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一昕
- 作品数:6 被引量:96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重庆“5.6”强对流过程动力学分析
-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自动气象站加密观测、FY-2E卫星云图、重庆多普勒天气雷达以及NCEP再分析数据对2010年5月6日发生在重庆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天气学分析,着重讨论了各天气系统的演变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配置与相互作用...
- 孙一昕
- 关键词:强对流次级环流地形
- 文献传递
- 2010年5月6日重庆强对流过程的天气学分析被引量:9
- 2012年
- 利用常规观测、NCEP/NCAR再分析、FY-2E卫星、多普勒雷达以及自动站观测资料,对2010年5月6日重庆强风雹、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天气学分析。详细讨论了各尺度天气系统的发展演变及相互作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此次强对流发生的天气背景概念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这次强对流过程发生在中纬度气旋、反气旋和高空槽增强发展的背景下,地面气旋与反气旋之间的冷锋也在南移中逐渐增强,而中纬度系统与西南地区低压和副热带高压间构成的鞍形场在重庆北侧造成锋生,一方面使得冷锋西段增强,另一方面通过次级环流与中层急流正反馈相互作用,加剧重庆中低层辐合抬升运动,既降低了大气稳定度,又为对流的触发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重庆低层始终位于西南地区低压东北部,偏南气流不仅输送了充足的水汽,其伴随的暖平流还与太阳辐射共同造成了重庆低层的显著升温,形成了条件不稳定层结。5月5日夜间冷锋移至重庆地区,锋面附近的强辐合造成了对流的初始发展,这一过程很可能与冷锋进入四川盆地后的下坡地形有关。另外,此次天气过程中副热带高空急流造成的强垂直风切变和高空辐散也为对流的强烈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 孙一昕方娟
- 关键词:冷锋次级环流
- 2012年天津大运会期间天气气候特征及对比赛的影响分析
- 2013年
- 2012年9月,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在天津召开,本文利用天津地区1951年-201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大运会期间天津的天气气候特征,特别对温度、降水、风和相对湿度这些对运动会比较敏感的气象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一些运动项目给出了气象条件对运动项目的影响分析、建议和应对措施。分析结果表明,体育运动与气象条件息息相关,对此应给予高度关注。
- 孙增春何群英孙一昕
- 关键词:大运会气候特征
- 海陆风环流在天津2009年9月26日局地暴雨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49
- 2011年
-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天津中尺度模式产品资料以及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2009年9月26日出现在天津地区的局地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学、动力学诊断分析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的天气尺度主要的影响系统是500 hPa高空槽,中尺度系统是由海陆风环流形成的地面中尺度辐合线。降水前天津市具有较好的热力不稳定条件,较好的能量储备,有利的动力条件,一定量级的水汽辐合,边界层的东风将渤海的水汽输送至天津市,是本次过程的主要水汽来源。天气尺度的积云对流与海风锋的碰撞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引发第一阶段的强降水,边界层东风急流再度加强所产生的抬升效应引发第二阶段的降水。中尺度切变线通过提供带状辐合上升运动起着胚胎和组织积云对流的作用,使得降水回波和对流云团沿中尺度切变线发展、加强和移动,产生了明显的列车效应,导致了这场历史罕见的秋季局部暴雨过程,也充分凸显出海陆风环流对本次暴雨的重要作用。
- 何群英解以扬东高红刘一玮孙一昕
- 关键词:暴雨海风锋中尺度辐合线列车效应
- 渤海西岸边界层东风与暴雪天气的机理分析被引量:18
- 2011年
- 2008年12月20—21日和2010年1月3日天津地区分别出现了历史同期罕见的暴雪天气。为了提高对这种极端天气发生机理的认识,利用多种资料对这两次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次暴雪过程均属于回流型降雪,但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的演变却不尽相同。影响系统分别为高空横槽(高空槽)、850 hPa切变(850 hPa低涡切变)和地面倒槽(地面气旋),水汽源自700 hPa西南气流和边界层东风的水汽输送。由于两次过程均与边界层东风相伴,特别对渤海西岸边界层东风对降雪天气的影响和作用进行探讨,表明偏东风不仅为本地输送一定量级的水汽,同时这种具有冷湿特征的东风还会与内陆具有暖湿结构的偏南风形成地面辐合线,加强地面的动力抬升作用,产生上升运动,有利于雨雪天气的加强和维持,因此可以认为边界层东风对暴雪的发生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 何群英孙一昕于莉莉
- 关键词:暴雪边界层
- “7.25”天津持续性局地大暴雨初步分析被引量:21
- 2012年
-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FY-2E卫星、多普勒雷达以及中尺度数值模式资料,对2012年7月25—26日发生在天津的一次持续性、局地性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大暴雨发生在稳定的经向环流背景之下,中高纬度为典型的两槽一脊形势,台风"维森特"减弱的低气压与副热带高压西侧的偏南风急流共同形成了向华北输送水汽和能量的重要通道,将孟加拉湾水汽源源不断输送到暴雨区;副热带高压边缘西南暖湿气流向北输送形成华北平原高温高湿天气,为大暴雨产生积累了不稳定能量,冷空气侵入加强了垂直运动发展,冷暖空气交汇触发本地能量释放,使得降水迅速加强。强降水由三个β中尺度对流云团发展加强所致,与β中尺度对流云团相对应的是若干个γ中尺度对流回波,明显的列车效应和充沛的水汽供应导致降水时间长、强度大。
- 何群英孙一昕刘一玮尉英华
- 关键词:大暴雨副热带高压低空急流列车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