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图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动图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性
  • 1篇造影
  • 1篇造影术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血管
  • 1篇缺血性脑血管...
  • 1篇误诊
  • 1篇误诊分析
  • 1篇下肢静脉
  • 1篇下肢静脉病变
  • 1篇脑血
  • 1篇脑血管
  • 1篇脑血管病

机构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作者

  • 2篇余琛
  • 2篇李应华
  • 2篇熊建群
  • 2篇张勤勤
  • 1篇王莉
  • 1篇杨延灵

传媒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异常的表现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异常的表现和两种检查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总结114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和CT/MRI,将患者分为脑梗死组、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组,总结各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的表现,并与11例同期检查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的非缺血性脑病就诊者对照。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组(脑梗死和TIA)心电图异常的总发生率为74.6%(85/114),最常见的是ST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房性早搏。超声心动图异常的总发生率为68.4%(78/114),最常见的是左房增大、心功能测值减低。左室射血功能正常与降低组之间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性脑病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电生理、心功能的改变,心肌电生理和心功能改变可能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诊治中是很必要的。
杨延灵熊建群余琛李应华张勤勤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病变中的诊断效率与误诊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显像(CDI)对不同节段下肢静脉血栓、侧支循环形成及瓣膜功能不全的诊断效率。方法将80例患者90条静脉分为髂静脉段、股-腘静脉段、胫-腓静脉段共270个节段,并与X线静脉造影对照,分析CDI对各节段静脉血栓、侧支循环形成及瓣膜功能不全的诊断效率,分析漏、误诊原因。结果 CDI诊断髂静脉段、股-腘静脉段、胫-腓静脉段深静脉血栓、侧支循环形成、瓣膜功能不全的敏感度分别为83.33%(20/24)、94.59%(35/37)、77.78%(21/27)、66.67%(8/12)、84.09%(37/44);特异度分别为76.47%(13/17)、94.34%(50/53)、90.48%(57/63)、93.59%(73/78)、91.30%(42/46);准确率分别为80.49%(33/41)、94.44%(85/90)、77.78%(78/90)、90.00%(81/90)、87.78%(79/9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3.33%(20/24)、92.11%(35/38)、86.67%(21/27)、61.54%(8/13)、90.24%(37/41)。髂静脉段血栓漏、误诊8条,股-腘静脉段血栓漏、误诊5条,均为急性、部分栓塞。胫-腓静脉段血栓漏、误诊12条,11例为急性、完全栓塞,1例为慢性、部分栓塞。结论 CDI诊断股-腘静脉段血栓的敏感度、特异度高于髂静脉、胫-腓静脉段。尽管CDI对侧支循环形成的敏感度和阳性预测值较低,但特异度和准确度较高。急性栓塞较易造成漏、误诊。
熊建群王莉余琛李应华张勤勤
关键词:下肢静脉静脉造影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