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轩
- 作品数:162 被引量:294H指数:9
-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沙门柏干酪青霉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沙门柏干酪青霉(Penicillium camemberti),该菌株已于2010年6月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o.3904。该菌株具有...
- 张怡轩张景海吴春福
- PSS定点突变及酶活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磷脂酰丝氨酸可在磷脂酰丝氨酸合成酶(PSS)催化下由磷脂酰胆碱和L-丝氨酸生成。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对磷脂酰丝氨酸合成酶蛋白质结构进行解析和研究分析,获得2个可突变位点F139和P272,通过Overlap PCR法进行定点突变,测定突变序列,并进行酶活测定。结果显示,PSS位点F139突变为L139、M139,位点P272突变为A272,能提高酶活力,说明蛋白质结构解析结合氨基酸定点突变技术,可以改善重组酶的活力。
- 卢欣睿崔亚顺王培琪罗维佳陈梦雪张怡轩
- 关键词:定点突变
- 酮古龙酸菌细胞色素c的表达、成熟及活性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从酮古龙酸菌Y25中扩增细胞色素c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成熟并进行生物活性分析。方法:从酮古龙酸菌Y25基因组中PCR扩增细胞色素c基因,构建pET22b表达载体;从大肠杆菌BL21(DE3)中扩增细胞色素c成熟基因簇ccmABCDEFGH,连接到带有山梨糖脱氢酶组成型启动子的pBBR1MCS2-P200载体中;将构建的2个质粒共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血红素染色检测;通过氧化还原光谱法对Ni柱亲和纯化的重组蛋白进行活性分析。结果:扩增得到1404 bp的细胞色素c基因及6481 bp的ccmABCDEFGH基因簇;重组菌株经IPTG诱导表达后行SDS-PAGE分析,可见相对分子质量为50×103的表达条带;血红素染色显示重组蛋白结合有血红素;经氧化还原光谱扫描,显示亲和层析纯化得到的目的蛋白有细胞色素c特征吸收峰。结论:从酮古龙酸菌Y25中扩增得到了细胞色素c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和成熟,表达蛋白具有细胞色素c生物活性。
- 程红熊向华赵岩汪建华张怡轩张惟材
- 关键词:细胞色素C电子传递
- 基于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创新课的设计与实践
- 2024年
- 随着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社会对高等院校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需求就变得越来越迫切。笔者以沈阳药科大学2021级生命基地班的研究创新课为例,分别从研究创新课的设立、教学管理和存在问题等三方面探索高等院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希望为高等院校提高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 陈羽倪现朴章朦玥吴莹莹张怡轩
- 关键词:科研创新能力
- 生物转化法制备人参皂苷F1
- 药理研究表明,人参皂苷F(ginsenoside F,GF)能够抑制人体骨肉瘤细胞UOS的增殖、减少UV-B导致的细胞死亡并防止UV-B诱发的人类HaCaT角化细胞凋亡、拮抗人的血小板凝集。但令人遗憾的是GF在自然界中含...
- 赵文倩张琪张怡轩
- 文献传递
- 钩端螺旋体致病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序列
-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新的钩端螺旋体致病相关蛋白,编码致病相关蛋白的多核苷酸和经重组技术产生这类致病相关蛋白的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这类致病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序列的用途。
- 任双喜傅刚曾嵘蒋秀高张怡轩赵国屏陈竺缪有刚徐海郭小奎
- 文献传递
- 一种抗肿瘤类抗生素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抗肿瘤类抗生素及其制备方法,其结构式如右。该物质可通过培养链霉菌Y05A-1065(CGMCC No.:2363)的发酵液中获得。其主要通过链霉菌Y05A-1065的斜面菌株培养、链霉菌Y...
- 张怡轩吴春福
- 文献传递
- 一种格氏乳球菌及其由该菌制备的生物饲料添加剂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株格氏乳球菌及由该菌制造的饲料添加剂。该饲料添加剂是由格氏乳球菌(Lactococcusgarvieae)SYP-B-301经发酵罐发酵培养获得的液态菌剂,再添加适当营养物质而制成的固态菌...
- 张怡轩
- 文献传递
- 一种新型环肽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属于化学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新型环肽类化合物和合成方法与应用。发明采用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环肽类化合物,为氨基酸彼此之间以肽键连接,其结构如(I)所示,<Image file="DDA0004324179...
- 张怡轩沈鸿雁
- 不同感染方式对狂犬病病毒在人二倍体细胞中增殖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考察带毒传代感染、直接吸附感染、混种传代感染三种方式感染人二倍体细胞对狂犬病病毒增殖的影响。方法不同方式感染后,经过细胞工厂生产,获取狂犬病病毒收获液,经过滤澄清、浓缩、纯化、灭活制备疫苗原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检测方法检测收获液病毒滴度及原液抗原含量。结果带毒传代组的收获液病毒滴度为(6.40±0.33)lgLD50·mL^(-1),原液抗原含量为(34.8±1.5)IU·mL^(-1);混种传代感染组的收获液病毒滴度为(6.35±0.18)lgLD50·mL^(-1),原液抗原含量为(34.3±2.1)IU·mL^(-1);直接吸附感染组收获液病毒滴度为(4.71±0.39)lgLD50·mL^(-1),原液抗原含量为(12.6±2.0)IU·mL^(-1)。结论试验证明狂犬病病毒PV株采用混种传代感染的方式感染人二倍体细胞MRC-5细胞,病毒增殖效果良好,毒种代次明确,工艺操作简单,更适合于狂犬疫苗的生产。
- 甄祖刚周荔葆王野刘春雨张怡轩
-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人二倍体细胞抗原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