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建华

作品数:59 被引量:327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重大科技专项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主题

  • 35篇水稻
  • 14篇杂交
  • 11篇育种
  • 8篇选育
  • 8篇晚稻
  • 8篇不育
  • 6篇水稻品种
  • 6篇花药
  • 5篇性状
  • 5篇杂交水稻
  • 5篇早稻
  • 5篇核不育
  • 4篇育种研究
  • 4篇栽培
  • 4篇生育
  • 4篇温敏核不育
  • 4篇花药培养
  • 4篇基因
  • 4篇不育系
  • 3篇稻米

机构

  • 59篇江西省农业科...
  • 7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井冈山大学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宜春学院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辽宁省盐碱地...
  • 1篇九江农业科学...
  • 1篇江西省农业科...

作者

  • 59篇尹建华
  • 26篇黄永萍
  • 26篇陈春莲
  • 25篇杨平
  • 24篇熊运华
  • 21篇彭志勤
  • 20篇吴延寿
  • 18篇邹国兴
  • 6篇刘宜柏
  • 6篇揭银泉
  • 5篇胡标林
  • 4篇余守武
  • 4篇徐兰香
  • 3篇朱德瑶
  • 3篇段世华
  • 3篇丁效华
  • 3篇何虎
  • 2篇叶子飘
  • 2篇毛凌华
  • 2篇胡文海

