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裕燕
- 作品数:18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咸阳市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抗高温隔离膜缓速酸液体系研制与性能评价被引量:1
- 2023年
- 为了解决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改造时存在的酸液黏度过高、泵注排量低等问题,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含氟单体(ZTA)为单体,采用自由基水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了隔离膜高温缓速剂;以AM、AMPS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耐酸降阻剂。隔离膜缓速剂和降阻剂的红外、热重和XRD衍射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符合分子结构设计,热分解温度分别为209.13和243.70℃。通过优化隔离膜缓速剂和耐酸降阻剂的加量和测试配伍性,形成了抗高温隔离膜缓速酸液体系,其黏度小于5 mPa·s;在140℃温度下,用20%盐酸配制隔离膜缓速酸液体系的酸岩反应速率为4.31μmol/(cm^(2)·s),比胶凝酸体系降低了34.8%,用15%盐酸配制隔离膜缓速酸液体系的降阻率为62.7%。研究结果表明,抗高温隔离膜缓速酸液体系的缓速和降阻性能良好,适用于塔河油田酸压酸化。
- 冯新根方俊伟方裕燕潘丽娟
- 关键词:缓速酸降阻剂
- 一种双季铵盐双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及其合成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季铵盐双磺酸盐两性表面活性剂,该表面活性剂为N,N’-乙撑双[乙基烷基对苯磺酸(钠)溴化铵],其合成方法如下:(1)将氢氧化钠溶于乙醇+水混合溶剂的溶液加入带着搅拌器和回流冷凝器的三颈烧瓶中,再加入对氨基...
- 胡星琪杨彦东李嘉方裕燕
- 文献传递
- HTM-12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面活性被引量:3
- 2010年
- 以无水对氨基苯磺酸、1,4-二溴丁烷合成了N,N’-(二对苯磺酸)丁二胺,再与溴代十二烷反应合成N,N’-(十二烷基二对苯磺酸钠)丁二胺(简称HTM-12),合成了带有两个疏水长链的双磺酸盐表面活性剂。该产物水溶液的cmc(7.0×10-4mol/L)是SDBS和DTAB的1/14和1/23,γcmc(26.8 N/m)分别比SDBS(39.0 mN/m)和DTAB(38.9 mN/m)低12.2 mN/m和12.1 mN/m。HTM-12和DTAB复配产生了明显的协同效应。在实验范围的任意配比条件下,HTM-12/DTAB体系的表面活性比SDBS/DTAB高得多。HTM-12∶DTAB=3∶7(摩尔比)时,复配体系的cmc为2.15×10-4mmol/L,γcmc=22.3 mN/m;与SDBS/DTAB的最优化配比(1∶1)相比较,cmc仅为后者的1/3.5,γcmc低10.8 mN/m。
- 胡星琪杨彦东李嘉方裕燕
- 关键词:磺酸盐复配性能
- 二氧化碳对塔河油田裂缝性储层酸岩反应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为提高塔河油田裂缝性油藏的酸压改造效果,研究了CO_2对裂缝性油藏酸岩反应影响的问题。利用自主研制的裂缝性储层酸岩反应仪,基于网状裂缝模型,对考虑CO_2影响的不同类型、不同黏度和不同浓度酸液的酸岩反应情况进行了试验评价。试验得出:随着回压增大,酸岩反应产生的CO_2转变为超临界态后大量溶于酸液中,酸液流动阻力大幅降低,酸蚀量增大;与胶凝酸及Ⅰ型地面交联酸相比,HCl质量分数为20%的Ⅱ型地面交联酸滤失量小、黏度高,受CO_2影响最大,酸岩反应最慢,有利于实现裂缝性储层深穿透酸压的目的。Ⅱ型地面交联酸在YJY井重复酸压中进行了现场试验,与该井应用胶凝酸的首次酸压效果相比,液体效率大幅提高,酸蚀缝缝长大幅增加,压裂后累计产油1.2×104 t,增油效果显著。研究表明,超临界CO_2有助于降低酸液流动阻力,提高酸液深穿透能力,提高塔河油田裂缝性储层酸压改造效果。
- 王洋袁清芸赵兵方裕燕秦飞
- 关键词:裂缝性储集层酸化压裂二氧化碳酸岩反应塔河油田
- 延迟交联冻胶酸酸压技术在塔河油田的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室内研究形成了一套延迟交联冻胶酸,该体系具有良好的耐温、耐剪切性能和滤失低、携砂性能好等特点。根据塔河油田外围区块储层特点,将延迟交联冻胶酸深穿透改造技术应用于塔河油田A井超深超高温储层,并获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证实了该工艺技术在塔河油田外围区块溶洞型或裂缝-孔洞型储层应用的可行性,对超深。
