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坤
- 作品数:14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安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两化融合政府公共服务系统的研究
- 2010年
- 本文的研究围绕当前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工作,在全面梳理相关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建设内容以及建设的技术要求上,系统地提出两化融合政府服务系统的建设设计思路,探究具有产业特点,宏观指导的两化融合政府信息化公共服务系统建设思路,覆盖了重点行业的两化融合关键环节,满足两化融合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内容和需求。
- 张坤马柯王华
- 关键词: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
- 静电纺纳米纤维防雾霾纱窗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综述了近年来静电纺纳米纤维防雾霾纱窗的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防雾霾纱窗的评价方法。静电纺纳米纤维防雾霾纱窗包括单一聚合物纳米纤维防雾霾纱窗、聚合物/无机复合纳米纤维防雾霾纱窗、多功能型纳米纤维防雾霾纱窗等,具过滤效率高、重复使用率高、成本低等优点,但过滤阻力、透光度、疏水性等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防雾霾纱窗评价方法应对关键参数过滤效率、透光度及疏水性能进行评价。指出未来静电纺纳米纤维防雾霾纱窗的研究重点是通过水热合成、化学气相沉积等化学改性技术在纳米纤维表面引入新颖的物理结构或化学组分,以实现过滤性能、疏水性能及透气性能的显著提升,同时赋予纳米纤维防雾霾纱窗抗紫外、杀菌杀病毒等功能特性。
- 李泳材仇小晗濮从政张坤张坤
- 关键词:纳米纤维静电纺丝
- 基于FPFH-ICP的三维工件点云配准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针对三维工件点云配准方法存在配准精度低等问题,笔者提出一种基于快速点特征直方图(Fast Point Feature Histogram,FPFH)初始匹配与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的点云配准方法。首先,在配准前使用随机抽样一致(Random Sample Consensus,RANSAC)算法对初始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目标点云数据;其次,使用FPFH算法提取点云特征,进行特征匹配,求得初始变换矩阵;再次,使用ICP算法对初始变换矩阵进行增益,求得最终变换矩阵;最后,完成点云精确配准。基于三维工件点云,将本文算法与经典算法对比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配准精度上有所提高。
- 张泽鹏赫森奥张明哲曹兵兵张坤
- 关键词:点云配准配准精度
- 柔性网状脉结构陶瓷纳米纤维超高温过滤膜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网状脉结构陶瓷纳米纤维超高温过滤膜的制备方法,具体为:步骤1,将一种铝盐和至少一种非吕金属盐与溶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边搅拌边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搅拌10‑60min后加入磷酸酯类封端剂,再持续搅拌10...
- 毛雪张庆吴月霞阳智洪洁江志威韩伟东张坤刘呈坤孙润军
- 文献传递
- 柔性高强无机纳米网状脉结构发光膜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高强无机纳米网状脉结构发光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如下步骤实施:步骤1,将稀土化合物和至少一种非稀土类金属盐加至溶剂中,并加入催化剂,搅拌,随后加入磷酸酯类封端剂,持续搅拌至混合均匀制成均一稳定前驱体溶...
- 毛雪吴月霞张庆阳智赵丽江志威韩伟东张坤刘呈坤孙润军
- 文献传递
- 蛋白质吸附用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综述了静电纺纳米纤维蛋白质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蛋白质吸附原理和蛋白质吸附性能的影响因素,具体分析了无机、有机及有机/无机相结合等不同组分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蛋白质吸附性能。蛋白质吸附的影响因素包括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吸附载体表面性质及环境因素。静电纺无机纳米纤维蛋白质吸附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等特性,在蛋白质吸附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静电纺有机纳米纤维蛋白质吸附材料通过疏水基团或疏水改性,表现出优异的吸附性能;静电纺有机/无机复合纳米纤维蛋白质吸附材料结合有机纤维疏水特性与无机纤维高孔隙结构,可显著提高蛋白质吸附效果。建议加强对多组分复合纤维蛋白质吸附材料的开发,进一步提升静电纺纳米纤维蛋白质吸附材料的吸附性能,并拓展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 万谦羽唐海洲李慧菁毛雪张坤
- 关键词:静电纺丝纳米纤维
- 柔性网状脉结构陶瓷纳米纤维超高温过滤膜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网状脉结构陶瓷纳米纤维超高温过滤膜的制备方法,具体为:步骤1,将一种铝盐和至少一种非吕金属盐与溶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边搅拌边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搅拌10‑60min后加入磷酸酯类封端剂,再持续搅拌10...
- 毛雪张庆吴月霞阳智洪洁江志威韩伟东张坤刘呈坤孙润军
- 柔性高强无机纳米网状脉结构发光膜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高强无机纳米网状脉结构发光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如下步骤实施:步骤1,将稀土化合物和至少一种非稀土类金属盐加至溶剂中,并加入催化剂,搅拌,随后加入磷酸酯类封端剂,持续搅拌至混合均匀制成均一稳定前驱体溶...
- 毛雪吴月霞张庆阳智赵丽江志威韩伟东张坤刘呈坤孙润军
- 静电纺陶瓷纳米纤维高温隔热材料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综述了静电纺陶瓷纳米纤维膜和陶瓷纳米纤维气凝胶的制备技术及其在高温隔热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柔性陶瓷纳米纤维膜具有低导热系数、高柔韧性、耐高温性,可应用于各类高温狭小空间,但因其厚度较薄,难以有效阻挡热辐射,导致其隔热性能较差。陶瓷纳米纤维气凝胶厚度较大,可有效阻挡热辐射,但气凝胶孔隙率较高、内部孔隙较大,导致高温热对流明显,高温隔热效果未达到理想效果。未来的研究方向是优化陶瓷纤维结构、改善其隔热性能,探索多相复合技术等手段,进一步降低陶瓷纳米纤维膜的热辐射和陶瓷纳米纤维气凝胶的热对流,以提升二者在高温环境中的隔热效果,为其在极端温度环境隔热的实际应用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 仇小晗李泳材许梦月刘呈坤刘呈坤毛雪
- 关键词:静电纺丝
- In_(2)O_(3)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研究现状被引量:1
- 2023年
- 综述了近年来氧化铟(In_(2)O_(3))纳米材料的制备工艺及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In_(2)O_(3)纳米材料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模板法、水热法及静电纺丝法等,其中溶胶-凝胶法因其制备周期长、过程复杂而逐步被新技术取代;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模板法均存在原料成本高的问题;水热法对于参数调控较多,实验可重复性低;静电纺丝法可制备多种形态的In_(2)O_(3)纳米材料,但产品强度低、独立使用性不高,无法大规模生产。In_(2)O_(3)作为优异的半导体材料,在气体传感器、太阳能电池及光催化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未来In_(2)O_(3)纳米材料的发展中,可从新型结构设计及满足独立使用方面进一步探索。
- 穆丹濮从政郝栋连张坤张坤
- 关键词:半导体材料氧化铟纳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