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怀琼

作品数:65 被引量:419H指数:13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农业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6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9篇小麦
  • 14篇高产
  • 13篇黑麦
  • 12篇育种
  • 12篇染色体
  • 11篇抗病
  • 11篇基因
  • 10篇易位
  • 10篇杂交
  • 8篇选育
  • 8篇染色
  • 8篇川农
  • 7篇栽培
  • 7篇小麦育种
  • 6篇小麦产业
  • 6篇小麦产业化
  • 5篇性状
  • 5篇锈病
  • 5篇条锈病
  • 5篇成熟胚

机构

  • 65篇四川农业大学
  • 7篇电子科技大学
  • 7篇四川省农业科...
  • 2篇四川大学
  • 2篇四川师范学院
  • 2篇重庆市农业科...
  • 2篇四川省种子工...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

  • 65篇任正隆
  • 65篇张怀琼
  • 24篇晏本菊
  • 22篇唐宗祥
  • 19篇谭飞泉
  • 17篇蒋华仁
  • 17篇符书兰
  • 15篇张怀渝
  • 12篇任天恒
  • 12篇罗培高
  • 7篇何祖才
  • 6篇李治
  • 2篇彭正松
  • 2篇马啸
  • 2篇余国东
  • 2篇陈显培
  • 2篇汤泽生
  • 2篇张丕辉
  • 2篇杨足君
  • 2篇马强

传媒

  • 18篇麦类作物学报
  • 12篇四川农业大学...
  • 7篇四川农业科技
  • 4篇遗传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种子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核农学通报
  • 1篇四川师范学院...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分子细胞生物...
  • 1篇全国作物遗传...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6篇2004
  • 12篇2003
  • 4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杂交小麦的早播、稀播高产栽培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杂交小麦的早播、稀播高产栽培方法,包括:选育具有“播期宽容”和“多分蘖成穗”特性的杂交小麦新品种;小麦栽培时比传统正常播种期提前1‑4周播种;大幅度减少小麦栽培的播种量,播种量控...
任天恒任正隆张怀琼李治
利用四川省的地理条件作小麦的穿梭育种的研究被引量:6
2000年
利用四川省的多样化的自然地理条件 ,选择位于四川西南部的攀枝花 ,西北部高原上的马尔康和成都平原上的邛崃市 3点作小麦的穿梭育种。结果证明 ,在这 3个地点上的穿梭育种不仅有利于品种适应性和稳定性的选择 ,也非常有利于抗条锈病的高效选择 。
张怀琼任正隆
关键词:小麦穿梭育种抗病性适应性
延缓小麦衰老的结构和生物化学机制被引量:17
2006年
川农17是一个含1RS.1BL易位染色体的保绿高产小麦新品种,能有效地延缓叶片衰老和维持开花后较长时期的高光合性能.生理、生物化学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川农17在灌浆期的旗叶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叶绿体及其超微结构变化的时间进程等方面,与对照品种绵阳11存在显著差异,且保持较长时间的强光合反应能力和光合速率.叶绿体发育的超微结构变化与叶片生理衰老变化紧密相关.川农17在生理、生物化学和细胞结构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其获得高籽粒产量的重要保障.
罗培高任正隆吴先华张怀渝张怀琼冯娟
关键词:叶绿体光合作用生理特征保绿透射电子显微镜小麦
作物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研究及其在小麦育种和高产栽培中的应用——论李尧权教授的有关作物栽培和育种的学术思想被引量:7
2001年
简要地叙述了李尧权教授在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研究领域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以及从作物栽培和耕作学理论出发指导作物育种实践的学术思想。
任正隆张怀琼
关键词:小麦育种栽培学术思想
高产抗病优质抗早衰“协调型”小麦新品种——川农18被引量:8
2004年
任正隆张怀琼谭飞泉蒋华仁晏本菊张怀渝傅体华张显志陈显培
关键词:抗病高产小麦早衰成穗率
高产抗病优质抗早衰老“协调型”小麦新品种——川农19被引量:3
2004年
任正隆蒋华仁张怀琼谭飞泉晏本菊张怀渝罗培高唐宗祥
关键词:区试成穗数抗病高产小麦
1BL/1RS易位系对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遗传的影响初析被引量:4
2008年
以1BL/1RS易位系小麦川农18(1,7+9,2+12)分别作母本和父本与川农19(N,7+8,2+12)杂交,统计正反交F2单株后代中1BL/1RS易位染色体所占的比例及HMW-GS的遗传规律,研究了1BL/1RS易位染色体对HMW-GS遗传的影响。结果表明,1BL/1RS易位染色体在雌配子和雄配子中都不能完全传递至后代,且雄配子的传递率低于雌配子。HMW-GS在正、反交F1中呈共显性遗传。在F2中,Glu-A1位点上亚基的分离正常;而Glu-B1位点上亚基的分离以及Glu-A1与Glu-B1位点之间的组合都与理论值不符。在川农19×川农18杂交F1中发现了一粒变异,其HMW-GS组成为(1,7+8,x+9,2+12)。分别检测了其F2代HMW-GS和醇溶蛋白的组成,并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了F1变异和非变异株,结果证实该变异粒确系两个亲本的杂交后代,变异的亚基在SDS-PAGE电泳图上位于1Dx5和1Bx7亚基之间,迁移率与1Bx6相似。
耿惠敏张怀琼任正隆
关键词: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一种应用1RS.1AL保持系的杂交小麦新品种选育方法
本发明涉及杂交小麦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1RS.1AL保持系的杂交小麦新品种选育方法,通过使用1RS.1AL易位系作保持系,使用川农27来源的雄性不育细胞质、和K型、V型、U型山羊草属雄性不育细胞质培育不育系;包...
任天恒任正隆张怀琼李治
小麦-黑麦双二倍体形成过程中微卫星序列的变化被引量:4
2008年
为了探索小麦-黑麦双二倍体形成过程中微卫星序列的变异情况,为异源多倍体进化及小麦育种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以来源于3个组合的小麦-黑麦杂交后代植株及亲本小麦、黑麦为材料,利用已有的小麦和黑麦微卫星标记调查小麦-黑麦双二倍体形成过程中微卫星序列的变化。结果表明,所用的126对小麦SSR引物中,除22对没有扩增出产物外,其余104对引物从每个组合的后代植株中扩增的带型与从其亲本小麦中扩增的带型完全相同。所用的27对黑麦SSR引物中,10对引物从每个组合的后代植株中扩增的带型与其从亲本黑麦中扩增的带型完全相同,10对引物在亲本黑麦、F1植株及3个双二倍体植株之间表现出了多态性,7对引物从亲本黑麦中扩增的条带在所有后代中缺失。说明小麦-黑麦异源多倍体化过程中小麦微卫星序列是相对稳定的,而黑麦微卫星序列比小麦微卫星序列更易受到异源多倍体化的影响。微卫星序列变化是伴随多倍体体化而快速发生的。
唐宗祥符书兰任正隆张怀琼
关键词:小麦黑麦微卫星基因组进化
小麦新品种R_(59)成熟胚的组织培养初报被引量:16
2001年
选配 3种培养基 ,以小麦新品种R59的成熟胚作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显示 :不同培养基中的成愈情况差异较大 ,其中培养基Ms +2 ,4 -D2 0mg/l+KT0 5mg/L的效果较好 ,成愈率高达 92 %~ 93 3%。结果同时表明
唐宗祥任正隆张怀琼张怀渝傅体华
关键词:小麦成熟胚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