- 杨方政李春月侯帆方裕燕
- 关键词:塔河油田酸压技术深穿透
- 碳酸盐岩储层深度酸压用固体颗粒酸的研制被引量:13
- 2020年
- 在采用常规酸液对高温碳酸盐岩储层进行酸化改造时,存在酸岩反应速率快、有效作用距离短和难以实现深部酸化的难题,为此,以磺基酸为心材,以有机磺酸和乙基纤维素复合材料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工艺固化造粒,研制了一种新型固体颗粒酸。试验评价表明,该固体酸在80~90℃温度下可逐步释放出酸液,120℃下的完全释放时间为25 min,有效酸质量分数达10.3%以上,反应速率低,可由液体介质携带到裂缝深处。塔河油田THX井应用固体颗粒酸酸化后,日产油量大幅提高。研究表明,固体颗粒酸能有效沟通远端储层,为碳酸盐岩储层高效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 安娜罗攀登李永寿方裕燕焦克波
-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层深度酸压固体酸
- 可携砂交联酸体系的研制与导流能力表征
- 2014年
- 室内研究形成一套耐高温可携砂的交联酸酸液体系,该体系在120℃、170 s-1条件下剪切60 min后黏度仍保持在70.9 mPa·s,具有较好的耐温、抗剪切能力;与塔河油田现用的胶凝酸相比,该新型交联酸反应速度更慢,腐蚀速率更小,携砂性能更好,说明该交联酸更有利于降低酸液滤失量,增加酸蚀有效作用距离。通过室内实验评价了其酸蚀后和携砂酸蚀后的裂缝导流能力,并引入激光扫描成像技术对裂缝形态进行数字化表征。实验表明,在不同闭合压力下,交联酸体系携砂酸蚀后的导流能力保持率较单纯酸蚀提升20%左右,说明该交联酸可用于携砂压裂工艺。
- 杨方政张烨李春月伊向艺侯帆方裕燕
- 关键词:交联酸导流能力携砂
- 压裂用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 水力压裂作为一种油气层改造的重要方法,是油气增产、水井增注的有效措施。压裂液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施工作业的成败,常规水基聚合物压裂液由于破胶不彻底,液体返排率较低,其残渣会堵塞充填层的孔隙,降低裂缝的渗透率,使压裂效果降...
- 方裕燕
- 关键词:压裂液流变性粘弹性
- 文献传递
- 基于强双疏相互作用的自修复速溶抗盐酸液稠化剂
- 2025年
- 酸化酸压储层改造技术是增产上产的重要手段。传统干粉状酸液稠化剂在配制酸液时,溶解时间大于2h,无法现场连续混配,而溶解性较佳的乳液稠化剂,耐酸性、耐盐性及特殊环境下的耐剪切性均有待提升。文章使用APS/TEMPO复合催化剂,以丙烯酰胺(AM)、含氟类、磺酸盐类、氯化铵类单体为原料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得了基于强双疏相互作用剪切后可自修复的速溶抗盐酸液稠化剂PASD,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PASD的化学结构,并测试了其相对分子质量、稳定性、耐酸性、酸溶时间、耐温性、耐盐性、抗剪切性、双疏反转性和驱替性能。该稠化剂化学稳定性优异,无机盐离子浓度低于50 mg/L时,黏度可维持在24 mPa·s以上;可在20%盐酸中实现3 min内快速酸溶,增黏酸黏度可达38 mPa·s;当遭到强剪切破坏后,30 min内黏度自修复率达65%。PASD增黏酸破胶后还可对岩石表面进行强双疏性(超疏水、强疏油)润湿反转,降低毛细作用及驱替压力,更大程度沟通地层孔隙裂缝。该研究为实现酸液在线混配及稠化酸压裂驱替一体化提供了材料基础。
- 方裕燕史文静方俊伟潘丽娟焦克波李亮王彦玲梁诗南
- 关键词:速溶酸液稠化剂自修复反相乳液聚合
- 小分子聚胺粘土稳定剂EM的合成及评价被引量:4
- 2010年
- 以环氧氯丙烷和甲胺为原料合成了小分子聚胺粘土稳定剂EM,用离心法评价了EM的防膨性能。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6 h、反应温度为60℃、原料摩尔比为1.0∶1时,环氧氯丙烷转化率达到90%。当EM质量浓度为1.0%~2.0%时,防膨率达到72%~86%,能实现有效防膨;当EM质量浓度超过1.5%时,经清水浸渍24 h后,防膨率与原始防膨率相近,而无机盐粘土防膨剂的防膨率衰减到0,表明EM有优异的持久防膨性能;1.0%EM与0.5%NH4Cl复配,防膨率可达91%。
- 胡星琪李晓敏杨彦东方裕燕
- 关键词:离心法防膨性能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