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峰
- 作品数:16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甲壳质酶蛋白-40、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及ASPECTS预测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患者预后的价值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甲壳质酶蛋白-40(chitinase protein-40,YKL-40)、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e proteolytic enzyme-1,Caspase-1)水平及ASPECTS对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3年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接受介入取栓治疗的180例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介入取栓3个月后的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41例)与存活组(139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介入取栓前YKL-40、Caspase-1水平。采用Cox回归分析探讨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预后的影响因素。利用ROC曲线分析探讨YKL-40、Caspase-1水平及ASPECTS预测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预后的效能。结果死亡组患者年龄及梗死灶面积大于存活组,ASPECTS低于存活组(均P<0.001)。死亡组患者的血清YKL-40水平([141.37±12.40)μg/L vs.(115.05±11.40)μg/L]、Caspase-1水平([13.05±1.15)ng/L v s.(8.61±0.64)n g/L]均高于存活组(均P<0.001)。C 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梗死灶面积大(HR 1.011,95%CI 1.001~1.022)、YKL-40水平高(HR 1.033,95%CI 1.001~1.066)、Caspase-1水平高(HR 1.576,95%CI 1.264~1.966)均是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ASPECTS高(HR 0.887,95%CI 0.794~0.991)是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后死亡的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YKL-40、Caspase-1水平及ASPECTS联合预测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后死亡的效能(AUC 0.940,95%CI 0.890~0.990)优于上述3项指标单独预测[AUC分别为0.869(95%CI 0.806~0.933)、0.897(95%CI 0.828~0.966)、0.724(95%CI 0.642~0.806)]。结论YKL-40、Caspase-1水平及ASPECTS均与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 王冀伟李辉刘建峰徐丽峰毕红玲谢雄伟田洋洋
-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死
- 支架辅助下弹簧圈栓塞治疗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 李辉徐丽峰刘林林侯凯吴国彪
- 颅内宽颈动脉瘤(wide-necked aneurysms)通常指的是动脉瘤瘤颈≥4mm或瘤体∶瘤颈≤3∶1的颅内囊性动脉瘤(wide-necked saccular intracranial aneurysm)。由于瘤...
- 关键词:
- 关键词:宽颈动脉瘤
- 神经介入联合显微神经外科治疗颈动脉动脉瘤伴大量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 张品元王树军侯凯井山泉宋剑徐丽峰
- 颅内动脉瘤是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破裂动脉瘤最主要的表现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率为6-10/10万人,其中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经临床评估属于Ⅳ-Ⅴ级的一组aSAH人群,特点是病死率和致残率高,临床处置非常困难的一个...
- 关键词:
- 关键词:显微神经外科颅内动脉瘤
- 球囊辅助瘤颈成型血管内治疗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 2011年
- 目的探讨球囊辅助技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治疗的应用体会。方法采用球囊辅助技术对57例患者57个颅内宽颈动脉瘤进行栓塞治疗,观察其安全性、有效性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49例达到完全致密填塞;8例因瘤颈非常宽大而使瘤颈部未能致密填塞;7例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4例出现术后一过性肢体运动障碍;无死亡病例。术后36例患者进行3个月至4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9个月。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复查,8例动脉瘤瘤颈复发,载瘤动脉通畅。结论球囊辅助技术是处理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 张品元王清江李桂文王树军侯凯井山泉宋健徐丽峰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手术后并发症
- 应用Onyx-18行血管内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应用Onyx-18血管内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5年来应用Onyx-18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患者16例,就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治疗策略及结果进行临床研究。结果Spetzler分级:Ⅱ级3例,Ⅲ级4例,Ⅳ级7例,Ⅴ级2例。16例患者中共进行20次栓塞,完全栓塞5例(31.2%),90%栓塞5例(31.2%)差6例。7例患者出现术后头痛,给予甘露醇脱水后症状缓解;3例出现一过性肢体偏瘫、麻木,给予相应处理后其中3例完全恢复;2例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2例发生微导管拔管失败,滞留体内,术后其中1例患者出现残留右上肢轻瘫。所有患者随访6~36个月,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未发现畸形血管团再通现象。13例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5;1例GOS=4;2例GOS=3。结论Onyx-18行血管内栓塞脑动静脉畸形安全可行,在临床上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脑血管畸形治愈率,可以有效将大的血管畸形减容,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熟练掌握栓塞操作技巧及预防措施,可以使脑动静脉畸形获得更高的治愈率。
