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全

作品数:9 被引量:282H指数:9
供职机构: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石化海相前瞻性项目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国家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海相油气勘探开发前瞻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5篇古地理
  • 4篇岩相
  • 4篇岩相古地理
  • 2篇岩相古地理演...
  • 2篇页岩
  • 2篇早志留世
  • 2篇晚奥陶世
  • 2篇下志留统
  • 2篇龙马溪组
  • 2篇古地理演化
  • 2篇奥陶世
  • 2篇储层
  • 1篇地区志留系
  • 1篇新元古代
  • 1篇扬子北缘
  • 1篇页岩气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含量
  • 1篇有机质
  • 1篇元古代

机构

  • 9篇成都地质矿产...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9篇张海全
  • 7篇许效松
  • 6篇门玉澎
  • 6篇刘伟
  • 5篇余谦
  • 4篇闫剑飞
  • 1篇杨平
  • 1篇李玉喜
  • 1篇周恳恳
  • 1篇石国山
  • 1篇牟传龙
  • 1篇谭钦银
  • 1篇王国司
  • 1篇吴剑
  • 1篇阎剑飞
  • 1篇门玉鹏
  • 1篇周棣康

传媒

  • 2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中上扬子晚奥陶世赫南特期岩相古地理被引量:29
2012年
晚奥陶世赫南特期发生了全球性的气候变冷事件。中上扬子地区典型沉积为观音桥组,富产全球广泛分布的赫南特动物群,对应冰盖扩张引起的全球海平面下降阶段。根据岩性、沉积构造、生物组合及其保存状态,赫南特阶划分出潮坪相及浅海陆棚相。潮坪相主要沉积观音桥组炭泥质灰岩、钙质泥岩,底栖生物繁盛。浅海陆棚相主要沉积五峰组上部Normalograptus extraordinarius带黑色富硅质页岩、含放射虫硅质岩,并缺失观音桥组。研究表明,赫南特期延续了凯迪期晚期半局限海沉积格局。区域上,上扬子北部-中扬子大部地区、上扬子西部洪雅-康定等地继承了凯迪期晚期基座的浅海陆棚环境,仅有黄陵背斜-神农架、重庆城口、鄂东南宋溪等地随着海平面下降沉积了观音桥组壳相灰岩。川中古隆起-黔中古隆起-康滇古陆间的潮坪沉积区,观音桥组内碎屑浅滩沉积主要分布于黔中古隆起北侧边缘,而局部相对低洼的地带则缺失了观音桥组。赫南特末期海平面下降至最低位,推测湖北五峰、汉南古陆边缘、黄陵背斜-神农架、赣西北修水地区存在小范围的暴露区或剥蚀区。
刘伟许效松余谦闫剑飞门玉澎张海全
关键词:古地理晚奥陶世
黔中-黔东南地区下志留统沉积相被引量:19
2009年
下志留统由下向上分为龙马溪阶、大中坝阶和紫阳阶。黔北地区3个阶有连续的沉积物,而黔中—黔东南地区缺失早志留世龙马溪期和大中坝期早期的沉积。海平面的下降导致黔中隆起上的中下奥陶统成为暴露喀斯特地貌。以余庆—黄平地区为界分成了南、北2个区。南区只有紫阳阶的翁项组(或高寨田组)由南向北超覆在中下奥陶统岩溶暴露面上,在凯里至都匀一带为海湾—澙湖相的钙质砂泥岩沉积,向西至贵阳一带为开阔性的滨浅海沉积。早志留世的海侵改造了下伏岩溶喀斯特和古风化壳,沉积了波浪改造型的砾屑灰岩和海侵充填型的含灰岩砾块碎屑岩,两者均非"底砾岩"。
许效松刘伟周棣康王国司张海全石国山
关键词:黔中下志留统海侵沉积相
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古生代沉积演化与储层分布特征被引量:55
2011年
