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卫锋
-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广州市天河区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在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16年
- 我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l)在胰腺癌患者外周血相对表达水平,分析SIRTl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53例经病理确诊为胰腺导管腺癌患者为实验组(男29例,女24例,中位年龄50岁),TNM分期为Ⅰ期10例、Ⅱ期11例、Ⅲ期17例及Ⅳ期15例。
- 王峰曾健滢刘桂凤李家亮文卫锋孔小锋陈继冰徐克成
- 关键词: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TNM分期
- 运动原则指导肿瘤患者康复的价值被引量:11
- 2014年
- 肿瘤防治和康复需要整合治疗,而运动是整合治疗的重要内容。当前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让肿瘤患者获益。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强调这一不容忽视的领域需要引起医师、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切实重视。
- 陈永李朝龙文卫锋徐炯源徐克成何丽华乐毅敏
- 关键词:肿瘤免疫功能
- 四维CT引导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上腹部顽固性癌痛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评价四维CT引导经皮穿刺行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腹腔恶性肿瘤伴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并侵犯、包裹腹腔神经丛的顽固性癌痛的止痛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48例晚期癌症患者,均有严重的上腹部束带样疼痛、经影像学证实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应用四维CT引导经皮穿刺对其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结果治疗后24 h,2周,1、2、3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100%、96%、94%、90%和83%,治愈率分别为67%、64%、58%、52%和50%。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恶性肿瘤伴有后腹膜淋巴结转移并侵犯、包裹腹腔神经丛的顽固性癌痛患者,采用四维CT引导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可取得较好的止痛治疗效果,穿刺过程中实时监控,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文卫锋王峰孔小锋陈广军牛立志徐克成方刚
- 关键词:螺旋计算机顽固性
- 健脾康复丸对大鼠大肠癌TERT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健脾康复丸对大鼠大肠癌TERT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1,2-二甲基肼腹腔注射法建立大鼠大肠癌模型,观察健脾康复丸对大鼠大肠癌TERTmRNA表达及对大鼠体重的影响。原位杂交法检测大肠组织TERTmRNA表达。结果:健脾康复丸高剂量组TERTmRNA阳性表达率为33.3%,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的75%(P<0.05)。实验结束时健脾康复丸高剂量组体重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和希罗达对照组(P<0.01),健脾康复丸低剂量组体重也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健脾康复丸能够抑制大鼠大肠癌TERTmRNA表达,并能防止大肠癌大鼠体重下降。
- 杨传标文卫锋孔小锋徐炯源穆峰徐克成
- 关键词:基因表达
- 冷冻加手术协同治疗一例原发性卵巢鳞癌二次手术后复发病例报告
- 2012年
- 报道1例原发性卵巢鳞癌二次姑息手术后乙状结肠及腹腔淋巴结多发转移,经氩氦刀冷冻消融加手术治疗,去除了转移病变,随访14月未见复发征象。并结合最近文献进行讨论分析。
- 孔小锋牛立志文卫锋徐克成
- 关键词:冷冻治疗个案报道
- 胃镜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支架植入术治疗重度狭窄食管癌36例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胃镜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食管支架植入术治疗重度狭窄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重度狭窄的食管癌患者在胃镜联合DSA下行食管支架植入术,观察支架植入情况,评价支架植入后患者的吞咽困难程度,随访观察食管癌患者的存活率。结果36例患者共植入支架36个。36例植入位置准确无误,成功率为100%。患者术后当天即可进流质饮食,吞咽困难分级0。I级。支架植入有效率为100%。术后患者出现胸骨后不适或疼痛30例(83%);胃食管反流8例(22%);消化道出血6例(17%);肺部感染2例(6%)。经24个月的随访,12例患者仍存活。结论胃镜联合DSA下食管支架植入术是治疗食管重度狭窄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可重复性强等特点。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为患者接受进一步的抗肿瘤治疗创造了条件。
- 文卫锋张建华孔小锋王峰何丽华
- 关键词:胃镜支架植入术重度狭窄食管癌
-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序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透视下胆总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梗阻性黄疸40例体会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序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透视下胆总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操作技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行PTCD术,术后引流7 d后,在DSA透视下,经PTCD引流管造影,再行胆道支架植入术。结果 PTCD穿刺成功率为100%,引流管留置7 d,术后每日胆汁引流量在150~800 ml,术后1周胆红素平均下降75.4μmol/L。其中有36例患者胆红素下降至50μmol/L以下,有32例患者自觉症状有缓解。在DSA透视下,胆总管支架植入术成功率高达10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PTCD序贯DSA下胆总管支架植入术是一种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具有安全、有效、简便、可重复性等优点,减少了盲目穿刺和出血的风险。
- 文卫锋张利孔小锋王峰何丽华
- 关键词:引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