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卫东

作品数:11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武汉市卫生局公共卫生科研项目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烧伤
  • 2篇烧伤后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类
  • 1篇电厂
  • 1篇电厂烟气
  • 1篇电烧伤
  • 1篇新护士
  • 1篇心理
  • 1篇心理负担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诱导
  • 1篇烟气
  • 1篇烟气脱硫
  • 1篇岩体
  • 1篇医用臭氧
  • 1篇移植术

机构

  • 1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1篇张卫东
  • 7篇谢卫国
  • 4篇叶子青
  • 4篇赵超莉
  • 3篇吴红
  • 2篇阮琼芳
  • 2篇谢琼慧
  • 2篇黄文卫
  • 1篇王德运
  • 1篇唐南玲
  • 1篇周静
  • 1篇刘新
  • 1篇丁汉梅
  • 1篇张瑛
  • 1篇杨仁刚
  • 1篇陈红梅
  • 1篇雷芳
  • 1篇王辉
  • 1篇田国娟
  • 1篇陈斓

传媒

  • 5篇中华烧伤杂志
  • 4篇中华损伤与修...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真皮联合自体薄层皮片移植修复下肢创伤骨外露创面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总结及分析人工真皮联合自体薄层皮片移植修复骨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自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1例下肢创伤后骨外露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1例,年龄为23~76岁,所有患者均行一期扩创及人工真皮种植,二期行自体薄层皮片移植修复,通过评估创面恢复情况及取皮创口恢复情况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11例患者供皮区取皮后表皮再次形成时间为(15.5±2.5)d,一期手术后行二期植皮时间为(18.5±2.2)d;创面移植皮片均完好存活,愈合良好,外观平整,皮肤颜色略深于正常皮肤;2例患者供皮区域出现极轻度瘢痕,1例轻度瘢痕,余8例无明显瘢痕形成,整体效果满意。结论人工真皮联合自体薄层皮片移植是治疗骨外露的有效方法。
黄文卫谢卫国夏红霞王维张卫东
关键词:皮肤移植人工真皮骨外露
中药面膜结合皮肤护理治疗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 观察中药面膜结合皮肤护理治疗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6月笔者单位收治的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患者41例,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奇数序号)26例和对照组(偶数序号)15例.给予洗面、局部按摩及蒸气喷雾等综合皮肤护理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笔者单位自行研制的中药面膜和市售普通美容面膜外敷,干透后去除,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于治疗前及各疗程末采用温哥华色素瘢痕评定量表测定患者皮肤色差,以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色素沉着区皮肤图像灰度值.统计各疗程末医患双方满意度,记录不良反心情况,比较2组总体疗效.对数据行x2检验或t检验.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皮肤色差及图像灰度值相近(t值分别为0.800和0.694,P值均大于0.05).治疗组各疗程末皮肤色差、图像灰度值及医患双方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3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皮肤色差得分分别为(0.5±0.4)分和(1.1±0.6)分,图像灰度值分别为55±5和66±6,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389和5.102,P值均小于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3.3%(x^2=6.31,P<0.05).治疗过程中末见中药面膜引起的过敏反应.结论 中药面膜结合皮肤护理是治疗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的有效方法.
雷芳唐南玲谢卫国张瑛张卫东黄文卫
关键词:烧伤面部色素沉着护理中药面膜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BOT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
张卫东
关键词:火电厂烟气脱硫BOT项目管理
烧伤后皮肤色素异常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烧伤后皮肤色素异常可致患者严重的心理负担,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随着患者对烧伤治愈后外观恢复要求的不断提高,烧伤后色素异常的防治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就烧伤后色素异常产生机制、诊断、防治的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张卫东谢卫国
