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芳芳 作品数:27 被引量:92 H指数:6 供职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美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合作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小儿手足口病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我院小儿手足口病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的临床特点、治疗及疾病预后情况。方法对收治的11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且本组病例均进行血常规、COXA16-DNA及EV71-DNA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血小板抗体PAIgG检测、骨髓涂片等检查,均常规进行抗病毒治疗及改善毛细血管脆性等治疗,并给予人丙种球蛋白2g/kg冲击治疗,对8例血小板〈30×10^9/L的患儿给予短程泼尼松12服。结果本组病例均在发病第1天至第5天出现皮肤瘀点瘀斑,未检测出EV71,有3例检测出COXA16,有2例检测出PAIgG增高,3例CD4,CD8比例倒置,外周血象示血小板减少(14~37×10^9/L),骨髓涂片均示巨核细胞增多、颗粒巨为主、部分有成熟障碍。经治疗,所有患儿血小板均在3~5天恢复正常。结论手足12病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早期予以抗病毒治疗,并联合使用人血丙种球蛋白及短疗程糖皮质激素,血小板能够很快上升,并且顶后良好。 成芳芳 田健美 孔小行 周玉林关键词:手足口病 COXA16 新生儿B族溶血链球菌败血症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败血症早发型和晚发型的临床特征。方法将2013年1月—2017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26例GBS败血症患儿,分为早发型(生后≤7d发生)16例和晚发型(生后>7d发生)10例,对两组患儿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发型败血症组胎龄、出生体重低于晚发型,发热及化脓性脑膜炎比例低于晚发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6例患儿血培养药敏均对青霉素和万古霉素敏感。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治愈24例,未愈及好转各1例均为晚发型。结论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起病急,临床症状典型,预后相对较好;晚发型GBS败血症起病较隐匿,且多合并化脓性脑膜炎,易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 展世宏 缪珀 孙斌 成芳芳关键词:无乳链球菌 败血症 脑膜炎 新生儿 苏州地区2011-2019年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病原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病原构成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9年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培养结果,总结不同年龄段患儿的病原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结果:535例患儿中,162例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30.3%;菌种主要为肺炎链球菌42株(25.9%)、无乳链球菌39株(24.1%)、大肠埃希菌36株(22.2%)等。>1~3岁组阳性率为53.6%,均高于其他各年龄组(P均<0.05)。革兰阴性杆菌组的患儿年龄与革兰阳性球菌组、革兰阳性杆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越小越容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新生儿组以无乳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29 d~1岁组病原种类较多,多见肺炎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而>1岁患儿以肺炎链球菌为主。脑脊液培养前使用过抗菌药物的患儿细菌检出阳性率低于未使用过抗菌药物的患儿(P<0.05)。药敏试验显示,肺炎链球菌及无乳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率达100%;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为85.7%;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分别为66.7%、53.8%、38.7%,对碳青霉烯类(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厄他培南)、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达100%。结论:肺炎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苏州地区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原菌,不同年龄组患儿检出的细菌构成不同,临床应根据脑脊液培养、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吴佳慧 田健美 孔小行 成芳芳关键词:细菌性脑膜炎 病原菌 耐药性 儿童 基于检测阴性设计2011—2021年儿童流感疫苗保护效果评价 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评价2011—2021年6~59月龄儿童流感疫苗接种对实验室确诊流感的保护效果,为流感疫苗接种建议和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基于2011年10月—2021年5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开展的流感前瞻性监测,采用检测阴性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流感阳性病例和阴性对照按年龄和就诊或住院日期进行1:2匹配,使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疫苗接种的调整OR值(a OR),并估计流感疫苗效果。结果共监测到符合纳入标准的流感样病例(ILI)5554例,严重呼吸道感染(SARI)病例7737例,在73.3%(9747/13291)查询到疫苗接种记录的研究对象中,当前流感季疫苗接种率为1.79%(174/9747)。流感疫苗总体保护效果为36.8%(95%CI=-4.7%~61.9%),对ILI和SARI的保护效果分别为26.7%(95%CI=-34.8%~60.2%)和53.1%(95%CI=-17.0%~81.2%);对6~35月龄和36~59月龄儿童的保护效果分别为28.9%(95%CI=-31.2%~61.5%)和51.2%(95%CI=-21.3%~80.4%);对6~35月龄儿童,部分接种和完全接种的保护效果分别为21.6%(95%CI=-65.1%~62.7%)和40.6%(95%CI=-66.0%~78.8%)。结论流感疫苗总体保护效果为36.8%,对SARI的保护效果优于对ILI的保护效果,对36~59月龄儿童的保护效果优于对6~35月龄儿童的保护效果;对6~35月龄儿童,完全接种的保护效果优于部分接种。 