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明旭

作品数:71 被引量:376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8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3篇血液
  • 27篇血液透析
  • 11篇肾病
  • 11篇维持性
  • 9篇透析患者
  • 9篇维持性血液
  • 9篇静脉
  • 8篇血液透析患者
  • 7篇肾功能
  • 7篇维持性血液透...
  • 7篇老年
  • 7篇腹膜
  • 7篇腹膜透析
  • 6篇肾透析
  • 6篇尿毒
  • 6篇尿毒症
  • 5篇血液滤过
  • 5篇肾功能衰竭
  • 5篇衰竭
  • 5篇疗效

机构

  • 68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海阳市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9篇李明旭
  • 27篇周春华
  • 25篇张志勇
  • 25篇余永武
  • 17篇李洪艳
  • 6篇石湘芸
  • 5篇雷霞
  • 5篇石湘云
  • 5篇于海
  • 5篇马军红
  • 5篇李欣欣
  • 4篇肖枫林
  • 4篇董珍
  • 4篇张昭馥
  • 4篇杨君
  • 3篇王圣元
  • 3篇贺声
  • 3篇赵海丹
  • 3篇张云山
  • 3篇张伶

传媒

  • 9篇中国血液净化
  • 6篇临床内科杂志
  • 5篇海军总医院学...
  • 5篇临床肾脏病杂...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天津医药
  • 2篇北京医学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海军总医院院...
  • 2篇中国妇幼健康...
  • 2篇中华医学会肾...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年份

