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巧岚

作品数:41 被引量:163H指数:6
供职机构: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盐城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盐城市医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儿童
  • 11篇小儿
  • 7篇疗效
  • 6篇病毒感染
  • 5篇早产
  • 5篇早产儿
  • 5篇综合征
  • 5篇EB病毒
  • 5篇产儿
  • 4篇早产儿视网膜
  • 4篇早产儿视网膜...
  • 4篇早产儿视网膜...
  • 4篇支气管
  • 4篇视网膜
  • 4篇视网膜病
  • 4篇视网膜病变
  • 4篇气管
  • 4篇网膜
  • 4篇细胞
  • 4篇呼吸道感染

机构

  • 29篇盐城市第三人...
  • 15篇东南大学
  • 5篇苏州大学
  • 1篇建湖县第三人...

作者

  • 40篇徐巧岚
  • 12篇周陈荣
  • 11篇杨代秀
  • 8篇周力
  • 8篇叶巍岭
  • 6篇胡雨生
  • 5篇徐敏
  • 4篇尹同进
  • 3篇严国明
  • 3篇周兢
  • 3篇季伟
  • 3篇戴荣林
  • 3篇刘立铭
  • 3篇周力
  • 2篇雍其军
  • 2篇刘成霏
  • 2篇李咏梅
  • 2篇汤继宏
  • 2篇祁薇
  • 1篇孙明忠

