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杰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针
  • 2篇督脉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脊髓
  • 2篇脊髓损伤
  • 2篇X线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1篇蛋白
  • 1篇调强
  • 1篇督脉电针
  • 1篇督脉经
  • 1篇督脉经穴
  • 1篇胸段
  • 1篇胸段食管
  • 1篇胸段食管癌
  • 1篇治疗计划系统
  • 1篇三维治疗计划
  • 1篇三维治疗计划...

机构

  • 9篇中山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9篇李文杰
  • 4篇林承光
  • 2篇陈立新
  • 2篇黄峻
  • 2篇林刘文
  • 2篇刘小毛
  • 1篇卢丽霞
  • 1篇邓小武
  • 1篇黄劭敏
  • 1篇张可
  • 1篇曾智凡
  • 1篇陈雅云
  • 1篇曾园山
  • 1篇闫清
  • 1篇何浩强
  • 1篇崔念基
  • 1篇王欣
  • 1篇刘洲
  • 1篇何振宇
  • 1篇苏建新

传媒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癌症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2007第六...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0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督脉电针促进脊髓损伤修复中的特异性神经肽及蛋白质表达的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督脉电针(GV-EA)在治疗全横断脊髓损伤(SCI)大鼠的过程中的特异性作用机理。通过对督脉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内特异性神经肽和功能蛋白的检测,从而了解电针治疗在脊髓损伤后的神经保护方面的分子机制,为...
李文杰
关键词:脊髓损伤督脉电针神经保护膜联蛋白A5
文献传递
督脉经穴电针通过NT-3介导移植的成体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
曾园山丁英阮经文刘洲李文杰张可陈雅云曾湘李晓滨李淑敏闫清黄斯凡
严重的脊髓损伤尚无行之有效的治疗策略,这给越来越多的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巨大的经济负担,直接影响着人口的生存质量和社会的发展。这是受损伤的脊髓组织微环境不利于自身修复断裂的神经元传导通路导致的结果。因此,要设法改...
关键词:
关键词:脊髓损伤干细胞移植治疗
调强放疗体位的三维离线验证
目的调强放射治疗可以在保证或提高靶区剂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靶区周围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但是,高度适形的治疗技术使肿瘤和正常组织之间的剂量梯度变得非常陡峭,每日的治疗摆位能否确保理想化的治疗计划得到落...
林承光林刘文李文杰迟锋黄峻
文献传递
鼻咽癌放射治疗摆位不确定度的研究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本研究探讨使用热塑面罩固定的鼻咽癌患者,在治疗过程的摆位不确定度。方法选择首次放疔的早期鼻咽癌患者19例,仰卧体位,个体化泡沫头枕,热塑面膜固定,将等中心点置于鼻咽腔附近,由三维激光灯在而罩上定出左、中、右3个原始十字标志点,并贴上直径约为0.3 mm的铅珠作为显像标记,然后行CT扫描。将CT图像通过网络传到Peacock的逆向计划系统进行计划设计,然后实施治疗。在治疗的一至六周,每周在CT模拟机进行重复扫描,共85次,扫描及固定和摆位方法都与进行计划CT时相同。将每周验证体位重复性的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通过读图软件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19例患者的85次重复CT与计划CT比较,得出使用本面罩系统时,等中心点的平均位置坐标为(-0.84,+0.65,+0.01)mm;不同解剖骨性标记点在x、y、z 3个轴向的绝对位移值分别为(0.89±0.69),(0.82±0.79),(0.95±1.24)mm;等中心点三维矢量位移的平均值为1.87mm;等中心点三维矢量位移的95%可信区间(CI)最大值7.24mm,最小值2.03mm,平均值3.82mm;第一周到第三周等中心点二维矢量位移95%CI的平均值是4.17mm,第四周到第六周的平均值是5.12mm。结论使用连续CT多次重复扫描的方法来研究鼻咽癌治疗过程中的摆位不确定度是可行的。
林承光李国文林刘文李文杰黄峻苏建新邓小武崔念基
关键词:体位固定放射疗法摆位不确定度鼻咽癌