  • 5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6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市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等特殊感染合并症分析
2011年
目的分析2007年北京市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等感染合并症发生情况。方法北京市血液透析质控和改进中心(Beijing Hemodialysis Quality Control&Improvement Center,BJHDQCIC)负责组织收集各血液透析中心2007年在行血液透析患者资料并使用汇百通软件汇总,本文仅分析其中肝炎等特殊感染合并症部分。结果2007年北京地区行血液透析患者共7795例,男女比例分别为51.93%,48.07%。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并非透析患者主要病因。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艾滋病病毒(HIV)、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阳性率分别为4.29%、6.34%、1.41%、0.06%和4.24%。抗HCV阳性率显著高于HCV-RNA阳性率。结论由于对易感因素的强有力控制,北京市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发病率较低,但随着艾滋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血液透析患者HIV预防工作应引起高度重视。
李明旭周春华
关键词:血液透析肝炎
240例颈内静脉长期透析导管的临床应用
目的:对比不同年龄段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长期透析导管的置管情况及应用效果,评估颈内静脉长期透析导管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安全性与有效性. 方法:选择海军总医院使用颈内静脉长期透析导管的24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
肖枫林王圣元张志勇余永武李明旭
关键词: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置管老年患者安全性评估
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科自2002年10月至2005年12月间的住院患者18例,经我科肾活检病理诊断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早期膜性肾病或膜增殖性肾病),全部病例均口服来氟米特40 mg/d,共3 d,继以20 mg/d维持,同时口服泼尼松龙30~40 mg/d.观察时间12~18个月.结果:18例患者接受来氟米特治疗9~12个月,有3例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8例无效;18个月时8例患者中又有2例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最终共有5例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0例无效.平均显效时间为用药后第8~16周,总有效率为100%.无患者出现ALT、AST升高;1例于用药4周出现轻度腹泻,而后自行缓解.合并有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肾功能恢复;合并有牛皮癣的1例患者皮肤症状也达到临床缓解.结论: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在9~18个月内安全有效.
张志勇周春华李明旭余永武杨君雷霞
关键词:来氟米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氧化应激状态与贫血的关系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评价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炎症、氧化应激与贫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MHD患者79例,其中包括年龄≥65岁老年患者48例及<65岁的非老年MHD患者31例,透析龄均超过3个月,透析当日上机前空腹采血测定血红蛋白(Hb)、甲状旁腺激素(I-PTH)、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及透析前后血尿素氮(BUN),并根据透析时间、脱水量、干体重计算KT/V及尿素氮清除率(URR),同时记录每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铁剂用量、透析时间.结果 老年组MHD患者贫血达标率为45.8%,明显低于非老年组的70.9%,维持相同血红蛋白水平需要皮下注射更大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rHuEPO)(P<0.05);老年组MHD患者hs-CRP、MDA明显升高,SOD、Alb明显降低(P<0.05);老年贫血患者hs-CRP、MDA明显升高,SOD、Alb明显降低(P<0.05).结论 老年患者贫血达标率低,氧化应激状态是其贫血发生的主要原因,hs-CRP、SOD、MDA、Alb是反映老年MHD患者氧化应激的敏感指标.
余永武李明旭董珍马军红
关键词:血液透析高敏C反应蛋白贫血
血液超滤与利尿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比较——Meta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系统评价血液超滤与利尿剂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治疗效果。方法通过Pub 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等数据库,检索2016年11月前发表的超滤与利尿剂治疗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研究,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经文献审核、质量评估和数据提取,应用Rev Man软件分析。结果共计纳入11项研究。病例总数870例,超滤组434例,对照组436例;与对照组比较,超滤组患者体质量降低更为显著[加权均数差(WMD)=1.390,95%可信区间(95% CI)0.640~2.150,P<0.001]、体液清除量明显增加(WMD=1.220,95% CI 0.490~1.960,P=0.001);与心力衰竭相关的再住院率减少[比值比(OR)=0.600,95% CI-0.430~0.840,P=0.003];2种治疗方法在血肌酐(WMD=0,95% CI-0.250~0.250,P=0.980)、左室射血分数(WMD=-0.020,95% CI-0.070~0.020,P=0.280)、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WMD=2327.610,95% CI-5215.360~560.130,P=0.110)水平及死亡率(OR=0.990,95% CI 0.660~1.470,P=0.960)无明显差别。未出现与治疗方法相关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结论超滤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减轻容量负荷作用较利尿剂更为明显,可以减少再住院率,对死亡率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费宇行张蓉邢娜李晶赵力裘毅刚李明旭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超滤利尿剂META分析
霉酚酸酯联合泼尼松治疗早期膜性肾病(附10例报告)被引量:2
2002年
李明旭王述平王辉军张志勇周春华
关键词:霉酚酸酯泼尼松膜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霉酚酸酯联合泼尼松治疗早期膜性肾病
2004年
目的比较霉酚酸酯(MMF)与环磷酰胺治疗早期膜性肾病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随机将40例特发性早期膜性肾病患者,分为霉酚酸酯联合泼尼松组(A组)20例;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组(B组)20例。霉酚酸酯初始剂量为0.75g/12h,6个月后每个月减0.25g,疗程1年。环磷酰胺剂量为100mg/d,6个月后减至50mg/d,疗程1年。泼尼松1mg·kg^-1·d^-1,8~12周后减量,疗程1年。结果A、B组治疗3个月后,尿蛋白排泄率均明显减少(P<0.001)。血清白蛋白均明显升高(P<0.001)。A组12个月后尿蛋白排泄率明显低于B组(P<0.05),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治疗缓解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主要副作用为病毒感染(15%),消化道症状(15%);B组主要副作用为肝脏损害(10%),骨髓抑制(5%)。结论霉酚酸酯联合泼尼松治疗早期膜性肾病在降低尿蛋白,升高血清白蛋白方面优于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且副作用比较小。
李明旭宋建伟余永武石湘芸
关键词:霉酚酸酯联合用药泼尼松尿蛋白白蛋白
磷霉素氨丁三醇治疗细菌性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0年
采用以环丙沙星为对照药,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评价磷霉素氨丁二醇治疗细菌性泌尿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给药方案:磷霉素氨丁三醇3g,1次/d口服,于每晚睡前温水送下;环丙沙星250mg,2次/d口服。疗程均为5天。结果:试验药与对照药停药第1天及停药第8天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5.0%、95.0%和100%、95.0%;两组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3.75%;细菌学诊断阳性率均为80%,细菌清除率均为93.7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5%。以上研究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磷霉素氨了三醇治疗细菌性泌尿系感染,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轻。
张沂段蕴铀辛建军李贵军关维民李明旭
关键词:药物疗法
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中分子毒素清除的比较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比较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中分子毒素的清除。方法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6例,随机分为3组:HP+HD组,接受树脂吸附联合血液透析治疗;HDF组,接受血液透析滤过治疗;HD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治疗前后测定血清PTH、视黄醇结合蛋白等,观察8周治疗后,3组患者皮肤搔痒、骨关节疼痛症状改善程度。结果HP+HD组治疗后血清PTH从(185.59±63.25)μg/L降至(109.72±50.11)μ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视黄醇结合蛋白从(96.67±38.16)mg/L降至(63.34±31.38)m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DF组治疗后PTH从(178.89±64.93)μg/L降至(125.48±61.24)μ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视黄醇结合蛋白从(88.59±34.93)mg/L降至(71.48±36.24)m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D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TH从(186.08±52.09)μg/L降至(169.60±71.24)μg/L,视黄醇结合蛋白为(89.08±42.49)mg/L及(89.66±38.04)mg/L,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4周治疗后,HP+HD组原有皮肤搔痒或骨关节疼痛7例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HDF组血液透析滤过组6例有3例症状改善,HD组8例无1例改善。结论①树脂吸附能有效清除血清iPTH及视黄醇结合蛋白;对皮肤瘙痒或骨关节疼痛症状均有明显改善;②血液透析滤过对分子质量相对较小的iPTH有一定的清除效果,对分子量较大的视黄醇结合蛋白清除效果不显著;对皮肤搔痒或骨关节疼痛症状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③血液透析对血清PTH及视黄醇结合蛋白无清除作用。
李明旭吕鹏雷霞李洪艳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中分子毒素血液净化皮肤搔痒
新型长期血液透析导管Palindrome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比较新型长期透析导管Palindrome同以往长期透析导管Permcath及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充分性、导管功能及并发症方面的异同。方法以使用Permcath导管临床资料完整43例为Permcath组,Palindrome导管49例为Palindrome组,同期动静脉内瘘56例为AVF组。观察各组尿素清除率(Kt/V)、尿素下降率(URR),导管最大血流量,各组导管相关感染、血栓发生及导管1年通畅率等。结果选择长期透析导管占同期透析通路比例为49.2%,首次直接选择长期透析导管比例为17.4%。使用长期透析导管患者病因中,继发性肾损害(代谢性疾病、高血压、缺血性肾病等)占73.1%,明显高于AVF组的51.5%(t=13.064,P=0.000,)。Palindrome组在Kt/V、URR、1年通畅率上明显优于Permcath组(P分别=0.02,0.007,0.021),与AVF组无显著差异。Palindrome组通路相关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AVF组(ρ~2=4.5946,P=0.032),血栓发生率为30.6%,明显低于Permcath组的48.8%(ρ~2=7.8125,P=0.005),高于AVF组的5.4%(ρ~2=5.9019,P=0.015)。结论 Palindrome导管在最大血流量,透析充分性、1年通畅率等方面优于Permcath导管,与AVF患者相当,但仍有较高的感染率和血栓发生率。长期透析导管只能作为维持性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较好补充形式,不作为首选。
李明旭张志勇余永武陈洪李欣欣李洪艳马军红董珍周春华
关键词:PALINDROME动静脉内瘘透析充分性并发症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