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启春
- 作品数:20 被引量:159H指数:7
-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物理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北太平洋热通量场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被引量:7
- 1994年
- 利用COADS资料,首先计算了1949-1979年逐月北太平洋洋面的潜热通量与感热通量之和,并进行EOF分解,然后分析它们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北太平洋,李平均热通量值的季节变化具有两种型式,而且主要决定于风速值的季节变化,尤以东亚季风的效应为最明显。2.暖池区全年平均的多年月平均热通量及其标准差都居北太平洋诸洋流区之首。3.北太平洋异常热通量场具有最重要的两种类型。1月异常热通量主要类型的年际振荡由同期阿留申低压南北向摆动所引起,其他各季主要类型的年际变化具有明显跃变。
- 许乃猷徐启春王志联
- 关键词:北太平洋热通量大气环流
- 105°E越赤道气流与亚洲夏季风的相互关系被引量:15
- 1990年
- 本文分析了北半球夏季105°E低空越赤道气流的若干气候特征及其与850 hPa风场、亚洲夏季风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05°E越赤道气流具有显著的准二年和准双周周期,但30~60天周期并不明显。在105°E越赤道气流加强的同期和其后1候时,东亚热带夏季风发展,而印度热带夏季风和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减弱或中断。当这支气流加强之后2候时,西北太平洋副热带反气旋及其西侧(东海附近)的副热带夏季风趋于加强。
- 毛天松徐启春许乃猷
- 关键词:赤道气流夏季风
- 黄淮海流域盛夏月降水异常的时空变化
- 1998年
- 利用1951~1995年7~8月黄淮海流域43个站的月降水量及500hPa高度资料,采用功率谱以及主相关型与EOF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黄淮海历年7~8月降水异常的时空变化及其环流特征。主要结果为:黄淮海历年7~8月降水异常的多雨带分布存在着偏南型与偏北型,但7月两类雨型的多雨中心位置与8月不同。这两类多雨型与同期东亚500hPa高度距平中心分布存在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历年7月两类多雨型的交替变化,存在着2.6a和18a左右周期,而8月则存在着6~9a的周期。其7月的跃变发生在1980年附近,8月则发生在1965年附近。黄河下游80年代盛夏的少雨干旱与其跃变有密切联系。
- 盖世民徐启春许乃猷
- 关键词:流域降水异常夏季
- 夏季影响105°E越赤道气流变化的环流系统被引量:19
- 2000年
- 105°E越赤道气流的发展变化与南北半球的大气环流系统发展变化有关,但这些环流系统并非同时起同样重要的作用。作者利用候平均OutgoingLongwaveRadiation(简称OLR)资料与850hPa风场资料(1979~1986年)对热带东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与(夏季)越赤道气流有关的环流系统做相关分析和越赤道气流偏强类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夏季海洋大陆赤道缓冲区的对流上升运动(90°E~120°E,5°N~5°S)、澳州大陆冷性高压(10°S~30°S,120°E~155°E)的发展,都影响2~3候以后105°E夏季越赤道气流;澳洲大陆北部的冷性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端位置西伸或东缩造成的东中国海季风区上升运动的变化,又是南北半球环流同时影响CEF变化的具体表现。南半球澳洲冷性高压北部(10°S~25°S,120°E~170°E)的辐散下沉气流对CEF加强起决定作用。
- 王韶霞刘秦玉徐启春
- 关键词:海洋气象越赤道气流环流系统夏季
- 海气耦合模式中挟卷参数化的比较
- 1993年
