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乘云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厅博士基金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医学院校人体解剖学小专业实验考核模式改革
- 2012年
- 为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近年来我校非临床小专业的招生不断扩大,对解剖学的实验考试带来一定影响。因此,河北联合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对实验考试方法进行改革,改革原有的解剖学实验考试方法,如传统的实物标本考试和PPT数字化标本考试方法,采用新的考试方法,即基于Authorware的智能化实验考试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题库、随机选题,显示出许多优势,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司道文张乘云张子明孙红周洪霞张宇新
-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实验考试
- 留学生解剖学全英文教学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对高校医学教育留学生解剖学全英文教学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围绕全英文解剖学授课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语言情况等方面展开,分析留学生对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所采用的各种方法的认同程度,以改进留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 司道文孙金莲李娟周洪霞王茜刘江张乘云
- 关键词:解剖学全英文教学留学生教育
- 左侧肌皮神经变异一例
- 2012年
- 笔者在解剖1具50岁左右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左侧肌皮神经直接发自正中神经,现报道如下。左侧臂丛的各干、股、束构成均正常,臂丛内、外侧两根夹持腋动脉于其前方呈锐角汇合成正中神经。在胸小肌下缘50.2mm处,内、外侧束汇合形成正中神经,汇合处横径为4.5mm;外侧束发出喙肱肌支,支配喙肱肌。距胸小肌下缘75.5mm处,
- 陈力司道文张廷才张乘云张子明张宇新
- 关键词:肌皮神经变异正中神经男性尸体胸小肌腋动脉喙肱肌
- 小白菊内酯对帕金森病小鼠模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小白菊内酯在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中抑制核因子NF-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信号通路对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将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干预组和对照组。通过行为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蛋白印记法观察各组小鼠中脑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H)、核因子NF-κB、环氧合酶-2(COX-2)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出现典型PD症状,TH阳性神经元明显丢失、蛋白水平下降,NF-κB、COX-2和caspase-3阳性细胞大量表达,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抑制剂组小鼠上述变化明显减轻(P<0.01)。结论:在MPTP所致PD模型小鼠中,小白菊内酯通过抑制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减少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 王茜张辉刘名李琪佳孙明宏田清友耿丽鑫张乘云张宇新
- 关键词:帕金森病核因子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环氧合酶-2小白菊内酯
- 罗格列酮联合替米沙坦在治疗小鼠MPTP致帕金森病中的神经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与替米沙坦单独用药与联合用药对帕金森病(PD)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MPTP制备PD亚急性小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小鼠中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NADPH氧化酶活化蛋白(p47)的表达变化,观察单独给予罗格列酮、替米沙坦及两者联合给药后对上述变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出现震颤、步态迟缓等PD样症状,黑质区TH阳性神经元缺失,i NOS、p47阳性细胞明显增多,两蛋白水平亦升高;单独给予罗格列酮或替米沙坦后,上述情况得到改善;罗格列酮和替米沙坦联合用药后,改善程度较单独用药更为明显。结论:罗格列酮联合替米沙坦通过抑制PD小鼠模型中脑黑质i NOS和p47的表达,对DA能神经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张乘云张宇新司道文刘江王茜张作凤
- 关键词:帕金森病酪氨酸羟化酶罗格列酮替米沙坦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