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药代
  • 4篇药代动力学
  • 3篇药代动力学研...
  • 2篇生物法
  • 2篇生物利用度
  • 2篇微生物法
  • 2篇口服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药理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动力学
  • 1篇用药
  • 1篇人体药代动力...
  • 1篇沙星
  • 1篇生物利用度研...
  • 1篇市售
  • 1篇透析过程
  • 1篇内酰胺
  • 1篇内酰胺类

机构

  • 6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孙忠民
  • 3篇孙培红
  • 1篇王海燕
  • 1篇李振荣
  • 1篇潘缉圣
  • 1篇崔一民
  • 1篇于宏
  • 1篇鲁云兰
  • 1篇姜筠
  • 1篇王惠珍
  • 1篇刘平

传媒

  • 4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4
  • 1篇199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口服威霉素与市售红霉素制剂在健康志愿者中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5
1992年
观察了威霉素(新工艺红霉素硷,美国)及3种国产红霉素制剂正常人空腹单次口服1000mg药代动力学特点,结果表明,威霉素体内吸收明显优于传统红霉素硷肠溶衣片。服药后1.06h出现的高峰血药浓度为3.67±1.64u/ml,明显高于肠溶衣片服药后5.55h的1.46±0.69u/ml的高峰浓度,其曲线下面积是红霉素硷肠溶片的1.18倍;2个厂家的国产红霉素琥珀酸乙酚片口服吸收均不如威霉素。服药后1.09及1.49h出现的高峰血药浓度分别为1.42±0.41u/ml及0.92±0.46u/ml,明显低于威霉素(P<0.05),曲线下的面积AUC,2种国产品分别为威霉素的38%及20%(P<0.05);威霉素,单次空腹口服500mg,每6~8h服药1次,稳态血药浓度可达2.26~0.68u/ml及2.01~0.38u/ml。
鲁云兰孙忠民吴为民李荣王惠珍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红霉素
克拉霉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4
1998年
目的:研究进口克拉霉素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10名健康志愿者单次空腹po进口克拉霉素1000mg,采用微生物法测定其血、尿药物浓度。结果:其药时曲线符合一室模型,其Cmax为4.41±1.37mg/L,Tmax为1.82±0.25h,AUC为32.99±7.72mg·h/L,t1/2(Ke)为4.18±1.29h。结论:克拉霉素在体内维持有效浓度时间长,生物利用度高,用药间隔应为12h。
孙忠民孙培红李荣
关键词:克拉霉素药代动力学微生物法药理
第五讲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与合理应用被引量:7
1999年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临床应用最广泛、品种多及临床疗效突出、安全性好的一类药物。它包括了青霉素类抗生素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临床医生关注及新抗菌药物开发的主要领域。了解其进展、合理应用该类抗生素是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1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临床药...
孙忠民
关键词:抗生素Β-内酰胺合理用药
进口氟罗沙星片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研究进口氟罗沙星片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1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进口氟罗沙星片剂和国产氟罗沙星片剂 2 0 0mg后 ,用微生物法测定血清及尿中药物浓度 ,采用 3P87处理数据。 结果 :进口品高峰血药浓度为 (2 .32± 0 .83) μg/ml,消除半衰期为 (14.33± 2 .33)h ,0~ 48h曲线下面积 (AUC)为(31.0 8± 4.2 8) μg·h/ml,略高于国产品 ,国产品和进口品高峰血药浓度、达峰时间、消除半衰期等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与国产品比较 ,进口氟罗沙星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0 3.2 %。口服该药 48h尿排出率为给药量的 72 .0 8%。
崔一民孙培红李振荣李荣孙忠民
关键词:氟罗沙星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微生物法
口服国产阿齐霉素胶囊生物利用度比较研究被引量:11
1997年
健康志愿者10名单剂空腹po国产阿齐霉素胶囊500mg后,其血药峰浓度为0.39±0.20mg/L,消除半衰期为47.82±10.80h,AUC为4.84±1.17h·mg/L,与进口品相似,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进口阿齐霉素胶囊相比,国产阿齐霉素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9.6%,口服该药后120h尿排出率为给药量的10.2%。
孙忠民孙培红李荣李青
关键词:阿齐霉素生物利用度药物动力学
环丙氟哌酸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和临床应用
1994年
观察了血液透析对环丙氟哌酸体内过程的影响。在透析期间,该药的清除半衰期为5.99±0,37小时,药物透析清除分数为0.30±0.03,透析清除率为62.89±7.42ml/min,经透析清除的药量占摄入量的12.80±1.71%。研究表明,在血液透析病人应用环丙氟哌酸时,应在透析后服药或适量补充经透析清除的药量,以维持体内有效治疗药物浓度。
于宏王海燕潘缉圣孙忠民刘平姜筠
关键词:环丙氟哌酸血液透析药代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