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兰
- 作品数:8 被引量:40H指数: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兰克史学之东传及其中国回响被引量:9
- 2005年
- 以史学巨擘兰克为代表的兰克史学不仅惠泽西方史学,同时也深刻影响着20世纪的中国史学。本文阐释兰克史学的贡献、理清其东传的路径、揭示其在中国史学界的回响,以此展现这一重要史学流派对中国史学科学化的价值与意义。
- 易兰
- 关键词:兰克史学中国史学历史著作史学思想
- 古希腊人的自由观念被引量:7
- 2004年
- 古希腊人在对自由的不懈追求中 ,也使这种自由观念随着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呈现出曲折的变化 :从最初的不敢相信自身的力量 ,用幻想出来的神祗代替人实现意识上的自由 ,到强调社会生活当中的集体自由权利以及对这种自由身份的誓死捍卫 ,再到充分相信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依据自身认知对世界做出判定 ,最后由于对社会和自身力量失去信心而将世界内在化、完全退入到个人的内心世界当中。这一过程反映了古希腊人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问题上的态度变化 ,体现了古希腊人的心路历程 。
- 易兰
- 关键词:古希腊人
- 兰克史学研究
- 本文对这一重要史学的内在构成进行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文章主要阐释兰克史学体系中“如实直书”、“上帝之手”和政治性这三种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试图以此展现兰克史学的全貌,揭示兰克史学的实质,彰显兰克史学的成就与影响...
- 易兰
- 关键词:兰克兰克史学政治性中国史学
- 荀子的社会理想及其局限性被引量:5
- 2004年
- 荀子是战国末期一位集大成的思想家,意识到"圣王之道"空想,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明君之治"社会理想实现上。荀子社会理想的实现途径:君主以德服众;君子在朝美政,下位美俗;庶人安于本分。其局限性在于以道德信念替代政治举措。
- 易兰
- 关键词:荀子社会理想
- 论题:兰克史学和它的世界影响被引量:4
- 2005年
- 张广智周兵陆启宏陈茂华徐良易兰褚新国
- 关键词:兰克史学历史研究历史学家
- 论先秦时期儒、道社会理想异同被引量:1
- 2002年
-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针对现实社会分别提出了各自的社会理想 ,两者虽然存在某些区别 ,但也存在很多相同或相通之处 ,正是这些相同或相通之处促进了儒、道两家相互吸收、相互提高、共同发展。
- 易兰
- 关键词:儒家道家社会理想理想社会
- 历史叙述的客观与主观被引量:4
- 2005年
- 叙事史学因其“深化情节”的需要而以权威的语气确立了一种单方面的、临时性的立场。对客观的追求与自身难以根除的主观性之间的矛盾,依旧是叙事史学的困惑。修昔底德历史叙述中的权威语气带来的叙述者与叙述受众之间存在的不平衡性,其中存在的主观性及其对历史的虚构两个方面,是我们探讨历史叙述当中的客观与主观的典型个案。
- 易兰
- 关键词:修昔底德历史叙述伯罗奔尼撒战争
- 人的条件:劳动·制作·行动被引量:5
- 2004年
- 汉娜·阿伦特在《人的条件》一书当中,从人的"劳动"、"制作"、"行动"这三种行为来划分人的存在条件———"劳动"是人与动物生活方式所共有的部分,是人存在的必要条件;"制作"是人与动物区分开来的行为,是人存在的充分条件;"行动"体现了个人的独特性,是人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
- 易兰
- 关键词:汉娜·阿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