上扬子北缘地层沉积演化既受北部南秦岭构造、西部龙门山构造、同时也受北部汉南古陆的长期继承性隆起影响。震旦纪-早古生代,其北部为秦岭洋、西部为巴颜喀拉洋,沉积充填演化序列有别于扬子地台东南边缘。在铁船山组-西乡组火山-沉积岩系和南华系冰碛岩之上,主要经历了震旦纪初始碳酸盐台地、早中寒武世陆棚、晚末寒武世-早奥陶世碳酸盐台地及克拉通边缘隆升、中晚奥陶世台地淹没、晚奥陶-早志留世滞留陆棚沉积等阶段。沉积演化过程中,上扬子北缘地区形成了多套区域性烃源岩,也形成了多套有利的储层,主要包括灯影组藻礁-白云岩储层、仙女洞组鲕粒灰岩储层、沧浪铺组砂体储层、石龙洞组白云岩储层。储层分布广泛,尽管总体以低孔低渗为主,但部分地区白云岩、灰岩储层溶蚀作用发育,储集性较好,灯影组与石龙洞组是主要的储层与潜在勘探目的层,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潜力。
余谦牟传龙张海全谭钦银许效松闫剑飞
关键词: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古生代储层分布
中上扬子地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岩相古地理演化与黑色页岩的关系被引量:44
2013年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时的中上扬子地区,是一个周边被前陆隆起围限的浅海陆棚,沉积环境受武陵-雪峰及黔中前陆隆起带的控制。前隆间的隆后盆地为滞留、还原环境的海域,为黑色页岩沉积提供了空间。上奥陶统凯迪阶五峰组黑色页岩厚度薄而稳定,含笔石生物层和丰富的放射虫,沉积环境为浅海深水盆地;下志留统鲁丹阶龙马溪组下部的黑色页岩为五峰组的继承性沉积,其上部及埃隆阶的龙马溪组为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由潮下带潮汐沙坝-潮坪环境黑色含粉砂质页岩、灰色粉砂岩薄互层所构成。沉积序列的变化和时空演化受边缘古隆起的制约。晚奥陶世前陆隆起范围小(平缓),至早志留世鲁丹期,前陆隆起不断扩大并导致盆内构造分隔,发育了大致与前隆平行的坳陷,造成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厚度变化大;至埃隆期晚期,海平面相对下降,水体变浅。除个别地区外,中上扬子地区基本结束了黑色页岩沉积。
张海全许效松刘伟门玉澎
关键词:岩相古地理黑色页岩
古陆、古隆与古地理被引量:21
2010年
地质历史中有两种性质不同的陆源区:一是格林威尔期或更早期的构造事件,导致陆块拼合、固结、基底克拉通化,在边缘形成古老剥蚀区,称之为古陆;二是震旦纪至显生宙期间,由于洋陆转换、盆山转换构造事件,原沉积盆地反转成隆起,形成新的物源区,称之为隆起,可分为克拉通边缘隆起和克拉通内隆起。克拉通内隆起具穿时性,制约下伏盆地沉积物进积和上覆晚古生代海侵上超边界。穿时的界面在三维空间上即是沉积和层控矿床的储集空间,也是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克拉通边缘隆起则具有构造障壁的作用。
许效松门玉澎张海全
关键词:古陆古地理
扬子板块西北缘晚奥陶-早志留世岩相古地理演化与烃源岩的关系被引量:22
2010年
扬子地区晚奥陶-早志留世的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下段黑色炭质页岩是两套优质烃源岩,研究其沉积背景及其控制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油气勘探意义。通过研究扬子板块西北缘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分析可知,晚奥陶世五峰组时期开始,扬子地区结束了碳酸盐沉积,进入黑色页岩沉积阶段。扬子西北缘五峰组-龙马溪组主体为局限的浅水陆棚沉积环境,但五峰组沉积于淹没台地阶段,龙马溪组沉积于陆棚继承阶段,其岩相的空间展布主要受川中隆起、汉南古陆及其他小的隆起带和水下隆的控制。这些发育在不同沉积背景下的烃源岩其有机质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可见岩相古地理对烃源岩的发育和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张海全许效松余谦阎剑飞周恳恳门玉澎