关键词:皮肤色素异常烧伤后心理负担治愈后
护创膜在兔微粒皮移植术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猪腹膜制作的生物护创膜覆盖微粒皮移植创面的效果。方法将20只新西兰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0对,每对2只兔同时于背部左右侧对称部位分别切取1块圆形全厚皮片(直径为5cm),由此形成2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取1只兔2块全厚皮片中1块的1/5剪成0.2~0.5mm皮粒,均匀播撒于自身2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微粒皮面积:创面面积=1:10)。随后将每只免的2个创面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覆盖由猪腹膜制成的生物护创膜及成对兔中,另1只兔剩余的1块异体皮。术后1~4周观察创面大体情况;术后3、4周计算创面愈合率;记录创嘶愈合时间。术后1~4周取覆盖物及创面组织行组织学观察。对数据进行配对,检验结果术后1周实验组生物护创膜与移植床贴附紧密,尤明显炎症反应;对照组异体皮成活良好。术后2周2组创面覆盖物均与创面贴附紧密,但较术后1周下燥、颜色加深。术后3周2组部分覆盖物干枯分离,其下创面愈合;术后4周2组创面基本愈合,外观无明显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3剧创面愈合书分别为(92.8±6.2)%和(91.3±7.3)%,术后4周创面愈合率分别为(98.1±2.3)%和(97.0±4.6)%,组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O.54、O.38,P值均大于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25.0±3.9)、(24.8±2.3)d,组问比较差异兀统计学意义(t=0.82,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术后1、2周2组创面均见炎性细胞浸润及血管增生,微粒皮成活许扩增。术后3、4周2组覆盖物均逐步退变坏死、分离,其下盯见表皮细胞覆盖全部创面。结论乍物护创膜覆盖微粒皮移植创面,能够保护自体皮粒成活并逐步扩展修复创面,其效果与异体皮相当,是一种可供临床选用的新型生物材料�
张卫东谢卫国赵超莉王辉刘淑华叶子青
关键词:烧伤微粒皮
10例小面积化学烧伤的临床救治经验与教训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总结10例小面积化学烧伤救治的经验与教训,为进一步提高化学烧伤临床救治的成功提供参考。方法对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2007年7月救治的3例因交通事故导致蚀刻液烧伤,2010年5月救治的4例因交通事故导致的浓硫酸烧伤,以及2011年7月救治的3例因检修氢氟酸管道时发生泄露而烧伤的三批共计10例小面积化学烧伤患者的院前急救、院内救治时机、抢救措施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三批10例小面积化学烧伤患者中有2例因蚀刻液烧伤死亡,1例因氢氟酸烧伤死亡,1例浓硫酸烧伤而致双眼失明,面部严重毁损,1例因硫酸吸入致吸入性损伤,肺功能严重受损,其他5例患者均治愈。结论化学烧伤不同于单纯的烧烫伤,除能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外,还可以因吸收化学毒素而危及生命。治疗时除常规的创面处理外,还要早期长时间大量清水冲洗,立即查明化学物质的成分及性质,作对症处理。对较复杂的化学烧伤及化学物质中毒,使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有效方法。
王德运谢卫国吴红张伟杨仁刚张卫东
关键词:烧伤化学烧伤中毒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在电烧伤大鼠血清诱导单核-内皮细胞黏附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 K/Akt)通路在电烧伤大鼠血清诱导的单核细胞中的变化,探讨其在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中的作用. 方法 取64只清洁级SD大鼠制作电烧伤模型,制备电烧伤大鼠血清;取24只大鼠不作处理,制备正常大鼠血清.(1)常规培养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正常血清组(将细胞重新悬浮于含体积分数20%正常大鼠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中)和烧伤血清组(将细胞重新悬浮于含体积分数20%电烧伤大鼠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中),每组设6个复孔.正常血清组于培养24 h,烧伤血清组于培养3、6、24 h,观察THP-1细胞形态,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2组细胞上清液中TNF-α含量.2组均于培养3、6、24 h收集细胞,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kt活化状态.(2)另取THP-1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血清组、烧伤血清组,2组各自培养方法同前;正常血清+阻断剂组、烧伤血清+阻断剂组,在正常血清组、烧伤血清组的培养液中加入渥曼青霉素100 nmol/L,余培养方法同前.每组设6个复孔.取培养3、6h的THP-1细胞,加入单层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细胞,行单核-内皮细胞黏附检测.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 结果 (1)正常血清组培养24 h,THP-1细胞呈悬浮生长、形态一致.烧伤血清组培养3h,细胞膜完整,细胞形态不规则;培养6h细胞大小不一,细胞膜与细胞质膨胀;培养24 h细胞膜破裂,细胞死亡.正常血清组培养24 h和烧伤血清组培养3、6、24 h,THP-1细胞上清液中TNF-α含量分别为(38.5±1.4)、(75.1±1.5)、(91.5±1.8)、(117.0±1.4)pg/mL,总体比较差异明显(F=1 415.306,P<0.01).烧伤血清组培养3、6、24 h THP-1细胞上清液中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血清组培养24 h(£值分别为29.614、42.852、63.485,P值均小于0.01).烧伤血清组培养3�
阮琼芳赵超莉叶子青张卫东谢琼慧谢卫国
关键词: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类血清单核细胞内皮细胞
医用臭氧气浴干预对烧伤常见致病菌体外杀菌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应用医用臭氧气浴技术,行体外载体定量细菌杀菌实验,观察其杀菌效果,为临床治疗感染创面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受试菌株包括3株标准菌株和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研究所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中培养分离的耐药菌株27株。3株标准菌株为ATCC2592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592大肠杆菌,ATCC27853铜绿假单胞菌;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中培养分离的耐药菌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铜绿假单胞菌7株、大肠杆菌5株及白色念珠菌5株。制备各种菌株的菌悬液,比浊后浓度为0.5×108~1.5×108cfu/m L,均取0.1 m L涂布于无菌平皿中央,将涂有受试菌悬液的平皿按照干预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即臭氧气浴实验组和微波照射对照组。将臭氧气浴实验组染菌平皿放入密闭无菌玻璃罐内,分别依次放入罐内2个相同染菌平皿并揭开皿盖,连接臭氧发生器装置,并将通气管插入密闭无菌玻璃罐内,保持罐内臭氧浓度为50μg/m L,开启臭氧气机开始计时,分别干预10、30、60 min。同时,微波照射对照组分别依次将2个相同染菌平皿放入超净工作台上,采用低强度微波距染菌平皿3 cm垂直照射做对照,分别照射10、30、60 min。两组实验均重复3次。实验毕,两组每个时相点各取出2个平皿加入0.9 m L 0.9%氯化钠溶液,吹打稀释后,取1 m L倾注琼脂于平皿上,盖上皿盖待含菌培养基凝固后,置37℃恒温培养箱内培养24 h(白色念珠菌培养72 h),采用涂抹平板计数法作细菌菌落计数,计算并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平皿不同时相点的杀菌率。结果臭氧气浴实验组在通臭氧气浴10 min时,受试的3株标准菌株及临床烧伤患者创面分离的耐药菌株中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平均杀菌率为(68.51±10.48)%,与微波照射对照组微波照射10 min时同等菌株的平均杀菌率(50.65±13.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6,P
赵超莉叶子青谢琼慧阮琼芳陈斓张卫东
关键词:臭氧干预性研究机会致病菌感染烧伤
节理发育岩体预裂爆破全孔砂耦合装药结构及爆破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节理发育岩体预裂爆破全孔砂耦合装药结构及爆破方法,所述结构包括炮孔、设置在炮孔内的起爆装置和砂,以及炮孔口的炮泥,其特征在于,所述炮孔直径不受限于预裂爆破的理论设计的直径;所述起爆装置设置有若干段药包,所述药...
张卫东陈明倪宏涛马萌濛莫珙琛赵振夫田卓伦
烧伤专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探索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对第1年入科新护士进行规范化岗前和岗位培训,帮助她们尽快适应新环境,迅速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岗位。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分配到科室的21名新护士进行烧伤专科规范化系统培训半年,包括脱产1周的专业岗前培训,举办为期2个月的烧伤护理学习班,制定烧伤专科新护士轮转培训手册,双导师带教。入科第1~3个月实行住院护士制,前半年实行科内轮转制,半年后实行中夜班考核准入制,对烧伤专科理论知识和专科技能操作进行非脱产强化训练等。结果规范化培训提高了新护士烧伤专科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培训后21名新护士专科护理、病情观察、抢救配合、设备应用、病房管理及职责等各项考核成绩以及自我评价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参加培训的21名新护士中20名护士考核合格,1名护士考核不合格被淘汰。结论对新护士进行规范化岗前和岗位培训,有利于新护士尽快适应环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迅速实现从普通护士到烧伤专科护士的角色转变。
刘新丁汉梅张卫东吴红周静田国娟陈红梅
关键词:岗前培训新护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