CT扫描/重建参数对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影像的影响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研究CT模拟定位中,CT扫描/重建参数对三维治疗计划重建的三维假体的几何精确度的影响。[方法]在西门子CT模拟机(Somatomplus4)上扫描自制模体,扫描所得图像登记到ADAC三维治疗计划系统重建成三维假体,测量假体的相关坐标数据并与模体的实际数据相比较;对Catphan412模体扫描并测量各组图像的实际层厚,讨论实际层厚的变化对计划系统中登记影像的几何精度影响。[结果](1)CT扫描所采用的不同扫描/重建参数对三维计划系统中重建的三维假体的左右及上下方向的几何精度影响不大,但对重建假体的前后方向(即模体扫描的步进方向)的几何精度有一定的影响。(2)CT扫描所采用的螺距及重建模式会对层厚敏感度曲线(SSP)半高宽值产生影响,该变化对重建假体的前后方向几何精度同样有一定的影响。[结论]重建CT图像的前后方向的几何误差是随着扫描层厚增加而增加,主要是由于CT扫描的部分容积效应影响。单纯增加螺距或使用360度线性内插(Wide)重建模式,都会引起CT图像实际层厚的增加,引起更大的容积效应影响。同时部分容积效应也会导致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中数字重建影像(DRR)分辨率的降低。
李文杰林承光陈立新
关键词:体模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放射治疗计划
新型ErbB2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合成及其活性测试
上皮生长因子受体激酶ErbB2是由位于染色体长臂17(17q21)的原癌基因erbB2基因编码的膜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Mr)为185.0×103,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ErbB2是信号转导通路上游的关键信号蛋白,它可以通...
李文杰
关键词:构效关系肿瘤细胞活性测试
文献传递
头颈肿瘤立体定向分次照射靶区定位的误差分析被引量:3
2004年
背景与目的:明确靶区定位的精确度是立体定向分次照射质量保证的基本要求。本文主要分析头颈肿瘤立体定向分次照射(fractionatedstereotacticradiotherapy,FSRT)中机械等中心、CT定位、治疗摆位以及CT图像误差等可能引起的靶区定位误差。方法:使用立体定向治疗计划系统、靶点模拟器、头部定位框架检查各个治疗阶段靶区定位的误差。设置任意5个参考点,使用靶点模拟器检查CT定位误差;选取7个不同机器臂架/治疗床角度,定期用胶片检验使用的PhilipsSL-18直线加速器等中心误差大小;用验证片检查治疗摆位误差;对自制模体行CT扫描,分析CT图像伪影可能引起的图像误差。结果:CT定位误差约为(1.5±0.4)mm;在检查的不同机器臂架/治疗床角度中机械等中心最大误差为(1.0±0.6)mm;患者摆位的距离误差为(1.0±0.3)mm;整个治疗过程中靶区定位误差约为(2.1±0.8)mm。结论:立体定向分次照射中需要综合考虑各个阶段中可能对治疗靶区定位产生的影响,误差分析结果可用来确定治疗的计划靶区。
陈立新李文杰何晓华黄继烈曾智凡黄劭敏
关键词:头颈肿瘤靶区定位
薄层CT诊断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病理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通过对比薄层CT扫描与术后病理结果,评价薄层螺旋CT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3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术前1周内行薄层CT扫描,按照严格的淋巴结分组,将CT对各组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计算薄层CT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薄层CT扫描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50%、91.3%和72.1%。对各分组淋巴结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30.3%、98.8%和95%。结论薄层CT扫描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但是敏感性较低。
王岩卢丽霞何振宇王欣何浩强李文杰刘小毛
关键词:食管癌淋巴结转移X线计算机病理
CT模拟机CT值准确性的质量保证
目的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依靠 CT 图像所提供的 CT 值数据并通过电子密度-CT 值转换曲线转换得到相应的组织密度进行组织不均匀性校正计算,籍此实现精确计算剂量分布的目的;如果 CT 模拟机的图像 CT 值不准确...
李文杰林承光刘小毛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