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晶

作品数:48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政治法律
  • 5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3篇犯罪
  • 6篇刑法
  • 4篇刑事
  • 4篇教育
  • 4篇法律
  • 4篇犯罪预防
  • 3篇秩序
  • 3篇治安
  • 3篇社会
  • 3篇司法
  • 3篇文化
  • 2篇刑法修正
  • 2篇亚文化
  • 2篇肇事
  • 2篇审判
  • 2篇网络
  • 2篇未成年
  • 2篇文化冲突
  • 2篇量刑
  • 2篇媒体评价

机构

  • 48篇安徽大学
  • 2篇安徽警官职业...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作者

  • 48篇张晶
  • 7篇刘焱
  • 2篇解立
  • 2篇韩伟
  • 1篇宣玉
  • 1篇张娜
  • 1篇仝其宪
  • 1篇强昌文
  • 1篇付蕾
  • 1篇邱剑锋
  • 1篇韩建成
  • 1篇张子今
  • 1篇赵静
  • 1篇李媛媛
  • 1篇顾强
  • 1篇林萌
  • 1篇郑伟
  • 1篇侯丽丽
  • 1篇唐越
  • 1篇王健

传媒

  • 7篇安徽大学学报...
  • 5篇安徽警官职业...
  • 4篇武汉公安干部...
  • 3篇青少年犯罪问...
  • 3篇长春理工大学...
  • 2篇安徽广播电视...
  • 1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电子学报
  • 1篇法学
  • 1篇法学家
  • 1篇青少年犯罪研...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商丘职业技术...
  • 1篇上海政法学院...
  • 1篇现代商业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动漫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其对策探析被引量:3
2012年
动漫文化中的动漫亚文化,用暴力、色情、恐怖灵异、犯罪等情节潜移默化地渗透到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中,削弱青少年与主流文化体系之间的联系,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青少年犯罪行为和其他社会越轨行为的发生。防治因动漫亚文化引发的青少年犯罪必须综合运用各种社会治理手段,同时还要加快本土动漫产业的发展速度,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集中优势力量制作更多品质精良、内容积极健康的动漫作品,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张晶解立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论犯罪欲抑制及其心理预防被引量:5
2006年
在犯罪的原因系统中,犯罪人的主观因素是犯罪个体原因之一,而犯罪欲则是一切故意犯罪产生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的前提。抑制犯罪欲是犯罪心理预防的根本,要抑制犯罪欲,必须通过教育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从根本上提高人们控制、纠正自身犯罪欲望的意识和能力。对于无法有效控制自身犯罪欲望的人,应加强条件预防,从外因上预防犯罪。针对已经违法犯罪的特殊群体,加强有效的特殊预防,减少其对社会反复进行危害的可能性。在大力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的今天,不仅要在理论上探讨罪因,更为紧迫和重要的是把犯罪学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尽快运用于实践中,采取各种直接或间接的预防措施,以减少犯罪的发生。
张晶刘焱
关键词:犯罪犯罪心理
从边缘参与到中心参与:基于“角色建构”的教育实习元认知策略
2019年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从学生角色向教师角色转变的过渡,是实现在实践共同体中从"边缘参与"到"中心参与"的开始。实习生应自觉以"教师角色建构"为基本导向,对自己的教育实习进行"元认知"。师范实习生作为"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者",其实践学习是一个形成认知和稳定行为的能动性的学习过程,学习本质上是文化的内化,有一个"去中心"的过程,其目标就是形成默会知识。教师角色建构依赖于实习生在教学情境中主动习得实践经验,因此实习生有必要形成对自我实践性知识形成过程的"元认知"。为此师范实习生应具备一定的元认知能力,并能够主动进行元认知计划、监控、评价和调节,如澄清实习目标,使目标现实而具体并呈现出梯度性;运用文化内化策略、人际策略等实施实习行为监控;提高实习行为的理性感知力,并有效评价自我效能感等。