伊丽萍 张婉青 陈立凌 成芳芳 张优仪 栾琳 夏瑜 陈庆会 郑本锋 田健美 张涛 张钧 赵根明关键词:儿童 流感 苏州地区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1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苏州地区肠道病毒71型(EV71)手足口病患儿重症病例和普通病例的差别,为早期识别重症病例、提高诊疗水平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1月-2017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性疾病科146例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146例患儿分为普通手足口病组(75例)和重症手足口病组(71例,其中普通重症62例,危重症9例),分析重症患儿临床症状、主要血液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脑脊液检查指标的变化。结果:手足口病发病患儿以男童为主,男女比例2:1;普通组患儿表现为发热和皮疹,重症组患儿临床表现均有发热,惊跳47例,肢体抖动39例,呕吐37例,神经系统体征中颈抵抗28例、巴氏征8例、布氏征6例、克氏征4例、肢体瘫痪3例,未发现有抽搐患儿;146例患儿血肌钙蛋白水平和肾功能均正常,肝功能中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异常仅有1例,重症手足口病组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补体C3、补体C4、外周血IgA和IgM、自然杀伤细胞(CD3^-CD16^+CD56^+)水平均高于普通手足口病组,重症手足口病组前血蛋白、血糖、CD3^+、CD3^+CD4^+均低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普通重症组患儿脑脊液总蛋白、脑脊液IgG低于危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苏州地区EV71感染感染多以男童为主,较少发生心肌损害、肝肾功能异常,重症病例多有惊跳、肢体抖动、呕吐等临床表现。要重视免疫指标、脑脊液总蛋白和IgG变化的重症患儿,及早识别危重症,提高诊疗水平。 陈庆会 田健美 孔小行 成芳芳 曹梦露 林强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 手足口病 免疫 苏州地区2011-2017年5岁以下儿童流感相关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临床症状和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江苏省苏州地区<5岁儿童流感相关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的影响因素,为完善儿童流感防控策略提供证据支持。方法基于2011年4月至2017年3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持续开展的前瞻性流感监测的相关数据,χ^(2)检验比较流感相关流感样疾病(ILI)和流感相关SARI之间的临床特征,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流感相关SARI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流感相关ILI 786例,流感相关SARI 413例。咳嗽、流涕、气促、哮喘/喘息等临床症状在流感相关SARI中出现的比例显著高于流感相关ILI(P<0.01)。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月龄(OR=3.6)、6~23月龄(aOR=2.5)、3个月内呼吸道感染史(aOR=4.5)、慢性肺部疾病史(OR=3.4)、发热热峰39.0~39.9℃(aOR=2.4)、≥40℃(aOR=6.0)、甲型(H1N1)(aOR=2.3)和甲型(H3N2)(aOR=1.9)流感病毒感染是流感相关SARI的影响因素。结论年龄<2岁、有慢性肺部疾病史、有3个月内呼吸系统感染史以及发热热峰≥39.0℃的儿童应尽早就医,或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以减少流感相关严重结局的发生。 张婉青 陈立凌 成芳芳 代子瑞 冯爽 张钧 田健美 张涛 赵根明关键词:儿童 流感 住院 影响因素 2008-2010年苏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分析2008-2010年苏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整理2008-2010年苏州市各医疗机构报告的手足口病疫报卡信息及RT-PCR实验室检测结果,描述手足口病的发病特征、地区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结果:手足口病报告发病32 390例,年发病率89.97/10万,重症380例(1.17%),死亡6例(0.02%)。3年重症病例发生率呈增加趋势(χ2=373.8,P<0.001)。全市12个市、区均有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报告,市、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4,P<0.001)。4-9月为重症发病高峰。3岁以下重症病例占83.68%,男女性别比为1.90∶1,散居儿童及外来人口发病率高。重症病例病原学以EV71为主。结论:苏州市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及重症者比例逐年上升,重症病例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季节和地区差异,对重点地区3岁以下手足口病患者应提高警惕,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加强监测工作。 田健美 陈立凌 孔小行 周玉林 成芳芳关键词:手足口病 重症 流行病学 儿童危重症手足口病诊治分析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危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临床表现、高危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59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危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年龄多在3岁以下;病原以EV71为主;最常出现的神经系统表现有精神差、呕吐、惊跳、肢体震颤,其他严重表现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末梢循环不良、呼吸增快及节律异常,外周血WBC增高,血糖明显升高。其中,EV71感染在3岁以内发病率更高,但其感染患儿的性别、发病季节和非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另外,EV71感染虽危重症发病率高,但其危重症临床表现与其他危重症患儿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除常规治疗外,49例患儿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1例死亡,4例自动出院放弃治疗,余均好转出院。随访1年,未发现肢体瘫痪、继发性癫痫及明显的智力落后。结论及早识别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高危因素、及早进行干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改善患儿预后的关键。 成芳芳 严文华 田健美关键词:手足口病 机械通气 高血糖 儿童危重症手足口病59例诊治体会 成芳芳 严文华 田健美 孔小行 周玉林儿童EB病毒感染并发急性胰腺炎1例报道并文献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为提高对儿童EB病毒(EBV)感染并发急性胰腺炎(AP)的认识,对我院收治的1例EBV感染并发A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显示:患儿,男,1岁5个月,确诊EBV感染合并AP予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AP是EBV感染的少见并发症,总体预后良好,若无明显腹部症状,无需过度治疗。此外,对于怀疑急性胰腺炎的不典型患者也需警惕是否EB病毒感染可能。 马玉兰 成芳芳 孔小行 姜艳群 卞元兮 李嫣关键词:儿童 EB病毒 急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