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正祝
- 作品数:22 被引量:98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 油页岩循环流化床燃烧特性研究
- 2007年
- 摘要:在循环流化床燃烧试验台上对油页岩的着火、稳定燃烧、燃尽特性等燃烧特性进行详细地试验方案分析,同时提出了油页岩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与运行的特点。根据拟做试验方案进行试验研究,可以测试出油页岩的燃烧特性,为油页岩CFB锅炉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以及大型化油页岩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 田红廖正祝
-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油页岩燃烧特性
- CFB锅炉环形集箱的制造工艺
- 2007年
- 介绍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环形集箱的结构特点,依据其特殊的结构制定出整体的制造工艺方案。然后详细论述了上部和下部环形集箱的工艺流程和主要的工艺措施,并提出制造精度的控制方法、筒身加工和整体装配工装的设计,为大型循环流化锅炉旋风分离器环形集箱的制造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
- 田红廖正祝
- 关键词:环形集箱工装设计CFB锅炉
- 生物质与石油焦混烧热重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以生物质荔枝条与石油焦的混合燃料为研究对象,采用TG-DTG-DSC联用实验技术和差减微分法Freeman-Carroll,对其混烧特性曲线和混烧机理进行分析,计算各种燃烧特性指数及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混烧试样S1、S2的DTG曲线出现2个峰,S3、S4及S5的DTG曲线出现3个峰,并在位于其第2、3峰之间的DSC曲线出现1个向上的吸热峰;随着荔枝条含量的增大,试样的可燃特性指数、着火特性指数、燃尽特性指数及综合燃烧特性指数逐渐增大,且混燃逐渐呈3种着火燃烧模型,即:低温段的均相着火、中温段的均相-多相联合着火、高温段的多相着火;同一试样的低温段反应级数高,高温段反应级数低,中温段反应级数最低;混烧中需加强中温阶段的热量供给。
- 田红廖正祝
- 关键词:生物质石油焦动力学热重试验
- 粤西地区生物质热解特性及其动力学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以粤西地区生物质稻草、玉米秆、玉米芯、荔枝条及龙眼枝为研究对象,采用TG-DSC实验技术和差减微分法Freeman-Carroll,对其热解特性曲线和机理进行分析并计算热解特性参数及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试样稻草、荔枝条及龙眼枝均出现1个明显DTG峰,玉米芯出现3个明显DTG峰;玉米秆的半纤维素热解生成的"活性中间产物"再次以几乎相等的热解速率(即等DTG值)发生二次热解生成气体析出,导致在其2个DTG峰之间出现1个近似水平平滑的肩状峰;玉米芯、荔枝条及龙眼枝在高温热解区段出现DSC吸热峰;玉米秆低温段的挥发分初始析出温度、峰值温度以及半峰温度宽度均最小;草本类生物质较木质类生物质易于热分解;玉米秆和玉米芯热解的质量变化所占比例、挥发分综合释放特性指数、活化能及频率因子均随热解温度区段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 田红廖正祝
- 关键词:生物质热解特性参数动力学
- 石油焦与煤混烧特性及动力学被引量:4
- 2013年
- 以石油焦与煤的混合燃料为研究对象,采用TG-DTG-DSC联用实验技术对混合试样进行了燃烧热重实验。分析了混烧特性曲线,计算了各个燃烧特性指数,并采用差减微分法Freeman-Carroll计算了燃烧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各混合试样均只出现一个位于高温区段的DTG曲线峰和方向向下的DSC曲线的热量释放峰,混合试样的燃烧过程主要是高温阶段焦炭的着火燃烧过程;混合试样S2,S3及S5热量释放相对较少且不集中,燃烧时间长且不完全;混合试样S4及S6的热量释放集中且时间短,燃烧释放的热量相对较多;烟煤含量最多的混合试样S6的着火特性、燃尽特性指数及综合燃烧特性参数均高于其它混合试样以及石油焦的各个相应值,且试样S6的可燃特性指数也大于石油焦的可燃特性指数;混合试样活化能均小于石油焦燃烧的活化能,混合试样比石油焦更易着火燃烧;只要石油焦与煤的混合比例适当,石油焦掺烧烟煤后的燃烧特性优于石油焦单独燃烧特性,此为解决石油焦难以单独燃烧利用提供了方法。
- 廖正祝田红
- 关键词:石油焦煤燃烧动力学热重试验
- 锅炉汽包封头的制造工艺
- 2007年
- 根据锅炉汽包热压封头的制造工艺顺序,详细论述了常用热压封头的展开尺寸的计算、划线、气割、热压以及成形后封头的划线加工和封头管接头管孔的加工及装配等工序,指出了相关工序的关键技术和经验数据,为相似锅炉汽包热压封头的制造工艺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
- 田红廖正祝
- 关键词:热压封头