葛燕男张晶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育实习元认知策略
论加重型抢劫罪的犯罪未遂形态
2014年
对加重型抢劫罪是否存在未遂形态的问题,刑法理论界争议很大。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抢劫罪规定的八种处罚情节中除"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这一结果加重情节之外,其余七种处罚情节同样存在既遂和未遂问题。然而对于七种情节加重犯的既未遂标准,司法解释并没有明确规定,同时,认为"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不存在既未遂问题是基于司法解释中对于抢劫罪基本犯既未遂标准的判定,是否合理有待商榷。认为抢劫罪结果加重犯同样存在犯罪既未遂问题,抢劫罪情节加重犯的既未遂问题只存在于基本犯未遂这一种情形。
王健张晶
关键词:抢劫罪结果加重犯情节加重犯未遂
明星犯罪的社会评价和法律对策——基于河北、山东、安徽三个省会城市的实证调查
2016年
基于对河北石家庄、山东济南和安徽合肥等三个省会城市的实地调研,考察明星犯罪的社会评价及其成因,提出要对明星犯罪建立特殊的刑法处遇、强化行政法律责任以及法律之外的"软约束"等法律对策。
张晶林萌唐越储丽丽
关键词:明星犯罪法律对策
文化冲突中的青少年亚文化群特征和成因探析被引量:6
2006年
青少年从越轨行为的产生到步入违法犯罪的深渊,其中的过程既包括个人生理与心理的转变,也包括其所接触的周围社会环境的变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量的案发事实表明,身处亚文化群中的青少年是非常危险的,而当前我国的青少年亚文化群又确实开始显现泛滥之势,这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如何认识与控制青少年亚文化群,如何从源头上减少青少年越轨行为,进而大幅度降低犯罪率,是青少年犯罪研究的重要课题。
张晶刘焱
关键词:文化亚文化青少年犯罪
建立多元化的法益保护机制探究
2015年
犯罪的本质是侵害法益,刑法的目的是保护法益。保护法益的思想贯穿刑事立法及刑事司法的全过程,在犯罪进程中不仅要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而且对犯罪人也要坚持在刑法基本原则的框架内依法进行处罚,防止对犯罪人适用不当的刑罚,从而达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结合的法治目标。犯罪行为发生前主要通过一般预防来保护法益,犯罪行为发生中主要通过及时制止犯罪行为来保护法益,犯罪行为发生后主要通过对犯罪人及时进行处罚来弥补法益的侵害。
郑伟张晶
关键词:法益法益保护
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案件探讨被引量:6
2004年
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对交通肇事罪的定罪量刑进行了情节上的细化 ,尤其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的量刑进行明确规定 ,但是 ,刑法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对于如何理解“交通肇事后逃逸”和“因逃逸致人死亡”仍然存在很多分歧。本文从界定“交通肇事后逃逸”和“因逃逸致人死亡”行为出发 ,通过对“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与“不作为犯罪”进行比较、分析 ,提出对“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行为定罪量刑的处理意见。
张晶赵静
关键词:交通肇事逃逸因逃逸致人死亡不作为
对犯罪现象的理性认识被引量:1
2006年
在传统的观念上,人们把犯罪视为恶的现象,具有公然的反社会性。时至今日,当我们不懈地致力于同犯罪作斗争的时候,我们发现,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犯罪是不可消灭的,它是一种必然的正常社会现象,同时又具有有限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应当理性地认识犯罪,在一定程度上容忍犯罪的存在,从而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刑事政策。
张晶仝其宪
危害行为理论及其体系地位的反思与重构被引量:1
2015年
危害行为理论是我国刑法学理论的根基,在我国刑法学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危害行为在刑法理论中的体系地位不当,导致了犯罪构成理论的混乱和司法实践的困惑,与我国刑法理论的发展完善、刑事法治的实现尚有抵牾之处。鉴此,从危害行为理论的反思、危害行为体系性地位的辩驳以及司法实践的困惑等方面对我国的危害行为理论进行系统批判,同时把危害行为置于犯罪构成之前作为刑法中的行为进行评价,无疑会有助于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
张晶王永胜
关键词:犯罪构成社会危害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