关键词:岩相古地理烃源岩
中上扬子区下志留统页岩气勘探潜力被引量:24
2011年
中上扬子区志留系龙马溪组是在局限的浅海环境下发育的一套优质烃源岩,尤以川南、川北及渝东南—黔北几个沉积中心黑色页岩最为发育,厚度大、有机质含量高。川南及川北地区干酪根类型以Ⅰ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为高成熟中晚期,以生成裂解气-湿气为主;渝东南—黔北地区干酪根类型以Ⅱ1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为过成熟,以生成干气为主。通过分析这几个地区该套地层的有机地球化学参数及钻遇该层位井的录井资料,借鉴北美地区页岩气勘探实践,认为中上扬子区志留系龙马溪组具有形成页岩气气藏的有利条件。建深2井在龙马溪组见到了气测异常及多个异常压力带,这些都显示了中上扬子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巨大的勘探潜力。
张海全余谦李玉喜闫剑飞刘伟门玉鹏杨平
关键词:龙马溪组页岩气岩相古地理有机碳含量
对新元古代湘桂海盆及邻区构造属性的探讨被引量:53
2012年
新元古代的湘桂海盆夹持在中上扬子陆块的东南缘与华夏地块群之间,是古华南洋与下扬子陆块俯冲碰撞后在西南方向的残留海。东段古华南洋俯冲的地质记录发生在860~1034Ma间,为绍兴-江山-萍乡碰撞带,形成江南岛弧造山带;西段古华南洋与上扬子陆块俯冲的构造地质记录,推测在湖南的新化-城步至广西的三江一带,时间为850~820Ma,形成雪峰-四堡岛弧造山带,但无陆陆碰撞的记录。东、西两段构造活动有近1亿年至数十百万年的时间差,为湘桂海盆在停止扩张的洋底上提供了发育的空间,并转为弧前-深海盆地。由萍乡向南西方向至湖南茶陵-郴州为一结合带,西侧的沉积物属扬子沉积构造域和湘桂海盆,沉积了细屑浊积岩和硅泥质岩;东侧为华夏沉积构造域,包括赣、闽和粤北,充填了与热活动有关细碧岩、含铁石英岩和火山碎屑沉积岩;郴州至贺县间,有一东-西向的古南岭裂陷海与之相连,是分隔云开地块、粤东南地块与罗霄-武夷地块的深海槽。在早古生代构造旋回中,湘桂海盆、古南岭海槽以及华夏沉积构造域,分别转为不同构造走向的湘桂加里东褶皱带和华南加里东造山带。
许效松刘伟门玉澎张海全
上扬子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富有机质泥岩储层特征被引量:41
2012年
岩石矿物组成及脆性矿物含量对富有机质泥岩人工造缝能力影响明显,在页岩气储层描述及评价中显得尤为重要。以野外工作为基础,针对上扬子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下部富有机质泥岩开展X-衍射分析及显微观察。研究表明,该套富有机质泥岩储层脆性矿物平均含量约50%~70%,具有较好的破裂潜力。旺苍双汇、雷波银厂村、习水吼滩等剖面揭示,碎屑矿物主要为石英及少量长石,岩屑极少,矿物棱角分明,星点状分布,无明显定向性;自生脆性矿物主要为方解石、白云石,自形-半自形晶,局部相对富集组成宏观可见的细微条纹,黄铁矿含量低但岩石中普遍含有;生物矿物为微量硅质放射虫,有溶蚀现象。区域上,脆性矿物分为石英+长石组合、石英+长石+方解石+白云石组合。沉积中心——四川泸州-宜宾、重庆武隆-石柱地区,以及黔中-雪峰隆起北侧边缘沉积相带,方解石、白云石含量较高。汉南古陆、川中隆起与黔中-雪峰隆起向沉积区供给碎屑沉积物能力不同,造成陆地边缘沉积区矿物组成的差异。可见,寻找富脆性矿物分布区的关键应从重建古地理格局开始,尤其是进行沉积微相分析。
刘伟余谦闫剑飞门玉澎张海全吴剑
关键词:龙马溪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