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景荣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博士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多态性
  • 1篇雄性不育
  • 1篇雄性不育系
  • 1篇指纹
  • 1篇指纹图
  • 1篇指纹图谱
  • 1篇指纹图谱分析
  • 1篇中华猕猴桃
  • 1篇石蜡
  • 1篇石蜡切片
  • 1篇胚囊
  • 1篇胚囊发育
  • 1篇谱分析
  • 1篇切片
  • 1篇爪哇稻
  • 1篇转基因番茄
  • 1篇猕猴
  • 1篇猕猴桃
  • 1篇细胞质
  • 1篇细胞质雄性不...

机构

  • 3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张景荣
  • 3篇刘永胜
  • 1篇胡尚连
  • 1篇陈永军
  • 1篇冯媛媛
  • 1篇王琦琳
  • 1篇谢崇华
  • 1篇高兰阳
  • 1篇魏炘
  • 1篇汪松虎
  • 1篇侯佩
  • 1篇唐维
  • 1篇李颖楠
  • 1篇郑文静
  • 1篇杞从婷

传媒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华猕猴桃“红阳”花药和胚囊发育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中华猕猴桃"红阳"(Actinidia chinensis cv.Hongyang)花药和胚囊的发育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猕猴桃"红阳"花药由4室构成,药室壁为4层结构;子房内有30~45个心室,每心室有11~45个胚珠,胚珠为倒生型,胚囊属于蓼型根据中华猕猴桃"红阳"胚囊形成的特点,可将猕猴桃胚囊发育过程分为5个时期,即孢原细胞形成期、大孢子母细胞形成期、功能大孢子形成期、胚囊有丝分裂期和胚囊成熟期.
杜燕姬唐维张景荣高兰阳刘永胜
关键词:石蜡切片花药发育胚囊发育
爪哇稻Wanilav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创建及AFLP指纹图谱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初步鉴定了爪哇稻Wanilav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特征特性,并以2套水稻(Oryza sativa)同核异质材料273JW(爪哇型胞质不育系)、273D(D型胞质不育系)及其对应的保持系273B,803JW(爪哇型胞质不育系)、803WA(野败型胞质不育系)及其对应的保持系803B为研究对象,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JW型不育胞质的指纹图谱,分离了JW型胞质与野败型胞质及保持系的差异片段。
陈永军谢崇华张景荣郑文静胡尚连魏炘王琦琳杞从婷刘永胜
关键词:细胞质雄性不育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指纹图谱爪哇稻
番茄ARF4基因果实特异RNAi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被引量:5
2012年
构建ARF4基因果实特异表达的RNA干涉载体,对转基因番茄果实进行初步分析,可为采用基因工程方法改良番茄果实品质做出新尝试.利用RT-PCR技术从番茄果实cDNA中扩增SlARF4基因全长,将番茄ARF4基因正反向重复序列片段导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上,启动子是番茄果实特异表达的TFM7.将构建的ARF4基因果实特异RNA干涉载体pBI121-TFM7-A4Ri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入到野生型番茄中,进而对转化获得的植株进行了阳性鉴定.分别以转基因番茄和野生型番茄为材料,分析ARF4在果实中的表达水平,测定绿熟期果实叶绿素含量、果实的单果重量和果皮厚度.酶切证实pBI121-TFM7-A4Ri果实特异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而且,PCR检测也得到阳性转基因株.半定量RT-PCR分析显示,转基因番茄果实中ARF4的表达量明显低于野生型果实.转基因番茄果实的叶绿素含量、单果重量和果皮厚度都比野生型有提高.因此,ARF4果实特异表达的RNAi方法能够改良番茄果实品质.
冯媛媛李颖楠侯佩张景荣汪松虎刘永胜
关键词:RNA干涉转基因番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