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巍

作品数:22 被引量:118H指数:6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药品
  • 5篇病毒
  • 4篇肝炎
  • 3篇药房
  • 3篇药物
  • 3篇液相色谱
  • 3篇色谱
  • 3篇相色谱
  • 2篇单核
  • 2篇单核苷酸
  • 2篇蛋白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血清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乙型
  • 2篇用药
  • 2篇色谱法
  • 2篇配药
  • 2篇贫血

机构

  • 21篇深圳市第三人...
  • 4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石河子大学医...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惠州市第一人...
  • 1篇沈阳华泰药物...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21篇李巍
  • 13篇简炎林
  • 5篇李晓鹤
  • 4篇刘妙娜
  • 3篇袁静
  • 3篇陈心春
  • 3篇武欣
  • 2篇向莉琳
  • 2篇邹国芳
  • 2篇王召钦
  • 2篇周伯平
  • 2篇徐六妹
  • 2篇钱文璟
  • 2篇肖玮
  • 1篇张培泽
  • 1篇宋英健
  • 1篇周泱
  • 1篇孙玉静
  • 1篇杨林
  • 1篇王新春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国药师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中南药学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2015广东...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桦木酸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桦木酸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雄性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改良经典CCl4造模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给予大、中、小剂量(80、40和20mg/kg)桦木酸干预治疗,并以秋水仙碱(0.1mg/kg)作有效对照。治疗40d结束时,检测各组大鼠肝功能及关键性肝纤维化指标,光镜下比较各组肝脏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各剂量桦木酸治疗组的血清ALT、AST、PC-Ⅲ、C-Ⅳ、LN和HA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均P<0.05),下降程度与桦木酸治疗浓度存在相关性,其中高剂量桦木酸治疗组下降最明显(P<0.01)。肝脏组织病理检查显示,各桦木酸治疗组大鼠肝纤维化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桦木酸具有抗肝纤维化的活性,在改善肝纤维化方面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桦木酸抗肝纤维化的功能及机制奠定了基础。
刘妙娜王腾李巍张长弓
关键词:桦木酸肝纤维化四氯化碳
HPLC同时测定盐酸曲唑酮中的7种有关物质
2014年
目的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盐酸曲唑酮中的7种有关物质。方法采用TopsilTM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二乙胺-乙腈-水(0.4∶57∶43),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5 mL·min-1。结果各有关物质的色谱峰与盐酸曲唑酮的主峰完全分离,盐酸曲唑酮的线性范围为0.5~10.0μg·mL-1,方法的重复性的RSD=7.50%。结论所用方法灵敏、简单、重复性好,可用于盐酸曲唑酮相关物质的检测。
邹国芳闫鹏孙玉静耿颖姝薛昊李巍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盐酸曲唑酮
专科医院门诊药房药品快速配药区的设置与评估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优化门诊药房药品仓储摆放设置,缩短药品调剂时间。方法:调取我院信息系统某日门诊处方数据,按EIQ(即订单、品项、数据)-ABC分类管理方法对药品分级;依据订货数量(IQ)-ABC和订货次数(IK)-ABC的分类结果按药品的重要程度和配药频次大小分别定出Aa、Bb、Cc类药品,由此设置各类药品存储位置;比较分级前后某一周患者的平均取药时间以评价分级后成效。结果:将配发数量和频次都较高的Aa类药品设置在快速配药区、根据本院专科用药特点优化Bb类药品货位后,取药时间短于3 min的处方数占总处方数百分比较分级之前明显提高(61.52%vs.20.29%);取药时间长于10 min的处方数占总处方数百分比则明显下降(11.51%vs.30.91%);患者在取药高峰期等候时间明显缩短(4.45 min vs.9.55 min)。结论:基于EIQ-ABC分类管理设置的药品快速配药区提高了门诊药房配药效率,缩短了患者的取药等候时间。
范文穗李巍梁力勉郑优柔简炎林
关键词:门诊药房
早期梅毒患者梅毒性肝炎临床特征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早期梅毒患者并发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为明确诊断及后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2例早期梅毒患者并发梅毒性肝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驱梅治疗前:(1)临床表现:肝脾肿大100%,乏力、食欲不振100%,尿黄56.3%,关节疼痛46.9%,皮疹37.5%,腹痛、腹泻25.0%,低‐中度发热25.0%。(2)实验室检查显示:中‐重度肝损伤68.8%,总血清胆红素升高56.3%,血清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93.8%,白蛋白、球蛋白无明显异常,凝血酶原活动度基本正常或稍降低。在护肝基础上予以驱梅治疗后,各种临床症状逐渐缓解或消失,总血清胆红素、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下降(P<0.01),肝功能显著改善或恢复正常。结论早期梅毒患者的梅毒性肝炎与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对于不明原因肝炎患者,尤其是以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为主的患者应进行梅毒抗体检测。
李晓鹤李巍张绍荣何云郑小君袁静
关键词:早期梅毒传染病驱梅治疗
奈韦拉平抗病毒治疗药物不良反应与CD4+淋巴细胞计数的关系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分析服用奈韦拉平(NVP)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中,使用奈韦拉平初治发生皮疹和肝损害的情况统计及相应处理对策。方法将170例艾滋病患者按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的多少分为两组。A组CD4+细胞计数<200个/μL的患者,B组CD4+细胞计数≥200个/μL的患者,两组初治患者使用以下方案: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奈韦拉平或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奈韦拉平或司他夫定+拉米夫定+奈韦拉平。分别与治疗前治疗后半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监测肝功能,血常规,CD4+T淋巴计数,监测有无皮疹变化。分析两组3个月内的肝功能变化观察皮疹情况。分析皮疹及肝损害发生与CD4+细胞计数的关系。结果 A组皮疹发生率为24.7%,B组皮疹发生率为5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肝损害发生率为12.9%,B组肝损害发生率为2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奈韦拉平皮疹和肝损害的发生率与CD4+细胞计数有关。
