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艳华

作品数:95 被引量:20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AF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专利
  • 26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2篇电气工程
  • 11篇理学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化学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73篇电池
  • 37篇热电池
  • 18篇放电
  • 17篇离子
  • 15篇脉冲激光
  • 15篇脉冲激光沉积
  • 13篇锂离子
  • 13篇锂离子电池
  • 13篇离子电池
  • 12篇电化学
  • 12篇电压
  • 11篇电极
  • 11篇正极
  • 11篇负极
  • 11篇充放电
  • 10篇充放电循环
  • 9篇阴极
  • 9篇阴极材料
  • 9篇钒电池
  • 8篇电解质

机构

  • 89篇中国工程物理...
  • 5篇中国工程物理...
  • 4篇复旦大学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机械科学研究...

作者

  • 95篇崔艳华
  • 41篇崔益秀
  • 40篇刘效疆
  • 33篇赵宇
  • 25篇王超
  • 17篇陈勇
  • 17篇孟凡明
  • 15篇兰伟
  • 10篇胡守亮
  • 8篇邓亚锋
  • 8篇李晓兵
  • 8篇闫军
  • 6篇魏华
  • 6篇常芳
  • 6篇杨鹏
  • 5篇傅正文
  • 5篇汪小琳
  • 5篇陈伟
  • 4篇庄全超
  • 4篇原勇强

传媒

  • 7篇电源技术
  • 3篇材料导报(纳...
  • 2篇第二十六届全...
  • 2篇第十三次全国...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化学通报(中...
  • 1篇科技导报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功能材料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应用化学
  • 1篇化学进展
  • 1篇电池
  • 1篇有机硅材料
  • 1篇电池工业
  • 1篇中国材料进展
  • 1篇储能科学与技...

年份

  • 2篇2025
  • 8篇2024
  • 10篇2023
  • 8篇2022
  • 9篇2021
  • 8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电极基片、基片表面的负极薄膜,基片表面的负极薄膜为磷化钴薄膜;制备方法是a.将金属钴粉末与赤磷粉混合,混合比例是金属钴比赤磷粉为1∶1~3(摩...
崔艳华汪小琳傅正文
文献传递
一种锂离子电池五元高熵氧化物纳米薄膜及其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五元高熵氧化物纳米薄膜及其制备和应用。所用初始原料包括氧化镁、氧化钴、氧化镍、氧化铜和氧化锌,其中氧化镁、氧化钴、氧化镍、氧化铜和氧化锌的摩尔比为:2~2.5:1.5~2:2~3:1.5~2:1...
崔艳华陈鸿汪渊赵宇崔益秀张小强胡守亮魏华陈勇
一种热电池阴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电池阴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热电池阴极材料的组分包括活性材料、熔盐电解质、熔盐流动抑制剂和导电剂。在制备时先取配方量的活性材料、熔盐电解质、熔盐流动抑制剂和导电剂,再采用三维混料、球磨混料、手磨或震...
曹勇杨鹏崔艳华王帅王超谢勇张栩刘效疆崔益秀
多堆并联热电池输出端电气连接的无损检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多堆并联热电池输出端电气连接的无损检测方法及系统,解决了多堆并联热电池输出端电气连接无法全面、高效、准确、低成本检测以及电气连接故障难以准确定位的技术难题,该方法包括:测量多堆并联热电池在未激活状态的开路电压...
张小强崔艳华赵宇曹勇张栩谢勇兰伟崔益秀王超
脉冲激光沉积NiCo_2S_4薄膜及其电化学特征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了NiCo_2S_4薄膜,利用恒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测试研究了NiCo_2S_4薄膜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充放电机理。采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和选区电子衍射(TEM&SAED)表征了NiCo_2S_4薄膜首次循环过程中的组成与结构变化。恒流充放电测试结果显示NiCo_2S_4薄膜在3μA·cm-2的放电电流下,0~3 V(vs Li+/Li)范围内,薄膜的首次放电容量为698 m Ah·g^(-1),经过200次循环之后的放电容量为365 m Ah·g^(-1);在循环伏安测试中得到了分步反应的可逆氧化还原峰。TEM和SAED分析结果揭示了NiCo_2S_4薄膜与Li的电化学反应机理:首次放电过程中NiCo_2S_4与Li发生转化反应生成了Li_2S、Ni和Co,充电后生成了CoS和NiS复合薄膜。后续循环为CoS和NiS复合薄膜的可逆分解与形成。研究表明NiCo_2S_4是一种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刘家斌张辉崔艳华刘效疆刘敬松
关键词:脉冲激光沉积负极锂离子电池
一种热电池单体电池片串粉程度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电池单体电池片串粉程度的检测方法,解决了目前基于单一测量单体电池片电阻的检测方法不能准确、定量化反映正负极间串粉程度的问题。本发明室温下采用高输入阻抗电压表准确测量热电池单体电池片开路电压,采用电流表测...
张小强崔艳华赵宇高晨阳闫军崔益秀
文献传递
全钒离子液流电池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0
2000年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全钒离子液流电池正极溶液的浓度及添加剂对正极反应的影响。研究了两种离子交换膜对钒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高浓度的钒离子溶液 ,其循环伏安表现不理想 ,而添加剂过氧化氢对还原过程有利。隔膜研究显示 :阳离子交换膜SelemionCMV有利于提高充放电电流和充电效率 ,但是机械强度较差 ,不利于长期使用。
崔艳华孟凡明
关键词:添加剂离子交换器化学电源
一种测量热电池未激活状态电学性能参数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量热电池未激活状态电学性能参数的系统,解决了热电池在未激活状态由于内阻极高,通常用于判断电池性能和健康状态的多个关键电学参量远超过常用电池检测仪器和检测方法的测量范围,无法得到准确测量的问题。本系统...
张小强崔艳华陈伟李科刘效疆
文献传递
MnO2/石墨烯水热合成及其在热电池中的应用
MnO2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化学组成和优越的电化学性能,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石墨烯因其独特的二维结构、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可作为导电添加剂与金属氧化物复合,形成金属氧化物/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1-3]...
杨潇薇兰伟崔艳华刘效疆
关键词:热电池水热法电性能
文献传递
基于电流的热电池电解质水分含量装备级检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电流的热电池电解质水分含量装备级检测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目前在装备系统层级热电池电解质材料水分含量无法无损检测的技术难题。该方法包括:本发明以包含热电池的装备系统状态进行应用;将电流表的正极、负极分别同连接...
张小强崔艳华赵宇曹勇张栩谢勇兰伟崔益秀王超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