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多发性肌炎
  • 4篇肌炎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急性
  • 3篇梗死
  • 3篇病理
  • 2篇免疫
  • 2篇肌肉
  • 2篇肌肉病
  • 2篇肌肉病理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出血
  • 1篇蛋白
  • 1篇电图
  • 1篇毒性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机构

  • 6篇苏州大学
  • 5篇南通大学附属...
  • 2篇南通大学

作者

  • 12篇曹建
  • 5篇方琪
  • 5篇董万利
  • 4篇谢海洋
  • 3篇俞佳
  • 2篇蔡秀英
  • 2篇吴兆华
  • 2篇邵祥忠
  • 2篇许小伟
  • 2篇李林
  • 1篇金蕾
  • 1篇倪建强
  • 1篇秦延昆
  • 1篇谢芳
  • 1篇郜俊峰
  • 1篇梅花
  • 1篇邓海珍
  • 1篇杨小丽
  • 1篇黄晓勇

传媒

  • 3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创伤与急危重...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L-1α在EAM模型中的表达及环孢菌素A的影响
目的: 1探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肌炎模型的制作方法。 2探讨细胞因子IL-1α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肌炎模型发病中的作用。 3观察环孢菌素A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肌炎模型的疗效...
曹建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肌炎多发性肌炎肌球蛋白病理环孢菌素AIL-1Α
文献传递
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发生脑微出血(CMB)的危险因素及其风险。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新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8例进行常规磁共振显像(MRI)和磁敏感技术显像(SWI)扫描,根据有无CMB分为SWI(+)组和SWI(-)组,记录患者年龄及高血压、脑梗死、糖尿病、高血脂、脑白质疏松症发生情况及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CMB的发生部位进行统计。结果 48例中,SWI(+)组30例,SWI(-)组1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及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疏松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糖尿病、高血脂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MB的发生部位以基底节、丘脑为主。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CMB与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年龄、脑白质疏松症有关。脑梗死合并CMB多发生于基底节、丘脑。
谢海洋曹建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脑微出血
流行性病毒性脑炎病原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了解江苏省海安地区流行性病毒性脑炎病原学特点。方法选取58例本院收治的流行性病毒性脑炎患者,采集血液,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脑炎病毒(JEV)IgM抗体。对JEV IgM阴性病例的标本进行其他病毒的检测,包括肠道病毒(EV)、EB病毒(EBV)、单纯疱疹病毒(HSV)、腮腺炎病毒(MuV)以及巨细胞病毒(CMV)。结果从58例患者中检出乙脑病毒IgM阳性病例1例,阳性率为1.72%;其余57例患者的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38例(66.67%),其中EV 17例(44.74%),HSV 10例(26.31%),MuV及EBV各4例(各占10.53%),CMV 3例(7.89%)。结论江苏省海安地区病毒性脑炎的主要病原为肠道病毒(EV)和单纯疱疹病毒(HSV),乙型脑炎病毒(JEV)已不再是病毒性脑炎的主要病原。
曹建吴兆华黄晓勇郜俊峰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原学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水平及其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水平及对预后的影响,分析上述指标用于诊断急性脑出血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12月收治的5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者为健康组。记录并比较健康组与观察组Hcy、Lp(a)水平;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观察组患者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并比较有效组与无效组Hcy、Lp(a)水平。记录并比较Hcy、Lp(a)及Hcy与Lp(a)联合检测用于诊断急性脑出血的特异性、敏感度及准确度。结果观察组Hcy、Lp(a)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有效患者21例,治疗无效患者29例。无效组患者Hcy、Lp(a)水平明显高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检测的特异性、敏感度及准确度分别为39.29%(22/56)、46.43%(26/56)、55.36%(31/56);血清Lp(a)检测的特异性、敏感度及准确度分别为51.79%(29/56)、37.50%(21/56)、66.07%(37/56);Hcy与Lp(a)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敏感度及准确度71.43%(40/56)、67.86%(38/56)、73.21%(41/56)。Hcy与Lp(a)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敏感度及准确度均明显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Hcy、Lp(a)表达水平升高,Hcy与Lp(a)联合检测有助于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诊断,从而争取最佳的治疗时间窗,进行早期药物干预。
许小伟邵祥忠曹建谢海洋李林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急性脑出血
结节病性脑膜炎1例
2007年
曹建董万利方琪倪建强俞佳
关键词:脑膜炎结节病淋巴系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分析45例TIA的临床特点,探讨病因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2006年我科收治的45例患者。结果颈内动脉系统TIA2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17例,经抗凝、扩血管等治疗后,40例症状得到有效控制,5例发展成脑梗死。结论积极有效地治疗TIA,可以减少脑梗死的发生。
吴兆华曹建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抗凝
多发性肌炎模型的制作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多发性肌炎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采用豚鼠的骨骼肌匀浆加完全弗氏佐剂多次免疫SD大鼠制成多发性肌炎模型,观察其临床表现、肌电图、肌酶、肌肉病理和肌肉磁共振的改变。结果多发性肌炎模型在临床表现、肌电图、肌酶、肌肉病理和肌肉磁共振等方面的变化与人类的多发性肌炎相类似。结论该造模方法可模拟多发性肌炎的特征,是研究多发性肌炎的一个重要方法。
曹建方琪董万利蔡秀英
关键词:多发性肌炎完全弗氏佐剂免疫
多发性肌炎的临床和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回顾性分析14例多发性肌炎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血清肌酶、肌电图、肌肉MRI、肌肉病理和治疗转归等。研究多发性肌炎(PM)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14例均有肢体无力表现,都有肌酶升高,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肌肉活检、肌肉MRI有特征性改变,治疗以激素为主,必要时加免疫抑制剂。提示:肌肉病理检查是诊断PM的重要依据,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曹建方琪董万利谢芳邓海珍蔡秀英俞佳
关键词:多发性肌炎肌肉病理
局部亚低温对脑梗死患者的脑保护机制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通过研究局部亚低温治疗前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探讨局部亚低温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的保护机制。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45例,常规治疗组45例。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3、7、14 d时两组患者血清中Hs-CRP、NSE、IL-1β、IL-6、IL-10、TNF-α的含量。结果1、常规治疗组、亚低温治疗组治疗前Hs-CRP、NSE、IL-1β、IL-6、IL-10、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常规治疗组与亚低温治疗组治疗前Hs-CRP、NSE、IL-1β、IL-6、IL-10、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经治疗后,血清NSE、IL-1β、IL-6、TNF-α水平呈下降趋势;Hs-CRP、IL-10水平先上升后下降。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亚低温治疗组患者血清Hs-CRP、NSE、IL-1β、IL-6、TNF-α水平在治疗7 d、14 d后显著降低(P﹤0.05);亚低温治疗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在治疗3 d、7 d后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显著减轻脑梗死后的炎症反应,发挥其脑保护作用。
曹建杨小丽谢海洋秦延坤
关键词:亚低温急性脑梗死细胞因子
温针灸联合豁痰息痉汤对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生命质量及脑电图的影响被引量:28
2019年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豁痰息痉汤对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生命质量及脑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联合豁痰息痉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电图情况、明尼苏达生命质量评分(MLHFQ)、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及治疗的总改善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改善率为78.5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改善率(5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MLHFQ评分和NFD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MoCA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豁痰息痉汤能够改善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脑电图情况,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及认知水平,有效控制癫痫的发作。
曹建谢海洋秦延昆邵祥忠梅花李林许小伟
关键词:温针灸脑梗死继发癫痫生命质量脑电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