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权

作品数:120 被引量:988H指数:18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1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生物学
  • 29篇天文地球
  • 2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6篇农业科学
  • 7篇理学
  • 6篇自然科学总论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脂肪酸
  • 11篇多糖
  • 11篇色谱
  • 11篇气相
  • 11篇气相色谱
  • 11篇微藻
  • 11篇相色谱
  • 11篇小球藻
  • 11篇环境因子
  • 10篇藻类
  • 9篇脂肪酸组成
  • 9篇植物
  • 9篇球藻
  • 9篇污染
  • 9篇海洋微藻
  • 9篇浮游植物
  • 8篇养殖
  • 8篇营养盐
  • 8篇三角褐指藻
  • 8篇初级生产力

机构

  • 120篇厦门大学
  • 2篇深圳职业技术...
  • 2篇厦门市环境监...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德岛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20篇李文权
  • 51篇王宪
  • 31篇陈清花
  • 28篇郑爱榕
  • 18篇蔡阿根
  • 12篇邓永智
  • 11篇廖启斌
  • 10篇蔡明刚
  • 9篇张元标
  • 8篇王清池
  • 6篇刘四光
  • 6篇郑微云
  • 6篇李淑英
  • 6篇徐鲁荣
  • 5篇吴国琳
  • 5篇梁燕茹
  • 5篇陈丽丹
  • 4篇张赛金
  • 4篇陈伟琪
  • 4篇郭劳动

