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浩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清
  • 2篇性细胞
  • 2篇窒息
  • 2篇黏附分子
  • 2篇细胞
  • 2篇细胞间
  • 2篇细胞间黏附分...
  • 2篇可溶性
  • 2篇可溶性细胞
  • 2篇可溶性细胞间...
  • 2篇儿童
  • 2篇分子
  • 1篇低钾
  • 1篇低钾血症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窒息
  • 1篇血清SICA...
  • 1篇血清可溶性
  • 1篇血清可溶性细...
  • 1篇血清可溶性细...

机构

  • 4篇兰州医学院第...

作者

  • 4篇王爱华
  • 4篇张浩
  • 4篇朱保权
  • 3篇张庆立

传媒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兰州医学院学...
  • 1篇小儿急救医学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Fas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观察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 1)和可溶性Fas(sFas)水平变化 ,探讨其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检测 5 4例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清sICAM 1和sFas水平 ,其中重度窒息 34例 ,轻度窒息 2 0例 ,并与 16例正常新生儿对照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窒息新生儿血清sICAM 1和sFas增高 ,3组新生儿血清sICAM 1和sFas均数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 9.6 5 ,31.10 ,P均 <0 .0 5 )。重度窒息新生儿的sICAM 1和sFas较轻度窒息和对照组均明显增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 .0 5 )。结论 新生儿窒息患儿sICAM 1和sFas水平增高 ,提示ICAM 1和Fas可能通过缺氧缺血后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参与新生儿窒息的病理过程 ,血清sICAM
王爱华张庆立张浩朱保权
关键词:窒息细胞间黏附分子-1FAS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合并低钾血症17例临床分析
2003年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ARF)部分患儿可在少尿期出现低钾血症(K+<3.5mmol/L),并出现低血钾性心电图改变及 其它低血钾症状,提示ARF少尿期可根据血钾浓度及临床适时补钾。
朱保权王爱华张庆立张浩
关键词:急性肾功能衰竭低钾血症儿童
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儿童过敏性紫癜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molecule-1,sICAM-1)的含量变化,探讨其在儿童过敏性紫癜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观察组6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不同时期血清sICAM-1含量,其中合并紫癜性肾炎41例,未合并紫癜性肾炎22例,分别与健康儿童对照组24例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早期血清sICAM-1含量均较对照组升高,恢复期下降(t=4.335,5.448,P均<0.01);未合并紫癜性肾炎患儿早期和恢复期血清sICAM-1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紫癜性肾炎患儿早期血清sICAM-1含量较未合并紫癜性肾炎患儿和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1),恢复期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AM-1可能通过血管内皮炎症性变化机制参与过敏性紫癜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清sICAM-1含量变化与损害程度有关,急性期血清sICAM-1含量增高可作为儿童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早期指标。
王爱华朱保权张浩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儿童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窒息新生儿血清sICAM-1和sFas水平变化及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朱保权王爱华张庆立张浩
关键词:血清SICAM-1SFAS新生儿窒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