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翼
- 作品数:36 被引量:122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防基础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沿靶表面发射的高能超热电子被引量:2
- 2006年
- 在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研究中,文章作者从实验上首次观测到沿靶面方向发射的高能超热电子束.该电子束只有在等离子体电子密度标长较短的条件下才会出现.数值模拟表明,靶表面电磁场的约束作用是产生这束电子的主要原因.这一结果有助于加深对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快点火实验中的锥靶物理过程的理解,并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李玉同远晓辉徐妙华郑志远盛政明陈民马燕云梁文锡于全芝张翼刘峰王兆华魏志义赵卫张杰
- 关键词: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超热电子
-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9
- 2008年
- 概括了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技术的潜在应用前景;介绍了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的基本机理,列举了流动控制技术的优势;从实验研究、数值模拟研究、机理研究3个方面阐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明了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分析了中国开展此项研究的科研基础。
- 李钢聂超群朱俊强李汉明张翼
- 关键词:等离子体介质阻挡放电
- 20μm单微液滴的产生和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利用阴影成像法对毛细管喷嘴生成单微液滴的特性进行了观测,研究了单微液滴生成的具体过程,以及气体背压,调制频率和调制电压对单微液滴产生的影响,优化了生成大小和空间分布均匀单微液滴的条件.结果表明:调制频率在0.8—1.8MHz之内,调制电压10V,背推压3.5MPa是获得20μm单微液滴的最佳条件.
- 李汉明刘峰李英骏张翼张喆Jens BernhardtPerez Renaud程涛李玉同张杰
- 关键词:雷诺数
- 两个冲击波相互碰撞的演化过程被引量:4
- 2007年
- 利用阴影成像诊断技术,对激光约束烧蚀所产生的两个冲击波相互碰撞的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冲击波相互碰撞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演化过程发现,当冲击波相互碰撞的时候,两个冲击波本身并不发生相互作用,而是冲击波与烧蚀等离子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
- 张翼郑志远李玉同刘峰李汉明鲁欣张杰
- 关键词:激光烧蚀
- 近相对论强度激光与薄膜靶相互作用中靶厚度对超热电子发射方向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研究了近相对论强度的激光脉冲与薄膜靶相互作用中,靶厚度对超热电子发射方向的影响.实验发现,随着靶厚度的增加,靶后超热电子的发射方向向靶的法线方向移动,同时电子束的发散角变大.结果分析表明,靶背面电荷分离场强度的变化是影响电子发射方向的主要原因.
- 郑志远李玉同远晓辉徐妙华梁文锡于全芝张翼王兆华魏志义张杰
- 关键词:飞秒激光脉冲超热电子
- 激光等离子体推进技术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0
- 2007年
-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激光等离子体推进技术越来越来呈现出其独特的优势,现在已成为当前科学研究和推进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对激光等离子体推进技术的应用以及目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 郑志远张翼吴秀文鲁欣李玉同张杰
- 关键词:激光推进激光等离子体靶材料微推进
- 超热电子角分布和能谱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对超短超强脉冲激光与固体薄膜靶相互作用产生的超热电子的空间分布和能谱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热电子的角分布和能谱均表现出各向异性.分析认为这主要与超热电子产生的机制有关.能谱的各向异性解释了目前各研究小组在相同的激光功率密度下,得到的超热电子温度却有很大差别的现象.
- 郑志远李玉同远晓辉徐妙华梁文锡于全芝张翼王兆华魏志义张杰
- 关键词:飞秒激光等离子体能谱角分布各向异性
-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圆柱绕流尾迹区流场影响实验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利用二维粒子图像测速系统研究了低速风洞实验中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圆柱绕流尾迹区流场的影响。对圆柱尾迹区时均流场和瞬时流场的分析表明,在圆柱表面布置的两对等离子体激励器可在圆柱尾迹区形成射流,进而改变尾迹区的速度分布和涡量分布。
- 李钢李轶明聂超群李汉明张翼徐月亭朱俊强
- 关键词:圆柱绕流等离子体介质阻挡放电
-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近壁区流场的控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09年
-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仪对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在静止流场中诱导出的速度场、等离子体激励对平板附面层的改变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激励作用主要集中在近壁面附近;激励电压与诱导速度近似为线性关系,激励频率对诱导速度的影响不大.将等离子体流动控制原理初步归纳为撞击效应和热效应,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热效应对等离子体激励诱导速度场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无来流的情况下等离子体热效应对流场的影响比较明显,使局部水平方向速度大小提高近30%.简要介绍了提高等离子体激励强度的方法.
- 李钢李轶明徐燕骥张翼李汉明聂超群朱俊强
-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边界层
-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热效应对流场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在速度场和温度场测量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热效应对速度场的影响。分别利用二维粒子图像测速仪和红外热像仪得到了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在静止空气中产生的速度场和温度场。通过实验中获得的速度场来验证数值模型的可靠性,而温度场则作为求解能量方程的边界条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无来流的情况下等离子体热效应对流场的影响比较明显,使局部水平方向速度大小提高近30%,但有来流时,由于对流换热使高温区减小,热效应对流场的影响减弱。
- 李钢聂超群朱俊强李轶明张翼徐月亭
- 关键词:热效应等离子体介质阻挡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