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薇

作品数:18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肾病
  • 5篇肾炎
  • 5篇中医
  • 5篇慢性肾炎
  • 4篇益肾
  • 4篇湿热
  • 4篇国医
  • 4篇国医大师
  • 3篇药理
  • 3篇医案
  • 3篇医经
  • 3篇益肾清
  • 3篇益肾清利
  • 3篇清利
  • 3篇名医
  • 3篇名医经验
  • 3篇膜性
  • 3篇膜性肾病
  • 2篇循证
  • 2篇循证医学

机构

  • 18篇南京市中医院
  • 6篇南京中医药大...
  • 5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常熟市中医院

作者

  • 18篇孔薇
  • 5篇王钢
  • 4篇邹燕勤
  • 3篇仲昱
  • 3篇易岚
  • 2篇谈瑄忠
  • 2篇陆兔林
  • 2篇毛春芹
  • 2篇郑艳辉
  • 2篇杜秋
  • 2篇吴玥露
  • 1篇曾安平
  • 1篇李玲
  • 1篇李强
  • 1篇张艳茹
  • 1篇王锦
  • 1篇杨珍

传媒

  • 2篇江苏中医药
  • 2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老同志之友(...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医药现代化...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陵名医张简斋先生治疗大法的研究探讨被引量:2
2020年
张简斋为民国期间南京最有影响的中医,是金陵医派重要创始人。他在吸收众多医家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理法方药辨治体系。通过分析《邹云翔手录孤本张简斋医案》,总结简斋先生临证治疗法则:外感疾患辨分寒热,疏、清、透、化达邪于外;内伤杂病治分五脏,疏、和、托、导建中为先;妇人病变多在气血,温、调、固、养平和冲任。
孔薇李强曾安平王钢邹燕勤
关键词:中医治法民国
一种用于治疗肾虚湿热型慢性肾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肾虚湿热型慢性肾炎的药物,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提取制备而成:黄芪20-40份;白术8-12份;山萸肉8-12份;杜仲10-30份;泽泻10-20份;石苇10-30份;白花蛇舌草10-30份;三...
谈瑄忠孔薇毛春芹陆兔林吴玥露杜秋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益肾清利颗粒对IgA肾病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益肾清利颗粒对IgA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筛选益肾清利颗粒8味中药的相关成分及作用靶点,于Uniprot数据库将作用靶点转换成基因,使用Cytoscape 3.6.0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通过人类基因组数据库(GeneCards)筛选IgA肾病相关靶标,将药物及疾病靶点导入Venny 2.1软件取交集,得到的共有靶标上传于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借助生物信息资源数据库对生成结果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并构建"益肾清利颗粒成分-靶点-信号通路"多维网络。结果筛选得到69个活性成分,包括人参皂苷、β-谷甾醇、谷甾醇、槲皮苷等。得到益肾清利颗粒作用于IgA肾病的靶点94个,其中核心靶点30个,主要包括Jun原癌基因(JUN)、TNF、肿瘤蛋白p53(TP53)、AKT1及IL-6等。KEGG富集分析结果主要涉及3条通路,分别是PI3K-AKT通路、TNF炎症通路及MAPK通路。结论益肾清利颗粒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作用于IgA肾病,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益肾清利颗粒的治疗机制,为进一步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叶茜李玲孔薇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IGA肾病
慢性肾炎湿热证临床和病理变化及中药的干预作用研究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慢性肾炎湿热证患者的临床及肾脏病理学特点,以及湿热证存在的免疫炎症和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临床研究中分析了65例慢性肾炎湿热证患者的临床及肾脏病理变化特征,实验研究中利用牛血清白蛋白及葡萄球菌肠毒素建立...
孔薇王钢
文献传递
循证医学与中医诊疗标准化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及基础,在临床及科研中运用切合实际、恰当的辨证诊断、疗效评价体系是中医药研究成功的关键。诊断及治疗标准的制定必须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它既能够反映科学研究及技术进步的新成果,又能够与中医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相...
孔薇
文献传递
基于《金匮要略》角度的国医大师邹燕勤运用大黄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被引量:10
2021年
慢性肾脏病是指肾脏结构或功能出现损伤大于3个月以上的肾脏疾病总称。国医大师、邹氏肾科传人邹燕勤教授平素熟读经典,认为经典是中医临证的基石,可以为临床方药的运用提供理论基础。邹燕勤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隶属本虚标实,而湿浊瘀毒是疾病进展,缠绵难愈的重要病理因素,而大黄具有泻浊排毒之效,故临证常运用大黄治疗慢性肾脏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临证用药经验。但若大黄临床使用不得法,则会适得其反,因此从《金匮要略》角度出发,分别在大黄的用药剂量、药物炮制、给药方式、用药配伍等方面,对邹燕勤教授运用大黄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经验进行阐述。
于翔祝一叶孔薇易岚仲昱王钢邹燕勤
关键词:《金匮要略》慢性肾脏病
益肾清利方加减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肾虚湿热证疗效及其对IL-6、TNF-α作用——一项回顾性研究
2024年
明确益肾清利方治疗膜性肾病肾虚湿热证的安全性、疗效及潜在优势。方法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19年01月至2022年11月特发性膜性肾病肾虚湿热证患者病案资料,所有实验样本需要共同接受西医基础治疗,样本的数量共计75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实验样本分为对照组(40例)以及治疗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的患者需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益肾清利方治疗,对比的实验数据主要涵盖两组实验样本治疗前后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白蛋白、尿素、甘油三酯、胆固醇、IL-6、TNF-α、ALT及AST,明确益肾清利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IL-6、TNF-α作用。结果 益肾清利方加减可以明确降低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IL-6水平,相比较于对照组患者来说,治疗组患者在治疗之后血白蛋白的水平升高的更加明显,但是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益肾清利方加减联合西医基础治疗膜性肾病肾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由于单独西医治疗,可显著降低24小时尿蛋白定量、IL-6,安全性可靠,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免疫炎症相关。
于翔孔薇
关键词:膜性肾病
孔薇效方治验——益肾清利方被引量:1
2021年
1益肾清利方组成:生黄芪30g,山萸肉10g,炒白术10g,杜仲20g,三七6g,泽泻15g,石韦20g,白花蛇舌草20g。功效:益肾健脾,补气养阴,清利湿热,止血和络。主治:慢性肾炎(脾肾气虚或气阴两虚、湿热内蕴证)。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孔薇
关键词:慢性肾炎验方名医经验
尿酸性肾病的中医辨证思路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改善,饮食结构的变化,人口老年化,高尿酸血症及尿酸性肾病的患病率也日益增多,其发病还有年轻化的趋势。然而,高尿酸血症不仅作为原发性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成为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文介...
孔薇
关键词:尿酸性肾病发病机制中医辨证
文献传递
邹燕勤教授基于治未病思想以“和”论治慢性肾脏病经验探析
2024年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种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均具指导意义。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结合孟河医派学术理论及家传经验、临床所得,将“治未病”思想应用于慢性肾脏病防治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临床经验体系。未病时,重视饮食养生,调理亚健康状态,并治疗相关疾病防止累及肾脏。已病时,强调以治为防,燮理阴阳气血,调理五脏,以和为期。治疗后症状改善且指标转阴者,建议使用膏方或中成药长期调理,并结合穴位贴敷等外治疗法,内外同调。以此学术思想指导临床诊疗,效验颇丰。
刘力嘉孙卉王钢易岚仲昱孔薇邹燕勤
关键词:国医大师和法治未病肾脏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