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香
-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济南市卫生局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钠氢交换蛋白1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中的表达及其与心肌胶原重构关系的研究
- 本文通过观察NHE-1在VMC小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NHE-1在VM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清洁级4周龄雄性BALB/c小鼠85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只,VMC组50只,应用CVB3腹腔注射VMC组B...
- 李新香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
- 文献传递
- 钠氢交换蛋白-1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钠氢交换蛋白(sodium hydrogen exchanger,NHE)是一类存在于细胞膜表面的离子转运泵蛋白家族,NHE-1亚型是NHE家族中最具特征性结构的一类。它负责将细胞内H+与细胞外Na+按照1:1的比例进行交换来调控细胞内pH的动态平衡,从而影响细胞的容积、运动、分化、凋亡、营养吸收以及生长增殖等,进而参与许多复杂的生理和病理过程。本文综述了其在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心律失常等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李静李静李新香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高血压
- 论保险法危险增加通知义务
- 危险增加通知义务是保险法上的一项重要的义务,是指在保险责任期间内,一旦发生保险标的危险程度的显著增加,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应毫不延迟地通知保险人。其旨在回复保险合同的对价平衡,有效控制风险,从而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
- 李新香
- 关键词:保险法通知义务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1例被引量:1
- 2022年
-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已经在全球广泛传播,尽管大多数患儿为无症状感染者或轻型病例,但部分2019-nCoV感染患儿可发生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C),导致临床症状快速恶化,甚至危及生命,仍需儿科医务工作者重点关注。MIS-C目前多为欧美国家报道,我国鲜见病例。本文报道1例2019-nCoV感染患儿发生MIS-C,以消化系统症状最为突出,合并急性阑尾炎,最终治愈。
- 王超秦虹张兴和张士松李新香孙义勇苏良孟晨胡伟
- 关键词: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急性阑尾炎
- 紫绀型与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理学特征比较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对比观察紫绀型与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的心理学特征。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手册(EPQ)、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CBCL)、联合型瑞文测验(CRT)、适应能力商数(SAB)量表,对113例紫绀型CHD及113例非紫绀型CHD患儿进行个性、行为、智力及适应能力的心理测试。结果紫绀型CHD儿童神经质个性及心理行为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紫绀型CHD男孩在攻击方面及女孩在抑郁、社会退缩方面分别高于对照组(P均<0.05),紫绀型CHD患儿平均智商、适应能力商数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紫绀型较非紫绀型CHD对儿童心理的影响更为严重,表现为情绪稳定性差、明显的行为异常和智商低下,应早期矫治。
- 屈文静张坤王辉李磊李新香赵冬梅于磊于华凤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缺损紫绀
- 以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起病的川崎病2例并文献复习
- 2023年
- 目的分析以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起病的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探讨川崎病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例以MAS起病的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分析。结果患儿1,男,3岁10个月,2022年3月8日于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入院治疗,以发热、皮疹起病,入院后持续高热,伴全身皮疹,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进行性升高,诊断川崎病并发MAS,给予2次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并甲泼尼龙冲击治疗3 d后序贯治疗1个月减停,患儿体温降至正常,皮疹逐渐消退;患儿2,女,1岁2个月,2022年7月27日入院,以发热、贫血为首发症状,并发血小板减少、纤维蛋白原降低及铁蛋白升高,给予2次IVIG,并静脉滴注甲泼尼龙11 d及口服甲泼尼龙14 d治疗,患儿体温降至正常,贫血纠正,血小板、铁蛋白等恢复正常。结论MAS起病的川崎病经积极治疗,患儿预后良好,目前没有针对此病治疗的诊治指南,需要长期临床观察,建立更精细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
- 周欣管玉强李新香张新董睿李磊
- 关键词:川崎病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免疫球蛋白
- 儿童大动脉炎3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儿童大动脉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研究对象为1990年1月~2008年1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住院并确诊为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患儿共35例,对其城乡分布、临床表现、病情活动性指标以及病情严重性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文献报道过的成人多发性大动脉炎进行比较。结果:35例患儿中男18例,女17例,发病年龄4~15岁,平均为(11.5±2.2)岁,确诊时病程7天~48个月,其中位数时间为2个月。临床分型以Ⅱ型为最多占57.1%,首发症状以头痛(51.4%)、抽搐(37.1%)等较为多见;在体征方面高血压94.3%、血管杂音61.4%、无脉或脉弱74.1%,共有22例患儿心脏受累所占的比例约为62.8%;仅有不到一半的患儿出现炎性指标升高,就诊时共有30例患儿处于病情活动期占85.7%,有94%以上的患儿出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并发症。结论:与文献报道中的成人发病情况比较,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并非少见而且较成人大动脉炎起病急、病情重、预后差,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监测血压,以减少漏诊及误诊的几率。
- 李新香杨思睿翟淑波孙景辉
- 关键词:儿童大动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