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秀英
- 作品数:50 被引量:118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渠道泄漏区域快速探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渠道泄漏区域快速探测装置及使用方法。本发明装置主要包括分别具有GPS同步接口的信号发送系统和信号接收系统;信号发送系统包括单片机、恒流源模块、限流调整模块、负载恒流输出模块、信号输出电极A极和B极、FPG...
- 程辉傅崧原李帝铨廖秀英付国红
- 一种电法勘探电极转换电路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法勘探电极转换电路,包括高压信号源、前置放大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单片机、锁存器、继电器组和多个接地电极,前置放大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单片机依次串接,单片机分别与4个锁存器相连,每个锁存器均连接一个继...
- 程辉廖秀英谢天财仲光明
- 文献传递
- 中国CO_2能源排放量与CO_2大气浓度时空分布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针对全球范围内CO2排放量逐年增加,CO2大气浓度逐年上升的现实,基于国家能源统计数据(2006~2009年),对中国各省区的CO2排放总量、排放强度进行计算,并结合遥感反演的同期我国区域范围大气CO2柱体浓度数据,通过分析发现两者的时空分布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基于以省区为单位比较相关性,表明化石燃料排放的CO2确实是CO2浓度变化的一个驱动因素。
- 廖秀英王婷程辉付国红
- 关键词:CO2排放量
- 河湖地区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以澧县为例被引量:2
- 2017年
-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湖南省又是我国地质灾害较严重的省份之一,且水系发育,河湖地地质灾害较多.本文以澧县为例,介绍了河湖地区管涌、岸崩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形成因素等,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最后对河湖地质灾害进行了易发性分区,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对河湖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 张慧廖秀英彭钊黄栋良
- 关键词:地质灾害管涌
- 浅层地质体高频伪随机扩频编码信号探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层地质体高频伪随机扩频编码信号探测装置及使用方法。该探测装置包括信号发射机、同步信号接收机;信号发射机包括单片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功放模块、直流电源、显示模块、GPS同步模块、通信模块和存储模块;同步...
- 程辉贾晨星李帝铨付国红廖秀英
- 一种岩矿石标本电性参数各向异性观测装置与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矿石标本电性参数各向异性观测装置与方法。本发明装置主要包括输出带宽在10<Sup>‑3</Sup>Hz‑10KHz之间、采用变频序列或伪随机序列信号编码的矩形波、输出时显示相应信号输出电流的信号源;两通...
- 程辉李帝铨傅崧原廖秀英付国红
- 高密度数值方法在大桥跨越河流选址上的应用
- 2008年
- 结合巴河大桥工程概况,选用了高密度方法,分析了电法工作中的干扰类型和干扰来源,重点对高密度方法所采取的数据采用数值计算处理,通过对资料的解译,摸清了整个详查区的工程地质概况。
- 廖秀英龙慧
- 关键词:公路大桥
- 大地电磁远参考点及其观测点工频干扰调查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地电磁远参考点及其观测点工频干扰调查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主要包括2对接地电极,2对接地电极分别与x、y方向阻抗变换电路连接;x方向阻抗变换电路输出端分别与50Hz、100Hz、150Hz、300Hz、60...
- 程辉李帝铨傅崧原廖秀英付国红
- 湖南省生态系统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利用遥感信息技术和 GIS 空间分析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上对湖南省2000~201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系统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1)10年间湖南全省表征生态环境总体变好,10年来湖南省生态系统类型以森林、耕地、灌丛为主,分别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1.1%,30.0%,20%,湿地、城镇、草地、裸地合计仅占7.9%;2)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变化及双向转换主要集中在城镇与耕地生态系统互转,城镇面积增加明显,耕地减少显著,可见人类经济活动是湖南生态系统类型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3)全省的斑块破碎化程度较高,景观完整性较差,因此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加大绿地斑块和建设绿地廊道链接分离的绿地景观,实现城镇与周边森林、灌木、湿地等保护核心区的连接,既能维护整个区域的生态连续性,成为研究区内生态流之间的高效通道和联系途径,以达到社会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可持续性发展.
- 黄河仙罗岳平殷芙蓉易敏廖秀英胡树林邢宏霖
-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
- 探讨利用SCIAMACHY数据反演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被引量:5
- 2012年
- 自工业革命以来CO2已经成为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一种最主要的人为温室气体,由此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为了更好的研究二氧化碳在时间与空间尺度上的格局及变化,综合分析CO2与太阳辐射、地面反照率、气溶胶等要素之间的关系,本文回顾了以往利用新型卫星传感器获取多源遥感数据的特点,分析了多种反演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地面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与理论,全面阐述国际上有关CO2柱浓度反演的思想.作者认为目前在地面观测站较少的情况下,针对先进的SCIAMACHY传感器数据利用DOAS相关算法及BESD算法进行CO2柱体浓度反演的数据连续,技术成熟,并由此提出了下一步工作中应解决的3个问题.
- 廖秀英孙九林吕宁王卷乐程辉
- 关键词: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