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喜民 作品数:6 被引量:36 H指数:4 供职机构: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电气工程 更多>>
基于排列熵算法的电力系统故障信号分析 被引量:6 2015年 电网故障的快速准确诊断对加快事故处理和系统恢复进程、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了目前应用于电力系统故障诊断的数据来源,提出采用广域量测的电气量信息进行电力系统的快速诊断方法。首先将广域量测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小波变换,通过相关系数法滤噪处理,以此来重构信号,采用排列熵算法对重构的信号进行排列熵分析。由于排列熵反映了一维时间序列的复杂度,对信号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以应用于电力系统故障信号分析方面。相比传统的小波分析方法,该方法不存在选取小波基问题,且算法简单,编程易实现,能够满足在线故障诊断条件。通过对IEEE10机39节点标准测试系统的故障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李从善 刘天琪 李兴源 曹喜民 刘利兵关键词:相关系数 故障诊断 电力系统 小波变换 风电机群引发的强迫功率振荡扰动源定位 被引量:4 2014年 针对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hase measurement unit,PMU)短期内不能完全替代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测量每一个节点的信息,快速找到强迫功率振荡扰动源仍有一定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定位扰动源的方法。在对振荡稳态时能量转换过程与风电机组引起强迫功率振荡的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在易发生扰动节点安装测量装置,利用TLS-ESPRIT方法对得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各个节点能量耗散情况从而实现扰动源的快速定位。并在接入风电的10机39节点系统和某省实际电网系统中进行了仿真计算。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曹喜民 刘天琪 李兴源关键词:风电 扰动源 能量转换 强迫功率振荡 风火电打捆输电系统风火电配置比例研究 被引量:10 2015年 针对风火打捆外送的风火电比例配置问题,以机组总运行成本最低和输电功率最大为目标建立电源出力配置模型.采用考虑系统约束条件的等微增率法进行求解,并在不同风火电配置比例、不同弃风率情况下对单位煤耗、系统输电通道利用率、单位发电成本和单位发电的氮氧化物排放量等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入讨论了氮氧化物排放价格对系统单位发电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氮氧化物排放价格达到一定值时,风电机组与火电机组可平等参与日前发电调度,实现系统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曹喜民 刘天琪 李兴源关键词:风电 火电 等微增率法 风火电配置比例对风火打捆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4年 从理论上分析了双馈风电机组和同步电机的暂态稳定性机理;基于同步电机和双馈风电机组动态数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了不同风火电配置比例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仿真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得出结论:在风火打捆外送系统中,双馈风电机组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取决于在发生故障时,双馈风电机组对同步电机电磁功率的作用;风火打捆外送时风火电配置比例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取决于系统发生故障时是否首摆失稳。 曹喜民 刘天琪 李兴源 王福军 李晓虎关键词:暂态稳定性 含风电系统旋转备用的多目标鱼群-蜂群优化方法 被引量:5 2014年 对大规模风电接入后,如何在现有电源结构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系统旋转备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以燃料费用和停电损失最小为目标建立了电源出力配置模型,在原有约束条件的基础上,添加了切负荷率和风电功率切除概率2个约束条件,采用多目标鱼群-蜂群算法确定各时段的最优旋转备用容量。对IEEE 39节点10机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和算法在保证系统可靠性前提下能够尽可能多地接纳风电。 曹喜民 刘天琪 赵达维 李兴源关键词:风电 旋转备用 风火打捆输电系统小扰动的稳定性 被引量:2 2016年 针对风火打捆输电系统小扰动稳定性问题,建立了包括双馈风电机组风力机模型、浆距角控制模型、变流器模型、控制系统模型和感应发电机模型的风火打捆输电系统小扰动模型.详细介绍了风火打捆外送系统小扰动稳定性分析方法;在构造的风火打捆外送仿真系统中对风火打捆输电系统与大电网的联络线紧密程度、风电负载率、风火电配置比例对系统小扰动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风电场与系统的联络越弱,系统小扰动稳定性越差,同时风电负载率和风火电配置比例也直接影响系统的小扰动稳定性. 曹喜民 刘天琪 李兴源 李从善关键词:风电 火电 小扰动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