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萍
- 作品数:46 被引量:97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从上海新天地看历史遗产的保护利用
- 西湖新天地、宁波新天地、南京新天地、苏州新天地、重庆新天地……,近年“新天地风潮”越演越烈。由于产生了巨大经济利益,从石库门里弄改造而来的上海新天地成为瞩目的旧区改造案例。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我国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新天地”...
- 赵晔姚萍
- 关键词:历史遗产
- 文献传递
- 基于GIS的浙南镇村空间分析与优化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温州模式"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发展方式,其所塑造的镇村空间也具有相应的特征。本文以温州模式的发源地柳市镇为例,研究了在"温州模式"经济发展背景下浙南旧镇村土地使用、空间发展演化的典型特征与问题;筛选出若干影响用地与空间演化的作用因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因子权重,一定程度摆脱了定性分析阶段的盲目性,并结合GIS空间分析进行多因子叠加,得出空间综合质量评价图,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旧镇村空间改造的优化策略。
- 吴林芳姚萍聂康才
- 关键词:GIS空间分析经济发展
- 历史文化城镇逆向空间序列特征研究及其意义——昭化古城空间分析
- 昭化,是中国古蜀道上一座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既是交通要塞,又为军事重地。自秦汉以来,特别是“三国”时期,兵家征战频繁,在此留下诸多遗迹。至今仍完好保存东、南、西、北四向城门和古城墙。古城廓内三...
- 袁犁姚萍
- 关键词:历史文化古城景观空间
- 文献传递
- 城镇更新型模式——山地大学城构建优选
- 2012年
- 文章从大学城的概念及形成方式出发对我国现阶段的大学城做了界定,并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认识我国大学城建设的本质。阐述当此种建设开发模式运作于山地城市形态下的难点,提出"城镇更新型"模式,并以重庆市万州区高教园区为例解析其主要的要素和可行性。
- 司马耀姚萍陈懿
- 历史古城镇逆向空间时空演化及其消长解析——以四川黄龙溪古镇为例被引量:4
- 2011年
- 黄龙溪古镇的景观空间具有特殊的逆向空间组合特征,其空间形态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演化,景观空间的不断延伸基本上顺应了逆向空间的组合特征和持续性发展,但几个主要时期的空间演化,也出现了消失与生长的不利空间堆积。特别是新时期的建设,对逆向空间景观的延续有所破坏。本文对黄龙溪古镇逆向空间演化及其消长的解析,有助于寻求原生态空间的关系及规律,为更好地恢复古环境空间的多维性和可持续性提供借鉴。
- 袁犁姚萍
- 四川地区小城镇居住模式可持续发展探究被引量:2
- 2009年
- 四川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本文旨在分析四川地区小城镇居住模式,尤其是靠水地区的小城镇居住模式,试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居住模式及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包括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居住设计可持续发展策略,最后进行实证分析。
- 冯烨姚萍
- 关键词:居住模式小城镇环境可持续发展居住设计实证分析
- 弱有所依 居无所碍——北川擂鼓板房区弱势群体无障碍生活现状调查
- 2010年
- 汶川大地震后,板房区成为当地居民一两年内的临时住区,区内老年人、残疾人这一特定的弱势群体生活状况广受关注。针对四川省北川县擂鼓板房区这一典型代表,从居住空间、信息、物质及社会环境四方面调查其弱势群体的无障碍生活现状,归纳分析发现问题,并对目前重建永久性住区构建无障碍环境从居住方式、住宅设计、外部空间规划、法制保障等方面提出建议和展望,以期对未来灾后新建临时住区提供借鉴。
- 易劲姚萍罗妍傅晶晶
- 关键词:弱势群体无障碍环境居住空间居住方式社会环境
- 古村镇的保护与弱开发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本论文针对目前我国古村镇保护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弱开发思想,并对其进行了相关探索研究,为古村镇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 熊胜伟姚萍
- 关键词:民俗文化地理环境
- 人与人,人与街道的和谐共生——绵阳商业步行街区规划设计实践探讨被引量:1
- 2008年
- 以绵阳市步行街区规划设计为例,着重探讨"人本主义"在步行街区设计中的重要性。通过街区内部各项要素的布置分析,从城市人的行为心理及环境心理的角度出发,探讨步行街区应有的社会效益价值,力图在设计实践中凸显人与人,人与街道的和谐共生理念。
- 张俐姚萍
- 关键词:设计实践街区规划街道步行街区
- 对小城镇建设中“广场热”的几点认识被引量:2
- 2003年
- 通过对城市广场建设热产生原因的揭示和分析 ,指出了当前小城镇广场建设中的失误与偏差 ,对小城镇广场特定的性质、规模、环境设计等问题提出了见解。
- 姚萍袁犁
-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城市广场城市文化城市形象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