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凌翔
-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福州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院内获得性肺炎38例分析
- 2003年
- 目的 为了探讨老年院内获得性肺炎 (HAP)发病特点。以了解其病原学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方法 对我院近 3年来住院老年患者(年龄≥ 60岁 )发生院内获得性肺炎 38例进行分析。以痰培养及药敏试验 (纸片法 )来分析其病原学及耐药情况。 结果 痊愈或好转出院 2 6例(68 4% ) ,自动出院 4例 (1 0 6 % ) ,死亡 8例 (2 1 % )。 结论 治疗的关键在于着重原发病、并发症的治疗 ,同时加强营养、支持疗法 ,以及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 。
- 方凌翔包宇旺李珉
- 关键词:院内获得性肺炎老年人病原学药敏试验痰培养
- 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BiPAP治疗效果观察(附67例分析)
- 2010年
- 目的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BiPAP)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住院患者67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有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患者插管率、住院天数、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BiPAP通气治疗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安全、有效。
- 方凌翔包宇旺林辛锋
- 关键词:AECOPD呼吸衰竭双水平正压通气
- 危重支气管哮喘机械通气治疗策略探讨
- 为探讨危重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机械通气治疗适应证及方法。对我院2003年至2006年3月间住院的22例危重哮喘患者经内科综合治疗后病情仍继续恶化,采用机械通气配合镇静剂、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冲洗吸痰治疗后病情缓解,达到了...
- 包宇旺方凌翔林辛锋
- 文献传递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10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癌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COPD合并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复习患者的一般资料、肺功能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情况。结果有吸烟史86例,无吸烟史19例,COPD分级为Ⅰ级、Ⅱ级、Ⅲ级和IV级的患者分别为17例、65例、20例、3例。病理类型:鳞癌52例,腺癌35例,小细胞癌10例,其他病理类型癌8例。TNM分期:IA+IB期25例,ⅡA+ⅡB期26例,ⅢA+ⅢB期39例,Ⅳ期15例。从并发肺癌可疑临床症状或发现可疑X线表现至确诊时间:2个月内11例,2~6个月46例,7~12个月41例,≥1年7例。治疗方法:手术切除55例,放疗和/或全身化疗38例,中医治疗3例,仅对症、支持治疗6例,放弃治疗3例。结论 COPD合并肺癌患者的症状缺乏特异性,早期确诊率低。全面系统的检查对COPD合并肺癌的早期发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COPD合并肺癌的治疗目标是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林辛锋朱淑华方凌翔
- 关键词:肺肿瘤
- 孟鲁司特钠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气道阻力和血清VCAM-1、CXCL13的影响探讨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钠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气道阻力和血清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血清C-X-C趋化因子13(CXCL13)的影响。方法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治疗,研究组给予沙丁胺醇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气道阻力指标[呼吸道总阻抗(Z5)、总气道阻力(R5)、中心气道阻力(R20)、周边气道弹性阻力(X5)]、血清VCAM-1及CXCL13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Z5、R5、R20、X5均小于治疗前,且研究组Z5(0.28±0.11)kPa/(L·s)、R5(0.30±0.08)kPa/(L·s)、R20(0.32±0.06)kPa/(L·s)、X5(0.86±0.05)kPa/(L·s)均小于对照组的(0.32±0.04)、(0.36±0.07)、(0.41±0.07)、(0.98±0.20)kPa/(L·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CAM-1及CXCL13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血清VCAM-1(425.83±12.52)μg/L、CXCL13(46.83±17.56)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5.21±11.37)μg/L、(58.35±13.72)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与对照组的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较单用沙丁胺醇疗效更显著,降低气道阻力及血清VCAM-1、CXCL13水平的效果更明显。
- 胡颖史洪辉林辛锋方凌翔
- 关键词:沙丁胺醇孟鲁司特钠气道阻力
- 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临床应用的探讨(附60例分析)
- 2009年
- 包宇旺方凌翔林辛锋李立芊
- 关键词: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麻醉方法表面麻醉全身麻醉适应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