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因素的关系探讨
- 2012年
-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与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AD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70例为对照组。两组性别、职业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分析两组中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颅内各血管血流速度减慢、颈部血管狭窄以及脑梗死的分布情况.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与AD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颅内各血管血流速度减慢、颈部血管狭窄以及脑梗死在AD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与血管性因素有关,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脑梗死、颈部血管狭窄是AD的独立危险因素。
- 任刚陈祥慧刘文运李友莲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血管因素
- 一例闭锁综合征患者的护理被引量:1
- 2003年
- 李友莲刘岩
- 关键词:闭锁综合征护理
-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4
- 2002年
-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24例脑卒中肢体偏瘫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病人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康复组病人同时实施康复训练。用Brunnstrom6期评定法和修订的Barthel生活活动指数评定病人上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康复训练后,康复组病人上、下肢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分级和Barthel指数明显好于对照组,其中下肢活动能力提高最明显(P<0.01),上肢活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也有提高(P<0.05)。结论在脑卒中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后,及早、正确地实行康复训练,对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活动能力有重要意义。
- 刘岩王芙蕊李友莲
-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治疗
- 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及其干预被引量:3
- 2004年
- 刘岩黄建萍霍士英张志敏李友莲
- 关键词:脑卒中干预身心健康
- 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
- 2004年
- 卒中后抑郁与卒中有着直接关系。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 ,卒中后抑郁与病灶部位、躯体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 ,盐本氟西汀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首选用药。抗抑郁治疗不但能提高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且有助于卒中后神经功能的康复。
- 李友莲戚晓昆
- 关键词:抑郁脑卒中
- 15例烟雾病患者临床、影像与经颅多普勒特点分析
- 目的探讨烟雾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和经颅多普勒(TCD)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和TCD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头颅磁共振(MRI)发现脑梗死、脑出血、局限脑萎缩,颅底大血管流空信号变细或消失、基底节区散在点...
- 钱海蓉戚晓昆熊斌赵敏王巍李友莲
- 文献传递
- 以ST段抬高为表现的急性心肌炎二例
- 2012年
- 心肌炎是心肌在各种原因的作用下引起炎症反应,小到患者出现一个早搏,大到患者出现循环衰竭,甚至死亡,临床特点并不特异。虽然有心肌炎的诊断标准,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常存在无法解释的问题,给医生和患者带来了很多的困惑。以下报告2例表现为ST段抬高的急性重症心肌炎,旨在让同行人员讨论和分享。
- 李友莲刘阳
- 关键词:心肌炎心电图
- 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护理训练被引量:46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病人接受康复护理训练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 ,将 6 2例脑卒中偏瘫病人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31例 ) ,对观察组病人实施康复护理训练。结果 经康复护理训练后 ,2组病人下肢活动能力的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上肢活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早期实施康复护理训练 ,有利于脑卒中病人提高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
- 刘岩李友莲黄建萍霍士英王瑛
-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训练护理
- 脑卒中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
- 目的探讨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对策。方法调查350例卒中患者的5种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超重、吸烟/嗜酒,并记录各年龄段、性别的脑卒中发生率,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提出相应护理干预对策。结果(...
- 刘岩李友莲刘华英高力频
- 文献传递
- 冠状动脉内支架断裂一例报告
- 2011年
- 冠状动脉内支架断裂系介入治疗中少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机制不明.新近我们发现冠状动脉内支架断裂1例,现报道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64岁,于2000年因右室、下壁心肌梗死后在某医院行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术,当时右冠闭塞,前降支80%以上狭窄,在右冠及前降支近端分别植入Cypher支架各1枚,1个月后因心绞痛发作频繁再行冠造发现右冠内支架内再狭窄,给予球囊扩张后一直服药治疗.
- 李友莲李建军
- 关键词:冠状动脉内支架心肌梗死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