,粒径分布平均值是 112 4nm ,呈正态分布 ;PLGA -胰岛素NP载药率为 7 4 % ;体内研究表明 ,所制备的纳米制剂生物活性没有改变 ;皮下注射途径给药纳米胰岛素可以在至少 72小时内长效控释 ,有效降低血糖并保持在正常范围。此外纳米制剂的量 -效关系明显 ,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结论PLGA纳米粒子可以作为胰岛素的有效载体 ,达到更长效稳定控制释放的目的 ,发挥药物更佳的降糖作用。
- 孙铭杜智孙洪范方淑昌周立波毕海英宋继昌
- 关键词:胰岛素皮下注射
- 用HB—H-7树脂吸附血浆内毒素和炎症细胞因子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使用HB—H-7树脂吸附血浆内毒素及炎症细胞因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静态吸附实验:树脂与内毒素阳性患者血浆按1;10比例混合,置37℃恒温水浴振荡2h。动态吸附实验:将内毒素阳性患者血浆经过装有树脂的自制灌流器中灌流2h。测定灌流前后血浆内毒素、炎症细胞因子、蛋白质和电解质浓度,计算吸附率。比较静态与动态不同吸附方式以及不同温度血浆灌流前后(30、60、120min)血浆内毒素浓度的变化,并计算吸附率。结果静态吸附实验中,用HB—H-7树脂吸附后,血浆内毒素和炎症细胞因子含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6、8的吸附率分别为99.2%、55.0%、57.0%、75.0%、42.0%;而对蛋白质影响较小(P均〈0.05);对电解质无明显影响(P均〉0.05)。动态与静态血浆内毒素吸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9.8%比99.1%,P〉0.05),37℃与25℃下血浆内毒素吸附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99.8%比99.9%,P〉0.05)。结论HB—H-7树脂对内毒素及炎症细胞因子有明显吸附效果,对蛋白质影响较小,对电解质无明显影响。
- 田爽李涛骆力群杜智
- 关键词:内毒素炎症细胞因子内毒素血症血浆灌流
- 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肝细胞癌的现状
- 2008年
-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发现的抗原递呈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体外扩增DC和制备DC疫苗技术的发展,DC疫苗日益成为肝癌和其它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就DC的生物学特性、肝癌患者DC的特点。
- 李晓锋杜智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肝细胞癌治疗疫苗
- 胎儿肝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培养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分离、鉴定人胎肝中肝干细胞并短期培养,为体外扩增及诱导分化实验提供细胞来源。方法:采用原位两步胶原酶灌注结合Percoll液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纯化胎肝中肝干细胞,用光镜、电镜观察所得细胞形态,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细胞AFP、CK19、CD34。测量肝脏重量及获得的肝干细胞数量,计算肝干细胞产量,对肝干细胞进行短期培养。结果:两步胶原酶灌注可有效消化胎儿肝脏结缔组织,分离的肝脏细胞经不连续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可得到肝干细胞,细胞活性率为(88.35±2.45)%(n=30)。光镜下肝干细胞呈卵圆形,直径约为成熟肝细胞的1/3,电镜下肝干细胞直径约10μm,细胞大部分被卵圆形细胞核所占据,细胞质少,核浆比例大,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不发达。ABC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胎儿肝干细胞CK19、CD34及AFP呈阳性信号。对肝干细胞进行培养,12h后肝干细胞逐渐粘附、贴壁、铺展,呈现为圆形、椭圆形,呈上皮细胞样平铺生长。肝干细胞产量为(8.76±0.46)×105个/g(n=15)。结论:两步胶原酶灌注结合不连续Percoll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可较好地分离纯化胎儿肝干细胞,所得细胞可体外培养,可做为进一步实验的材料。
- 张晔杜智张金卷朱争艳李涛高英堂杨斌
- 关键词:肝干细胞细胞分离细胞鉴定免疫细胞化学
- 直肠自主神经肿瘤肝脏转移一例报告
- 2001年
- 杜智聂福华王毅军宋继昌
- 关键词:肿瘤转移肝肿瘤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