范文穗李巍刘艳邓协简炎林
关键词:艾滋病奈韦拉平肝损害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用二维液相色谱法检测人血清中利福喷丁的浓度
2024年
目的建立一种利福喷丁血药浓度检测的二维液相色谱法。方法用新型二维液相色谱仪检测利福喷丁的血药浓度,一维色谱柱:Aston SC2T(3.5 mm×50.0 mm,5μm);二维色谱柱:Aston SCB(4.6 mm×250.0 mm,5μm);柱温:4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35 nm;进样体积:300μL。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与定量下限、精密度与回收率,及稳定性。用该方法测定结核患者利福喷丁的血药浓度。结果利福喷丁在0.33~18.62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其标准曲线方程为y=2.68×105x-5850.36(r=0.997),回收率为99.81%~105.08%,日内、日间精密度均≤4.84%。结核患者利福喷丁血药浓度测定结果在0.10~54.70μg·mL^(-1),在治疗窗浓度范围(8~30μg·mL^(-1))内的占64.7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检测限低、专属性强,适用于临床血药浓度测定。结核患者服用利福喷丁的个体差异较大,个体化治疗时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柯涛何田张培泽李巍周泱王峰刘妙娜
关键词:利福喷丁肺结核治疗药物监测二维液相色谱个体化用药
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万古霉素血清浓度的比较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比较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与荧光偏振免疫(FPIA)法分别测定血清万古霉素浓度的结果,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临床检测万古霉素药物浓度的血清43份,分别用HPLC法和FPIA法进行测定,运用配对t检验,Bland-Altman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比较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结果:HPLC法和FPIA法测定的万古霉素血清浓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回归方程为:YFPIA=1.103XHPLC+0.831 5(R2=0.957 2);Bland-Altman评价分析2种方法一致性较好;配对t检验显示2种方法测定结果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 1)。结论:相较于FPIA法,HPLC法测定不受代谢和降解产物干扰,能准确检测血清万古霉素浓度,适合应用于治疗药物监测。
邹国芳钱文璟李巍简炎林
关键词:万古霉素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疗机构捐赠药品管理模式探讨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院捐赠药品的管理模式。方法总结某院捐赠药品管理的理念和实践经验,提出具体的管理措施。结果与结论该院捐赠药品管理模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院内管理运行顺畅,可快速处置捐赠药品,减少资源浪费,可供借鉴。
李巍范文穗郑优柔赖珍丽简炎林
关键词:疫情防控捐赠药品药房管理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维生素D与利巴韦林诱发贫血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接受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Vit D]水平与治疗早期发生贫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感染科收治的使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97例,根据患者治疗前测定的25(OH)Vit D水平分为缺乏组(<16 ng·m L-1)、不足组(16~30 ng·m L-1)、正常组(>30ng·m L-1),测定各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外周血RBC、Hb、HCT、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的水平,分析25(OH)Vit D水平与红细胞生成相关指标的关联性。结果治疗前各组间RBC、Hb、H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不足组和缺乏组EPO水平降低(P<0.01)。治疗4周后各组RBC、Hb、HCT、EPO和EPO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均<0.05),25(OH)Vit D水平与RBC(r=0.249,P<0.05)和EPO(r=0.856,P<0.001)呈正相关。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25(OH)Vit D水平与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早期发生贫血密切相关。
武欣李巍张东旭李晓鹤袁静简炎林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慢性丙型肝炎利巴韦林贫血
磷酸氯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安全性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磷酸氯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20年2月至3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并使用磷酸氯喹进行治疗的COVID-19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AE)实施主动监测,对AE与磷酸氯喹的因果关系进行评价。结果共有33例患者纳入研究,男性16例,女性17例,年龄(43±13)岁;COVID-19临床分型为轻型者26例(78.8%),普通型者7例(21.2%);7例患者(21.2%)有基础疾病,6例为高血压病,1例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磷酸氯喹疗程为(8±3)d。33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有24例(72.7%)发生很可能或可能与磷酸氯喹有关的AE共28例次。AE的临床表现包括肝功能异常(8/33,24.2%)、胃肠道反应(8/33,24.2%)、神经精神系统反应(8/33,24.2%)、心血管系统反应(5/33,15.2%)、眼和视力异常(2/33,6.1%)及皮肤损伤(1/33,3.0%)。AE的严重程度均为1级或2级,所有患者在停药或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结论磷酸氯喹治疗COVID-19的不良反应较轻,但仍需要加强监测。
刘妙娜钱文璟李巍肖玮简炎林王召钦
关键词:氯喹冠状病毒感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