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儿童
  • 2篇情绪
  • 2篇情绪障碍
  • 1篇电刺激
  • 1篇电刺激疗法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门诊
  • 1篇学习障碍儿童
  • 1篇有效性
  • 1篇障碍儿童
  • 1篇治疗儿童
  • 1篇人格特征
  • 1篇住院
  • 1篇住院病人
  • 1篇疗法
  • 1篇精神科
  • 1篇精神科会诊
  • 1篇就医
  • 1篇就医行为
  • 1篇会诊

机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5篇李延
  • 5篇张纪水
  • 4篇王爱华
  • 3篇陆小彦
  • 1篇刘北星
  • 1篇邹丽萍
  • 1篇王芳
  • 1篇苏林雁
  • 1篇李雪荣
  • 1篇黄春香
  • 1篇闻芳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医刊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北京某三甲医院155例儿童住院病人精神科会诊病例分析
王芳张纪水闻芳李延王爱华
情绪障碍儿童人格特征的对照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采用问卷测量法分析儿童情绪障碍的个性特征。并与同龄正常儿童对比。方法:病例组为2003-09/2004-09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就诊并全部接受微量生物电脑导入刺激治疗的30例情绪障碍儿童。对照组选取北京市某中学初一年级平均年龄为12岁的健康儿童30例。家长全面知情同意。采用个别和团体施测法,使用儿童艾森克人格问卷对各组儿童进行人格测评,艾森克人格问卷包括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情绪的稳定性和掩饰性4个维度。各维度分用标准分(T)表示,以标准分38.5和61.5为划分界。由儿童自己填写问卷,年龄较小,阅读能力较差者,由心理评估人员阅读,儿童自己选择答案。结果均输入软件进行分析评价和保存。并与对照组及常模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发放问卷30份,收回合格问卷30份,有效率100%。对照组发放问卷35份,收回有效问卷30例,有效率86%。①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艾森克人格问卷内外向维度(E)分低,神经质维度(N)分高,差异有极其显著性意义(P<0.001)。②病例组与对照组男女之间艾森克人格问卷维度比较无差异。所设对照组与全国常模比较也无差异。③情绪障碍儿童人格特征更多倾向于内倾、情绪不稳定和抑郁质,分别占80%,90%,73%,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极其显著(χ2=17.333,31.729,31.729,P<0.001)。结论:情绪障碍儿童的个性多为极端内向,情绪不稳定,属于抑郁质。这些不良人格特征阻碍儿童健康发展并且可诱发多种心理和精神疾病。但发育性的儿童个体,其人格处于发展过程中,具有可塑性。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及早了解儿童的内心活动,可使其负性情绪及时有效的得到宣泄。良好的环境和教育,可以减少和消除由遗传造成不良人格特征的影响,促进儿童正常人格特质的形成和发展。
陆小彦张纪水王爱华李延
关键词:儿童情绪障碍人格特征
微量生物电脑导入刺激治疗儿童情绪障碍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评价微量生物电脑导入刺激(cranialelectrotherapystimulation,CES)治疗儿童情绪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03-04/2004-10到北京儿童医院心理门诊就诊的儿童,对32例情绪障碍的儿童应用AS100微安脑电治疗仪进行CES治疗。并随访6~12月。结果:显效13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治疗中无脱失病例。近期随访:分别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通过电话回访及门诊定期复查随访26例,其中24例有持久疗效,症状减轻或消失。2例效果不显著,情绪无改善且症状反复。结论:CES技术是一种适宜于治疗儿童情绪障碍的新方法,具有起效快,疗效显著,且有累积效应,复发少,无明显副作用等特点。
陆小彦王爱华李延张纪水刘北星
关键词:儿童情绪障碍电刺激疗法
40例学习障碍儿童家庭环境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研究学习障碍儿童的家庭环境状况 ,探讨家庭环境因素在学习障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 40例学习障碍儿童进行家庭环境量表评定 ,并与 40例正常儿童对照分析。结果 学习障碍儿童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和组织性等因子分比正常对照组低 ,矛盾性因子分比正常对照组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 0 5 )。独立性、道德宗教观和控制性等因子分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学习障碍儿童家庭环境存在缺陷 ,需要家庭干预。
张纪水李延邹丽萍苏林雁黄春香李雪荣
关键词:家庭环境儿童
心理门诊中儿童就医行为的调查及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了解儿童就医行为及父母对儿童健康的认知。方法调查同期在心理科及内科就诊的儿童225例,分为心理组及内科组,采取问卷及交谈法。结果与内科组相比,心理组主动就诊少,占67.5%,知情同意低,占5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心理组就诊时间晚,为497.86±142.52天,形成问题多,为4.27±1.65个。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家长对儿童健康有全面、正确认识的仅占12%。结论家长对儿童健康的认知水平低,重视身体健康,轻视心理健康。强调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早期发现儿童心理问题,早期干预,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陆小彦张纪水王爱华李延
关键词:儿童就医行为心理门诊心理健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