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海涛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成像
  • 1篇胆胰
  • 1篇胆胰管
  • 1篇胆胰管成像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腰骶
  • 1篇胰管
  • 1篇图像
  • 1篇图像质量
  • 1篇线栓法
  • 1篇弥散
  • 1篇弥散系数
  • 1篇脑梗
  • 1篇脑梗死
  • 1篇脑梗死模型
  • 1篇颈动脉
  • 1篇颈动脉粥样硬...
  • 1篇梗死
  • 1篇感兴趣区

机构

  • 4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4篇孙海涛
  • 4篇沈钧康
  • 3篇徐孝秋
  • 2篇王美芹
  • 2篇郭建峰
  • 1篇徐菡
  • 1篇刘金来
  • 1篇张彩元
  • 1篇钱铭辉
  • 1篇赵合庆
  • 1篇郭静
  • 1篇范国华
  • 1篇孙敬
  • 1篇余峰

传媒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线栓法大鼠脑梗死模型不同表观弥散系数值测量方法的比较
2008年
目的通过对大鼠脑梗死模型不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测量方法的比较,选取较为合理、有效的测量方法。方法20例线栓法制备的大鼠脑梗死模型,采用b为0、1000s/mm2,行MRDWI扫描,分别在梗死区选取相同面积的单个感兴趣区(ROI)、多个ROI,测量其信号强度(SI)和计算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个ROI测得的ADC均值较多个ROI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线栓法大鼠脑梗死模型,多个ROI测得的ADC值较单个ROI测得的ADC值能更好地反映缺血再灌注状态。
孙海涛张彩元沈钧康余峰赵合庆
关键词:脑梗死表观弥散系数感兴趣区
3D-HR sMRCP与SSh-MRCP/RAD图像质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比较三维高分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磁共振胆胰管成像(3D-HR sMRCP)和二维单次激发厚层放射状磁共振胆胰管成像(SSh-MRCP/RAD)的图像质量。方法:30例受检者,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2~87岁,平均60.2岁,分别行3D-HR sMRCP与SSh-MRCP/RAD扫描,对所有图像均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定量比较图像相对信号强度和相对对比度;定性比较:对肝内外胆管、胆囊管、胆囊、胰管解剖显示及图像整体伪影进行评价。结果:3D-HR sMRCP的相对信号强度和相对对比信号强度要高于SSh-MRCP/RAD(P〈0.001);3D-HR sMRCP显示胆囊管、肝内2级胆管、胰管效果优于SSh-MRCP/RAD(P〈0.001),两种成像方式显示胆总管、胆囊、肝内一级胆管效果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D-HR sMRCP图像伪影比SSh-MRCP/RAD明显(P〈0.001)。结论:3D-HR sMRCP图像整体质量优于SSh-MRCP/RAD,但其伪影较明显,两者各有优势。
孙海涛徐孝秋沈钧康钱铭辉
关键词:胆胰管成像图像质量
高分辨MRI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应用价值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评价高分辨MRI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ilipsAchievel.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采用SENSE Flex Medium线圈,对20例患者进行DIR-T1WI、TSE-T2WI、TSE-PDWI、3D-TOF四个序列的扫描,获得不同序列的MRI图像,评价有无颈动脉狭窄及有无粥样硬化斑块,并对斑块进行初步分型。结果MRI显示20例患者颈动脉管腔均有不同程度狭窄,其中中度狭窄6处,重度狭窄2处,完全闭塞1处,余均为轻度狭窄。20例患者均有硬化斑块形成,其中9处延续性斑块,40处局限性斑块,按部位分类共62处斑块,包括颈总动脉19处,动脉分叉19处,颈内动脉23处,颈外动脉1处。参照AHA分型斑块分为Ⅲ型15个,Ⅳ-Ⅴ型43个,Ⅵ型2个,Ⅷ型2个。结论高分辨MRI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不但能评价颈动脉狭窄程度,而且根据信号特点能分析斑块组成成分及稳定性,有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
郭静徐孝秋郭建峰王美芹孙海涛徐菡孙敬沈钧康
关键词:MRI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斑块
磁共振选择性激励技术在腰骶脊神经根病变成像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应用磁共振选择性激励技术(PROSET)直观地显示腰骶脊神经根。方法对36例腰骶椎检查者在常规脊柱扫描后加扫PROSET序列,在PROSET序列原始图像上用3PPS对所需观察的腰骶脊神经追踪定位后再做一次PROSET序列扫描,通过ViewForum4.1工作站MIP和MPR重建图像来观察腰骶脊神经根的显示情况。结果36例受检者中,腰椎间盘突出15例、神经鞘膜囊肿7例、单纯性神经根变异1例、转移瘤3例,正常腰骶脊神经根10例。本组PROSET原始图像均能清楚地显示腰骶脊神经根的结构,结合3PPS定位后PROSET图像能直观地显示脊神经的硬膜囊、神经根、神经节、神经干;MIP重建后的图像能利用不同层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来显示脊神经根的形态学改变,而MPR重建可获得选择切面的重建图像,显示病变细节。结论PROSET能清楚地显示腰骶脊神经根的结构,能直观地显示腰骶脊神经根的完整形态,为腰骶脊神经根病变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徐孝秋刘金来范国华郭建峰王美芹孙海涛沈钧康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