传媒

  • 21篇江西农业学报
  • 6篇江西农业大学...
  • 4篇杂交水稻
  • 3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作物学报
  • 2篇中国稻米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杂交早稻育种技术和田间筛选工作的认识与体会被引量:1
2012年
杂交早稻育种研究相对滞后于中晚稻,在杂交早稻育种技术上必须充分利用分子育种技术、跳出早稻攻早稻、重视资源的创新与材料的鉴定和评价。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针对性剔除导入资源的缺陷、结合气象资料分析和年度比较提高稳产性和适应性、科学地取样等田间筛选工作体会。
陈春莲曾小军曹瑛尹建华
关键词:杂交早稻育种田间筛选
一种米粉专用稻品种的筛选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米粉专用稻品种的筛选方法,本发明通过86个品种淀粉RVA特征谱与米粉加工特性的相关分析,引入稻米淀粉RVA特征谱中的两个指标参数崩解值和消减值来替代胶稠度和碱消值。优化前人的方案,达到米粉专用稻加工特性筛...
吴延寿熊运华陈春莲胡标林 姚晓云黄永萍何虎尹建华
水稻早熟性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4年
水稻的生育期和抽穗期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农艺性状,前人已经分别作了综述。以抽穗期为指标,从水稻的早熟性出发概述了水稻早熟性的诱变、早熟性的遗传及基因定位。介绍了影响水稻早熟的因素,并指出早熟性与丰产性不矛盾,同时展望了早熟性的利用前景,为水稻早熟高产育种提供了依据。
曾红权尹建华刘宜柏
关键词:水稻早熟性抽穗期诱变基因定位丰产性
水稻花培后代中粳型广亲和恢复系的测交筛选被引量:4
1994年
将广亲和品种02428、CPSLO17等与恢复系杂交的花培后代中粳型和偏粳型株系,与多个籼型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两用核不育系测交,筛选出20个广亲和恢复系和3个强优势亚种间杂交稻组合。发现以狭谱型广亲和品种02428作广亲和基因供体较广谱型广亲和基因供体CPSLO17好;含两个恢复系的三交组合较单交组合更易重组出配合力强的广亲和恢复系。对广亲和恢复系的花培选育效果和广亲和基因的等位性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实用型广亲和恢复系的概念及其选育的关键技术。
尹建华朱德瑶潘熙淦丁效华揭银泉毛凌华
关键词:广亲和恢复系粳稻花培测交
三系杂交晚籼新组合Ⅱ优7599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Ⅱ优7599是江西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Ⅱ-32A与恢复系JR7599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最大的特点是剔除科恢752的配组感光性而能作晚稻种植,株型紧凑,形态清秀,剑叶挺直,呈瓦背状,抗倒,抗稻飞虱,产量高,米饭口感好。2008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文介绍了Ⅱ优7599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要点。
彭志勤杨平邹国兴吴小峰陈春莲尹建华
关键词:三系杂交晚稻杂交晚籼INDICA农作物品种审定选育过程晚稻种植
晚稻优质组合中9优3385的选育与应用
2010年
中9优3385是江西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中9A与恢复系JR3385配组而成的优质杂交晚稻品种,该品种米质优、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田间抗性强,介绍了中9优3385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高产栽培及其制种技术。
杨平邹国兴彭志勤陈春莲黄永萍吴延寿尹建华舒金贵
关键词:抗性强恢复系丰产性米质
三交水稻的育种研究 Ⅲ.三交中晚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被引量:32
2005年
用4个纯合不育系菲A、中9A、金23A和珍汕97A,4个杂合不育系菲A协青早B、中9A协青早B、金23A协青早B和珍汕97A协青早B,3个恢复系752、测647和优米2号,按8×3NCⅡ交配设计,对16个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播始历期、穗长、千粒重、结实率、有效穗数和剑叶宽等性状上,以加性效应占主导作用;而在株高、单株产量、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和剑叶角度等性状上,则以非加性效应为主。杂种的大多数农艺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比不育系大得多,所以三交中、晚稻应重视恢复系的选择。各性状的狭义遗传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播始历期、株高、剑叶宽、结实率、穗长、千粒重、剑叶长、有效穗数、粒长、粒形、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粒宽、单株产量、着粒密度、剑叶角度。
余守武尹建华刘宜柏胡标林邹国兴彭志勤
关键词:农艺性状配合力遗传力杂种优势
一种检测抗稻瘟病复等位基因Pi-2/gm/zt的通用分子标记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抗稻瘟病复等位基因Pi‑2/gm/zt的通用分子标记及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检测上述基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取待检测水稻样品基因组DNA;利用引物对进行PCR扩增;检测抗性基因供体亲本和需要改良...
邹国兴黄永萍陈春莲杨平尹建华彭志勤吴延寿熊运华
文献传递
三交水稻的育种研究Ⅱ.三交中晚稻杂种优势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用4个纯合不育系菲A、中9A、金2 3A和珍汕97A ,4个杂合不育系菲A 协青早B、中9A 协青早B、金2 3A 协青早B和珍汕97A 协青早B ,3个恢复系75 2、测6 4 7和优米2号,按8×3NCⅡ交配设计配制2 4个组合。比较研究了三交种的杂种优势及株高和抽穗期的变异程度。结果表明,5 8 33%的三交种比相应单交种具增产优势,平均增产6 11%。单株产量最高的为三交组合珍汕97A 协青早B 测6 4 7,其平均优势率为6 0 2 9% ,最优优势率为9 94 % ,株高和抽穗期的变异系数也与相应单交种接近。说明三交中、晚稻具有较强的增产潜力,可筛选出农艺性状整齐度符合生产要求的水稻三交组合。三交种的千粒重优势特别突出,在中、晚稻育种上值得利用。
余守武刘宜柏尹建华胡标林杨平揭银泉
关键词:杂交水稻杂种优势株高播始历期
江西“优质晚稻早种”模式的调查与思考被引量:4
2021年
在农业科技和促粮政策双向推动下,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粮食产量实现多年连增,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早稻作为南方稻区第一季粮食,"低质低效"长期困扰着生产。近年来,江西创新和大力示范推行"优质晚稻早种"模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推行中仍存在困难与挑战,需从良种选育、示范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龙头企业引领带动等角度进行推动,促进南方稻区早稻可持续发展。
余艳锋余永琦尹建华刘玉生
关键词:水稻技术创新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