传媒

  • 5篇中国优生与遗...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交通医学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安徽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现代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长治医学院学...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9
  • 4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0
  • 2篇1999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盐城市2009/2010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总结盐城地区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MP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对474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对不同年度、季节、年龄及性别MP肺炎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并对采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测MP-IgM阳性1833例,阳性率38.62%。支原体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具有季节性差异,秋冬感染率最高;支原体感染具有年龄差异,6个月以下儿童感染率最低,4~6岁年龄组儿童感染率最高,7岁以后感染率呈下降趋势;男女患儿之间感染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在城镇儿童中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农村,并且2009年的总体感染率明显高于2010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种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中以大叶性肺炎MP的阳性感染率最高。结论 MP感染是小儿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之一,其感染率有增高趋势,盐城地区2009年可能有较明显的流行发生,临床需加强对MP感染的防治,尤其是幼儿园等集体机构。
胡雨生季伟徐巧岚叶巍岭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情况筛查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丁杏海杨代秀徐巧岚严国明
关键词:婴儿早产视网膜疾病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氨溴索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滴1次/d,联合盐酸氨溴索15mg,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加用病毒唑静滴1次/d,联合盐酸氨溴索15mg,静脉滴注,2次/d。疗程7d。结果:治疗组患儿咳嗽、喘憋、紫绀改善及肺部啰音吸收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满意。
周陈荣徐巧岚
关键词: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小儿肾病综合征缓解前后血小板聚集率的改变
1999年
为探讨肾病综合征患儿缓解前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作者采用血小板聚集仪检测了肾病综合征患儿缓解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并以正常儿童作对照.结果显示肾病患儿血小板聚集率肾病期为(72.58±8.54)%,缓解期为(64.67±9.81)%,两者之间差异显著.t=9.26,P<0.001,肾病组中肾病期及缓解期血小板聚集率均高于正常儿童的血小板聚集率(54.95±9.70)%,肾病期与正常儿童比较t=5.20,P<0.001,缓解期与正常儿童比较t=2.73,P<0.05.结论:肾病患儿肾病期与缓解期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
徐巧岚王秋军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血小板聚集率儿童
小儿EB病毒感染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小儿EB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误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EB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EB病毒VCAIg M抗体诊断EB病毒感染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EB病毒感染多表现为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亦可出现皮疹、眼睑水肿、咳嗽、黄疸、乏力、面色苍白、腹痛、抽搐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白细胞增高,单核细胞增高,部分患儿异型淋巴细胞增高,早期EB病毒VCA-Ig M抗体阳性。本组误诊17例,误诊原因主要为早期症状隐匿,体征少,以其他系统感染为主要表现。结论小儿EB病毒感染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并且容易累及全身多个脏器,容易误诊,EB病毒VCA-Ig M抗体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避免误诊。
周陈荣周力周力穆青徐巧岚
关键词:小儿EB病毒误诊
喜炎平联合核黄素磷酸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在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同时加用核黄素磷酸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住院及门诊13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6例、对照组64例,治疗组将喜炎平5~10mg/(kg ? d)予以适量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同时联合使用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加入适量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 ,对照组将喜炎平5~10mg/(kg ? d)予以适量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 ,其他治疗两组相同,疗程5d ,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退热、咽峡疱疹吸收消失平均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喜炎平、核黄素磷酸钠联合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缩短病程,疗效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周力徐巧岚周陈荣
关键词:喜炎平核黄素磷酸钠疱疹性咽峡炎
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对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医院NICU完成整个诊疗随访过程的早产儿308例行眼底检查,对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对308例早产儿行单因素分析得出,出生体质量、胎龄、蓝光照射时间、黄疸程度、吸氧时间、低碳酸血症、低氧血症、颅内出血与ROP发病呈明显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胎龄、酸中毒、低碳酸血症及感染是影响ROP发生的显著因素,治疗过程规范用氧后,ROP仅发生在1、2期病变。结论预防早产、防治早产儿各种并发症发生、规范用氧是预防ROP的关键。
徐巧岚金立秀戴荣林杨代秀严国明
小儿肺炎痰培养与药敏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的痰培养致病菌特点与药敏试验结果。方法 496例肺炎患儿在入院后即进行痰培养及分离,并对分离结果行常规药敏测试和统计分析。结果 496例痰标本检出致病菌328株,总阳性率为66.1%,其中革兰阴性细菌232株,革兰阳性细菌72株,真菌24株。主要致病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大部分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对亚胺培南普遍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对万古霉素普遍敏感。结论革兰阴性细菌已成为小儿肺炎的主要病原菌,耐药性较严重,不同细菌对常用的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及时掌握小儿肺炎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的动态,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徐荣妹徐巧岚金浩
关键词:小儿肺炎痰培养病原菌药敏试验
高频超声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6例临床疑为CHPS患儿进行超声检查,应用高频探头测量幽门管长度(PL)、直径(PD)、幽门肌层厚度(MT)、管腔内径(PR),观察胃腔扩张程度,对各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56例病例中,32例超声诊断CHPS均经手术证实,诊断符合率100%。CHPS患儿PL为(2.01±0.44)cm[(1.6~2.4)cm],PD为(1.45±0.25)cm[(1.2~1.7)cm],MT为(0.49±0.09)cm[(0.4~0.6)cm],PR为(0.26±0.09)cm[(0.18~0.34)cm],其中幽门肌层厚度≥0.4 cm是最简单、最直观地反映"幽门肥厚"程度指标,可作为确诊CHPS的主要依据。结论:高频超声可准确诊断CHPS,而且安全、简便,可作为CHPS的首选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周兢李咏梅徐巧岚祁薇刘成霏
关键词:高频超声超声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婴儿
EB病毒感染患儿的免疫功能变化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感染患儿1~2年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6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52例EBV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临床类型分为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组66例(IM组)、慢性活动性EBV感染组51例(CAEBV组)和EBV相关淋巴组织细胞增生性噬血综合征组35例(EBV-HLH组)。另选取5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观察各组患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变化情况。结果各组间Ig 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BVHLH组相对于其他组Ig G水平明显下降(P<0.05);CAEBV组相对于其他组Ig M水平明显升高(P<0.05),EBV-HLH组Ig M水平明显降低(P<0.05)。IM组CD3^+水平最高,CAEBV组其次,EBV-HLH组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患儿CD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IM组CD8^+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三组患儿CD1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AEBV组患儿CD4^+/CD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患儿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EBV感染所致不同临床类型患儿发病情况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免疫功能检测对EBV感染患儿病情的诊断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徐巧岚周陈茉周力徐敏
关键词:EB病毒免疫功能幼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