- 生物质碳烟颗粒物生成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7年
- 介绍了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碳烟颗粒物的生成机理,主要包括生物质碳烟的各种生成路径,生物质碳烟生成的中间产物多环芳烃,以及中间产物多环芳烃生成碳烟,多环芳烃、反应气氛、反应压力及反应温度等对碳烟颗粒物生成的影响,生物质金属离子对碳烟生成及碳烟的成长过程等影响。总结了现有生物质碳烟生成机理研究的不足,并对碳烟中间产物,碳烟一次、二次生成机理以及影响碳烟生成量的各种因素等进行系统研究;采用量子化学理论、矩方法以及激光检测试验等方法来研究生物质碳烟的生成机理,并可借鉴燃煤碳烟生成机理及柴油碳烟生成机理的研究方法及试验等;从生物质碳烟生成的热力学及动力学机制、成核演变理论、影响机制及试验方面等,并从化学反应和工程热物理的角度,深入研究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碳烟颗粒物的生成机理与碳烟核成长演变行为,得到合理的生物质碳烟生成机理,为控制并减少雾霾环境影响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 田红廖正祝
- 关键词:生物质碳烟
- 玉米秸秆与油页岩混烧的热重试验被引量:1
- 2014年
- 为了充分燃烧利用农业生物质与油页岩,采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thermogravimetri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技术对玉米秸秆与油页岩混合燃料进行了热重试验,对其各燃烧特性与燃烧机理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燃烧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混烧试样的微分热重(DTG,differential thermogravimetric)曲线出现4个峰值,主要分别是半纤维素热解、纤维素热解、木质素和油页岩热解,以及油页岩焦炭燃烧和油页岩无机盐热解。在DTG曲线第1至第3峰之间出现DSC曲线放热峰,在DTG曲线第3峰至第4峰之间出现DSC曲线吸热峰,需要强化混合燃料的前期燃烧;玉米秸秆与油页岩的质量比例为4∶1时的混合燃料S2,其混烧的可燃特性、着火特性及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均最大,燃尽时间最短,燃尽特性指数较大;在前3个温度区段,混合试样的活化能及频率因子均随温度区段的升高而降低,体现了活化能与频率因子变化的一致性;低温阶段与高温阶段反应级数分别约为1.5及0.7。研究结果可为生物质和油页岩的混烧利用提供参考。
- 田红廖正祝
- 关键词:油页岩燃烧动力学玉米秸秆热重试验
- 油页岩与煤混烧热重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为了充分利用油页岩,采用TG-DTG-DSC联用技术对油页岩与煤的混合试样进行了混烧热重试验,对燃烧特性曲线及燃烧特性参数进行分析,并采用差减微分法计算了燃烧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随油页岩含量的增多,混烧试样逐渐出现低温段及高温段的2个DTG峰,并在位于2峰之间出现1个向上的DSC吸热峰,此时需加强混烧中期热量的提供,且混烧的可燃特性指数、着火特性指数及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均逐渐降低且均大于油页岩纯烧的各个相应值;煤含量高的S2及S3混合燃料在燃烧过程主要是高温阶段的焦炭着火燃烧过程,活化能及频率因子相对较低;油页岩含量较高的S4、S5及S6混合燃料在燃烧过程分为低温阶段的挥发分析出着火燃烧和高温阶段焦炭的着火燃烧,低温段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均大于高温段的相应值,高温段反应级数约为0.6,低温段反应级数约为1.1。油页岩与煤混烧特性优于油页岩的纯烧特性。
- 田红廖正祝
- 关键词:油页岩煤混烧热重试验燃烧特性
- 茂名油页岩燃烧特性及其大型CFB锅炉设计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为了有效地利用劣质燃料油页岩,采用ZRY-2P综合热分析仪对茂名油页岩进行热重试验,利用热重试验数据分析了油页岩的燃烧特性,并对燃烧特性曲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页岩燃烧分为低温段和高温段,低温段挥发分的燃烧为后期高温段固定碳的前期燃烧提供了热量,试样S3的综合燃烧性能最好;试样S1的热重曲线变化异常陡峭,所有试样的微商热重曲线均呈现出挥发分燃烧和固定碳燃烧的2个峰。在此基础上,对大型油页岩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fluidized bed,CFB)锅炉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掺烧石油焦的大型油页岩CFB锅炉的设计新方案并对其优势进行了分析。
- 田红杨晨廖正祝
- 关键词:油页岩燃烧特性热重分析循环流化床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