- 张品元侯凯徐丽峰井山泉宋剑
- 关键词:颅内动静脉畸形诊断显像
- 机械取栓治疗因心脏黏液瘤致儿童急性缺血性卒中一例
- 2021年
- 儿童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低,年发病率约为1/10万,其发病原因多样,目前尚无规范的治疗方法。本文报道1例急诊采用机械取栓术治疗的因心脏黏液瘤引发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儿。术后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9分,术后第3天为0分;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因术前未行静脉溶栓治疗,术后第5天即行心房黏液瘤切除术。术后3个月随访,患儿恢复良好。
- 田洋洋王冀伟李辉刘建峰徐丽峰刘伟谢雄伟毕红玲李聪慧
- 关键词:心脏黏液瘤机械取栓心房黏液瘤
- 一种用于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部位的按压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部位的按压装置,包括:壳体,按压装置,调节器;所述壳体中间设置按压装置;所述壳体内部设置调节器;所述调节器包括调节环,弹簧,调节座,调节杆;所述调节环对称设置在壳体内部并与壳体滑动连...
- 刘林林杨晨于杰徐丽峰轩帆褚叶红刘丽静
- 血管内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治疗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Hunt-Hess分级Ⅳ~Ⅴ级)采用超早期血管内联合显微外科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住院病例中符合研究标准的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3例,行超早期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病变部位后根据结果选择合适方法对动脉瘤行血管内治疗、显微外科处置。术后6个月以G lasgow(GOS)评分分级及影像学检查为指标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6个月后GOS评分显示:死亡1例(7.7%);植物状态1例(7.7%);严重残疾4例(30.8%);中度残疾4例(30.8%);恢复良好3例(23.1%)。结论通过血管内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治疗,可以显著降低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死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张品元侯凯徐丽峰王树军井山泉宋剑
-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显微外科
- Ⅳ~Ⅴ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超早期综合治疗(附13例报告)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总结Ⅳ~Ⅴ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经验。方法对13例Ⅳ~Ⅴ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超早期血管内栓塞、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术后6个月行G lasgow(GOS)评分判定疗效。结果死亡1例,植物状态1例,严重残疾4例,中度残疾4例,恢复良好3例。结论血管内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治疗可以显著降低Ⅳ~Ⅴ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死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张品元侯凯王树军徐丽峰井山泉宋剑
- 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内治疗手术治疗
- mGS评分联合血清FGFR-1、PTX3对脑室出血患者脑室外引流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脑室改良的Graeb评分(mGS评分)联合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正五聚蛋白3(PTX3)对脑室出血(IVH)患者脑室外引流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行脑室外引流治疗的109例IVH患者,出院后3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患者预后,根据GOS评分将IVH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51例)和预后良好组(58例)。术前评估mGS评分,并检测血清FGFR-1、PTX3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IVH患者脑室外引流术后预后不良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GS评分联合血清FGFR-1、PTX3预测IVH患者脑室外引流术后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术前mGS评分、血清PTX3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FGFR-1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并发脑疝、高mGS评分、高PTX3是IVH患者脑室外引流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高FGFR-1是保护因素(P<0.05)。联合mGS评分和血清FGFR-1、PTX3预测IVH患者脑室外引流术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94,高于以上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IVH脑室外引流术后预后不良患者mGS评分和血清PTX3水平增高,血清FGFR-1水平降低,联合mGS评分、血清FGFR-1和PTX3对IVH患者脑室外引流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
- 徐丽峰梁莉萍刘林林李辉李聪慧井山泉
- 关键词:脑室出血脑室外引流FGFR-1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