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勤
- 作品数:20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类ABO血型基因型检测的研究
- 1999年
- ABO血型一直采用血清学方法鉴定ABO血型的基因产物,结果可靠、准确,但不能检测出基因型。本文通过ABO血型基因中几个不同位点的差异,设计出特异性引物,采用PCR-SSP技术特异性地扩增A、B和O基因,该方法简单、快速,可鉴定出6种ABO血型基因型AB、AA、AO、BB、BO、OO。本文利用该技术对240名献血者进行了ABO血型的基因型多态性分析,结果p基因频率0.2292,q基因频率0.2125,r基因频率0.5683。
- 刘忠方勤吕蓉魏家余苏宇清
- 关键词:PCR-SSP技术血清学方法P基因基因产物基因频率
- 安徽地区RhD(-)无关供血者的血型调查被引量:7
- 2006年
- 吕蓉刘忠方勤郭晓婕
- 关键词:RHD(-)供血者血清学
- 新生儿重症Rh不合溶血症中血浆置换及换血的应用(附2例报告)被引量:1
- 1997年
- 刘其胜季钢严成明方勤苏宇清刘忠
-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症血浆置换换血
- IgM抗-e导致配血不合1例被引量:3
- 1998年
- IgM抗-e导致配血不合1例230022合肥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吕蓉刘忠方勤刘秀茹1病例简介患者,女,30岁,农民,无输血史,P2G2,第2胎死产,原因不明。因产后出血于1995年4月要求输血,连续配血3份均出现主侧盐水法不合,于当月送本站检查。2血型...
- 吕蓉刘忠方勤刘秀茹
- 关键词:配血不合输血
- 谱细胞库的建立及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5
- 1996年
- 谱细胞库的建立及临床应用研究230022合肥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徐玉珊,刘忠,胡克泳,姜福明,方勤,苏宇清,吴君胜自1900年Landsteiner发现ABO血型以来,血液免疫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随着各种血型系统的不断发现,迄今为止,已发现有400余种...
- 徐玉珊刘忠胡克泳姜福明方勤苏宇清吴君胜
- 关键词:血液免疫学
- 脐血库的初步建立及临床研究
- 刘忠孙自敏杨宏友何立群李惠之吕蓉方勤郭晓婕赵刚刘会兰范文安魏家余周家勇丁利舒志全
- 该项目探讨了脐带血的采集、分离、浓缩、低温保存、融化和各种检测,阐述了该地区建立高质量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的方法。研究期间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关于血液检测标准进行检测,同时对无关供者进行HLA分型存档。对于每份脐血采用PC...
- 关键词:
- 关键词:脐血库
- 安徽地区RhD(-)无关供者的血型检测研究
- 目的研究安徽地区RhD(-)无关供者的血型检测.方法我们自2003年8月至2005年10月对安徽地区 78900名无关供血者进行了RhD(-)血清学检测,并对一些特殊样本进行了基因型检测。结果从本地区78900名无关供血...
- 吕蓉刘忠方勤郭晓婕
- 文献传递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化成骨细胞的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能力。方法人脐带经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消化后于DMEM/F12培养基中培养,通过传代作纯化和扩增;采用倒置显微镜及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细胞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表型及细胞周期;以含有成骨细胞诱导剂(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抗坏血酸)的DMEM/F12培养基对传至第3代的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并对诱导后细胞作成骨细胞检测。结果经酶消化后,细胞贴壁生长,主要呈"成纤维样",但体积较大、形状不规则、细胞质突起多,细胞核大而疏松,核仁明显;第1、3、5、7代细胞生长曲线基本相同;细胞表面表达CD105、CD90、CD44、CD29及CD13,不表达CD34、CD45、HLA-DR;培养至第4代的细胞约72.724%的细胞处G1期、S期的细胞仅占18.069%,第6代时G1期细胞约为83.875%、S期为9.606%左右;细胞经成骨细胞诱导分化后,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线粒体明显增多,出现较多的基质小泡、髓样体和空泡状结构,碱性磷酸酶染色显示呈强阳性,茜苏红染色和Von-Kossa染色显示细胞有钙盐沉积并形成钙结节。结论人脐带中分离及培养扩增细胞具有MSCs的基本特性,具有分化为成骨细胞的能力。
- 刘忠李素萍杨宏友王震吕蓉吴炳方勤李敏吴学忠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人脐带体外培养成骨细胞
- MN基因型定型在异基因脐血干细胞移植植活证据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探讨异基因脐血干细胞移植植活证据检测中简单易行的方法。方法取供者和受者移植前及移植后15、300d的标本,抽提DNA。根据已发表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两对引物,采用PCR-SSP方法检测MN血型基因型。结果供者为NN型,受者移植前为MM型,移植后15 d为MN型(嵌合型),移植后300 d为NN型(供者型)。NN基因在移植植活证据中作为供者的标记物在受者体内发现。结论采用MN血型基因型检测作为植活证据,可以对异基因脐血干细胞移植进行早期监控,且标本量小,较其他方法更加敏感。
- 刘忠兰炯采何立群张印则吕蓉方勤郭晓捷
- 关键词:基因型脐血干细胞移植异基因移植物存活
- 体外纯化培养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建立来源于外周血的树突状细胞(DCs)的纯化培养方法并观察DCs的形态及功能。方法以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正常人外周血中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后,用体外培养的手段,采用培养黏附法或经免疫磁珠筛选法,获得单核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细胞因子(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人白介素4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培养,培养12 d诱导出DCs;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培养的DC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s表面的细胞表型(CD80、CD83、CD86、CD1α、HLA-DR),MTT法检测DC对T细胞的刺激增殖效应。结果在体外诱导出外周血来源的成熟DCs,电镜和光镜分析表明具有DCs的典型形态,所培养的细胞表面高表达CD80、CD83、CD86、CD1α、HLA-DR,并具有刺激异基因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应用外周血来源的单个核细胞,采用培养黏附法或免疫磁珠分选法分选出的单核细胞,细胞因子培养12 d可得到成熟正常的DCs。
- 李素萍刘忠杨宏友吕蓉方勤李敏赵刚王震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