传媒

  • 24篇厦门大学学报...
  • 21篇台湾海峡
  • 12篇海洋科学
  • 11篇海洋学报
  • 8篇海洋通报
  • 8篇海洋环境科学
  • 6篇海洋技术
  • 3篇分析化学
  • 3篇热带海洋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福建水产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水产学报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极地研究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5篇2004
  • 10篇2003
  • 7篇2002
  • 10篇2001
  • 10篇2000
  • 7篇1999
  • 5篇1998
  • 3篇1997
  • 3篇1996
  • 7篇1994
  • 9篇1993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棱梭对饵料摄食与吸收利用研究被引量:2
1993年
本文采用^(14)C标记技术测定棱梭幼体对褶皱臂尾轮虫、卤虫和亚心形扁藻等饵料的摄衾率、吸收率扣利用率,并以~3H-葡萄糖和^(14)-苯丙氨酸作示踪剂研究人工配合饵料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在棱梭体内转运和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卤虫、褶皱臂尾轮虫都是棱梭幼体合适的饵料;氨基酸更多地参与了棱梭组织中的细胞代谢,而葡萄糖则是棱梭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
李文权郑微云蔡阿根陈伟琪
关键词:饵料摄食率吸收率利用率
湄洲湾夏季生物有机碳的研究被引量:5
1997年
湄洲湾夏季浮游植物有机碳的调查结果表明,活体有机碳[(POC(B)]含量为42.5~185.0μg/dm3,平均值为77.5μg/dm3;POC(B)和叶绿素(Chla)的转换系数为62.4;由三磷酸腺苷(ATP)计算所得POC(B)要比由光合作用速率(PR)所计算的结果大。同时,同化系数(PI)的变化为0.78~2.22h-1,它的垂直变化与POC(B)分布有关。氮是湄洲湾初级生产力的限制性营养盐。
王宪李文权王尊本陈于望郑爱榕
关键词:海洋生物有机碳
温度对四种海洋微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被引量:40
2003年
对在不同温度下培养的 4种海洋微藻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分析表明 ,不同微藻的脂肪酸组成及其不饱和程度受温度影响的差别较大 .在本实验条件下 ,随着温度升高 ,球等鞭金藻、盐生杜氏藻、三角褐指藻的总多不饱和脂肪酸 (TPUFA)百分含量及脂肪酸平均双键数 (MDB)均呈下降趋势 ,其总单不饱和脂肪酸 (TMUFA)和总饱和脂肪酸 (TSFA)百分含量则呈增加趋势 ;随着温度提高小球藻TPUFA百分含量和脂肪酸平均双键数先降低后增加 ,在 2 0℃时出现最小值 .
李文权李芊廖启斌陈清花
关键词:温度球等鞭金藻盐生杜氏藻三角褐指藻
锌对聚生角毛藻生长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1993年
采用14C示踪法和细胞计数法研究了海水中锌对聚生角毛藻生长的影响,分析了EDTA、腐殖酸、水合氧化铁等介质环境及铜、锌共存下锌毒性效应的变化,讨论了藻类生长过程中各种形态锌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锌在藻类细胞内的积累与其毒性效应密切相关。
李文权蔡阿根吴国琳
关键词:
4种海洋单胞藻生化组成的环境因子效应研究被引量:35
1999年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应用14C示踪法测定4种海洋单胞藻的光合作用速率,研究光、温度和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对藻类细胞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褐指藻、盐藻、中肋骨条藻和等鞭金藻适宜生长的光强范围为5.8×103~15×103lX.4种单胞藻光合作用速率随光强增加而增大,其中盐藻和等鞭金藻的光响应比较明显.随光强增加,4种单胞藻细胞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变化量呈增加趋势,而蛋白质含量及其变化量则减少,脂类含量变化很小.三角褐指藻、盐藻、中肋骨条藻和等鞭金藻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14、26、21、26℃左右.在上述4个实验温度时,4种单胞藻光合作用速率最高,细胞内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含量及其变化量也达到最大值.三角褐指藻、盐藻、中肋骨条藻和等鞭金藻光合作用过程的表观活化能(E)分别为:23.2、38.5、22.4和61.7KJ/mol,温度系数(Q10)分别为:1.74、1.74。1.38和1.69.三角褐指藻和中肋骨条藻在氮磷比(N/P)为16时,盐藻和等鞭金藻在氮磷比为28时,光合作用速率最大.在N/P为16时,4种单胞藻细胞内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含量和变化量均达到最大值.
李文权黄贤芒陈清花郑爱榕王宪蔡阿根
关键词:单胞藻生化组成环境因子藻类
盐度、pH对海洋藻类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被引量:17
1991年
采用^(14)C同位素示踪法测定了盐度、pH对小球藻、牟氏角毛藻、聚生角毛藻、叉鞭金藻、钙质角毛藻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寻求藻种生长对盐度,pH的选择性和耐受性。结果表明,藻种不同对环境因子盐度、pH的适宜范围亦不同。
王宪李文权
关键词:盐度PH海洋藻类光合作用速率
海洋微藻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分析被引量:16
2000年
以正十九酸(C19:0)作内标,藻体经超声萃取、浓缩吹干,进行抽提酯化后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测定。该方法重现性好,相对偏差为0.53%~5.49%,回收率较高,为95.1%~102.5%,检测限为0.0072 μ g。
廖启斌李文权陈清花郑爱榕
关键词:海洋微藻脂肪酸气相色谱分析PUFA
海藻硫酸多糖及其抗HIV-1活性被引量:11
2003年
自1981年美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AIDS)患者,向WHO报告的临床病例现已超过几十万,据Piot1998年统计病患者平均每天以16000人数增加[1].
张赛金李文权蔡明刚
关键词:海藻硫酸多糖抗HIV-1活性艾滋病
海水中有机络合态的铁对三角褐指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被引量:8
1993年
采用^(14)C同位素示踪法和Coulter计数法,研究不同形式的铁对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生长的影响,着重探讨铁的有机络合物对藻类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铁的富里酸、EDTA络合物比胶体氢氧化铁更有利于促进藻类的生长;两种铁的有机络合物对藻类同化数的影响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而且,同化数最大值对应的铁浓度都为5×10^(-7)mol·L^(-1);在培养体系中,无机氮和磷与铁有交互效应,介质中缺磷比缺氮更明显地削弱铁的有机络合物在光合作用中的催化作用。
蔡阿根李文权陈慈美
关键词:藻类光合作用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海水中的氟氯烃被引量:3
2013年
氟氯烃(Chlorofluorocarbons,CFCs)是一类重要的温室气体,可作为示踪剂应用于海洋学中。本研究建立了一套吹扫捕集系统以分析海水中CFCs。对吹扫捕集系统测定条件进行了考察,优化的实验条件为:捕集温度#60℃,吹扫时间8 min,吹扫气流速20 mL/min,脱附时间1.5 min,脱附温度130℃。本方法简单、灵敏,CFC-11,CFC-12,CFC-113及CCl4(Carbon tetrachloride)的检出限分别为0.004,0.008,0.001及0.006pmol/L,回收率分别为99.92%±1.77%,98.77%±1.50%,98.95%±3.92%及97.13%±1.78%,标准工作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本方法成功应用于27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采集的普里兹湾水样的测定。
蔡明刚黄鹏张麋鸣李文权
关键词: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氟氯烃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