- 利用美国国家气象中心的综合性大气-海洋资料序列(COADs),采用三种海气耦合模式对海洋挟卷速度的表达方法,计算了实测资料影响下模式挟卷速度的分布特征。利用求得的挟卷速度和由资料序列求得的热量通量分布,采用Niiler—Kraus一维混合层SST预报模式,估计了各种模式扶卷作用对SST的影响。通过比较各个模式的计算结果,提出: 1.挟卷作用是影响SST变化分布的一个重要因子。挟卷速度的分市取决于所采用参数化形式中主要影响因素的分布情况。不考虑平流作用时,模式SST的分布也取决于挟卷参数化形式中主要影响因素的分布。2.由海气耦合不稳定模态的分析得出三个模式对不稳定海气耦合波影响的特征。
- 孙即霖徐启春苗其来侯建伟
- 关键词:海气耦合模式海表面温度
- 黑潮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风影响过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1987年
- 本文在大量统计事实基础上,对黑潮影响长江中下游夏季风的过程进行了分析。着重对其中三个问题作了较详细的讨论。1.黑潮流轴中段春季海温与6月长江中下游夏季风的内在联系过程;2.与其相联的环流特点;3.海气相互作用的过程特点。得到了一些很有实际意义的结果与一个可能的天气物理过程。
- 许乃猷毛天松徐启春
- 关键词:黑潮长江中下游夏季风季风环流
- 北太平洋风应力场变异规律及其与黑潮大弯曲和El—Nino的联系被引量:4
- 1993年
- 利用COADS资料,计算北太平洋(包括赤道海区)1949—1979年海表面风应力,对其距平场进行矢量场的EOF分解,得到几个主要的距平风应力模态(EOF1—3)。分析了各自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发现,风应力距平场的EOF1和EOF2模态分别对黑潮大弯曲和E1—Nino事件有重要影响,并讨论了其影响过程,为黑潮大弯曲预报的可能性提供了依据。
- 徐启春王志联刘秦玉
- 关键词:北太平洋黑潮厄尔尼诺应力场
- 一种台风浪的数值预报方法被引量:22
- 1996年
- 本文介绍由台风实时预报气压场资料、海上风的数值模式和台风浪数值模式三者构成的一种台风浪数值预报方法。在西北太平洋-中国近海20m以上深水区采用1°×1°网格“新型混合型海浪数值模式”[1,2],而在南海和东海近海台风浪多发区内(含浅水区),分成若干小区块,采用(1/4)°×(1/4)°细网格,分别嵌套浅水WAM模式[3].小区域的边界条件由大区域得到的计算结果提供。该方法经过1990、1991、1992年的试报[4]、改进和完善后,于1993年6月开始进入国家海洋预报台的海浪预报业务。已对22个台风过程的台风浪进行模式跟踪预报,即准业务化预报。该方法运行稳定、预报结果也令人满意。1994年7月10日该方法的数值预报产品已在中央电视台午间新闻播出。
- 杨春成戴明瑞高志华程展许富祥刘煜李凤金李洁苏东甫张大错徐启春
- 关键词:台风风浪海浪
- 埃尔尼诺与反埃尔尼诺期间亚洲夏季风环流系统的特征差异
- 1991年
- 本文对最近三次埃尔尼诺及三次反埃尔尼诺年7月份850hPa风的资料分别进行了合成分析。结果发现,在这两类不同的海洋事件中,亚洲夏季风主要环流系统(低空越赤道气流、盛行风、西太平洋副高及澳大利亚高压等)均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其中北半球环流系统特征与以前的研究结果一致,但澳大利亚高压则不然。
- 毛天松徐启春许乃(酉犬)
- 关键词:夏季风环流
- 北太平洋SST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黑潮大弯曲和El—Nino的关系被引量:6
- 1993年
- 用EOF分析方法对北太平洋及赤道太平洋地区1949~1979年31年海表面温度距平场进行分解,得到几个主要距平海温模态(EOF1~3),分析了EOF1~3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到海温距平场的EOF1和EOF2~3模态分别对E1—Nino事件和黑潮大弯曲有很显著的相关性,指出SST第三模态场对黑潮大弯曲的影响具有很好的持续性,持续时间为1~2年。最后讨论了相互的影响过程,为黑潮大弯曲和E1—Nino事件的预报的可能性提供了依据。
- 王志联徐启春刘秦玉
- 关键词:SST黑潮厄尔尼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