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文平 作品数:30 被引量:129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局科研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上海市闵行区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4 2010年 申惠国 李治俊 王君燕 施文平 刘丽军 崔劲松 沈婕 苏华林关键词: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分析 疫情趋势 常见传染病 丙类传染病 肠道病毒 上海市闵行区肠道传染病易发地综合管理效果评估 2012年 目的探索闵行区外来人口肠道传染病综合管理模式,并评估效果。方法将辖区内外来人口集聚地作为肠道传染病易发地,收集2007—2011年闵行区肠道传染病易发地管理资料和传染病疫情资料。结果 2007—2011年共计管理肠道传染病易发地811个,"城中村"和建筑工地类型占80.27%,管理外来人口覆盖率为83.35%;外来人口肠道传染病发病率2010年较2006年下降了76.04%;2007—2011年食品摊贩、食品店、厕所和垃圾容器规范率以及土井井水含氯率逐年提高;5年来总体环境卫生规范率为54.40%,土井井水含氯率为87.95%,食品卫生规范符合率为30.30%,6岁以下儿童按时接种率为95.59%;外来人口调查对象知道疫苗可以预防传染病的占89.14%,知道肠道传染病传播途径的占83.52%,传染病知晓率较高。结论闵行区肠道传染病易发地管理达到了减少发病危险因素和控制传染病的目的。应继续加强食品和环境卫生治理,并积极探索外来人口多种传染病管理模式。 施文平 申惠国 陈建平 赵黎芳 崔劲松 王君燕 李治俊 苏华林关键词:综合管理 上海市闵行区2006年急性病毒性肝炎监测分析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了解闵行区急性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年上海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疫情中,现居地为闵行区沪籍的319例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监测分析。结果2006年闵行区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为37.72/10万,比2005年下降了33.96%。病原学构成依次为乙型肝炎>未分型肝炎>戊型肝炎>甲型肝炎>丙型肝炎,其中乙型肝炎的构成较2005年有所升高(χ2=5.94,P=0.015),未分型肝炎构成有所降低(χ2=8.16,P=0.004)。乙型病毒性肝炎以男性青壮年工人为主。医院未分出型别、病例失访和病例留家是造成肝炎未分型比例较高的主要原因。结论闵行区急性病毒性肝炎疫情水平保持相对稳定。应重点加强对青壮年人群中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同时,应进一步加强肝炎临床诊断水平,提升临床病毒性肝炎分型诊断能力,减少未分型的比例。 申惠国 施文平 吴敏 谈逸云 赵黎芳 乐永长 丁锦春关键词:急性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 上海市闵行区急性传染病“零级预防”模式探索 被引量:2 2009年 流行病学专家曾光教授在“安徽科技论坛”发表演讲提出.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仅有“三级预防”是不够的.还应该建立“零级预防”的概念.把公共卫生的堤坝前移。他认为,公共卫生应该强调政府责任.而“零级预防”的责任主体就是各级政府,“零级预防”就是政府通过制定政策、采取措施.防止可能引发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因子出现。 谈逸云 倪政 申惠国 施文平 赵黎芳 崔劲松关键词:急性传染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双向转诊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我国于2006年初出台《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分工协作、双向转诊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本文就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综合性医院之间建立双向转诊的机制、体制进行归纳,以及对在完善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方法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探讨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为将来双向转诊政策的完善和实施提供参考。 俞李萍 张瑞凤 施文平 俞能年 房信刚 项希桥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 双向转诊 台州市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结果分析 2014年 随着预防接种工作的发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受到了公众与社会的广泛关注。AEFI是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1]。开展AEFI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AEFI,对于改善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评价疫苗的安全性以及增强公众对预防接种的信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连华 施文平 李敏 毛燕燕 陈怡平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预防接种工作 AEFI 组织器官 服务质量 2006-2010年闵行区疟疾疫情监测及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分析闵行区2006-2010年疟疾疫情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治疟疾和消除疟疾目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0年疟疾监测数据、疫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全国疟疾监测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间闵行区共发生疟疾115例,平均发病率为0.62/10万,未出现疫情暴发和危重、死亡病例。各年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分别为1.66/10万、1.92/10万、1.54/10万、0.75/10万和0.32/10万。输入性病例是本地病例的9.45倍(104/11),输入性病例以安徽籍病例为主,占81.73%(85/115);疟疾复发病例占15.65%(18/115);病原学分型以间日疟为主,占80.87%(93/115),4例恶性疟均由境外感染引起;年龄分布以20~45岁青壮年为主,占57.39%;职业分布以民工和学生为主,分别占40.00%和20.00%;全区以及全国疟疾监测点"三热"病人疟原虫血检阳性数和阳性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疟疾监测点媒介监测显示:传疟媒介按蚊仍然存在,但密度不高。结论闵行区疟疾疫情已控制在较低水平,且总体呈下降趋势,近2年下降尤为明显,为2015年达到消除疟疾的目标和计划奠定了基础。但本地感染病例和传疟按蚊仍然存在,因此疟疾防制不可放松,应重点加强外省尤其是安徽籍和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的防制。 施文平 刘丽军 席韵 申惠国 王婉洋 俞李萍关键词:疟疾 流行病学 单胎足月新生儿行为神经测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测定和评估足月新生儿行为神经能力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早期发现新生儿大脑发育异常和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测定(neonatalbehaviorneurologicalassessment,NBNA)量表对2010年12月至2013年5月在甘肃省民乐县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单胎足月新生)L3035例,在出生后3d进行行为神经能力测定和评估,分析新生儿行为神经测评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NBNA异常率(评分≤35分)足月单胎新生儿为19.67%,足月低出生体重儿为75.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低出生体重(OR:17.39,95%CI:10.36—29.20)和较大孕周(OR=1.12,95%CI:1.02~1.23)可增加NBNA异常风险,而母亲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使风险降低(OR=0.41,95%CI:0.21—0.81)。结论低出生体重是引起单胎足月新生儿NBNA异常的重要因素,而母亲文化程度高将减少NBNA异常率。 吴丽萍 王朝霞 施文平 张玉燕 李敏 周维谨关键词: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 低出生体重 影响因素 79家托幼机构消毒工作现状调查 被引量:3 2008年 范烨 田霞 刘丽军 吴敏 席韵 施文平 申惠国关键词:消毒工作 托幼机构 消毒效果 污染状况 上海市闵行区疟疾疫情特征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2 2011年 疟疾是一种传播快、易反复、危害大的传染病。据统计,2008—2009年闵行区疟疾发病数占全市同期疫情总数的37.08%,居上海市19个区县首位,是上海市疟疾防治的重点地区之一。闵行区地处上海城郊,随着全球经济和闵行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出国务工、旅游、从商人口回国以及外来务工人员进沪数量急剧增加,人员流动更加频繁。因此,闵行区都有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散发报告。 施文平 申惠国 王婉洋 赵登学 刘丽军 范烨 苏华林关键词:疟疾防治 疫情特征 输入性疟疾 发病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