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伟
-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2
- 供职机构:马鞍山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马鞍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管性痴呆的病理生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8年
- 血管性痴呆是我国老年人痴呆的首要原因,是目前唯一可以防治的痴呆类型。文章就血管性痴呆的病理生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夏文伟赵薛旭李作汉戴健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病理生理学影像学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白细胞CD11c/CD18表达的变化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CD11c/CD18表达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单克隆抗体标记测定28例AIS患者(AIS组)发病72h内及病程第7d2次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和单核细胞(MNL)表面CD11c、CD18的表达量,以平均荧光强度(MFI)表示其相对含量,并与28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比较。结果 AIS组发病72h内外周血PMN表面CD11c、CD18MFI分别为20.82±5.88、218.25±89.00;病程7d时为18.60±5.52、185.52±68.4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11c、CD18MFI(15.63±3.01、150.76±41.20);发病72h内外周血MNL表面CD11c、CD18MFI分别为34.78±14.56、286.75±95.50,病程7d时为31.97±14.47、247.00±88.0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11c、CD18MFI(20.20±8.50和186.38±52.97)(P〈0.05-0.01);发病7d时CD11c、CD18MFI虽有所下降,但与发病72h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AIS时激活的PMN、MNL表面β2整合素CD11c、CD18表达上调,CD11c、CD18可能参与了炎症反应。
- 赵薛旭夏文伟李作汉姜亚军王玲
- 关键词:白细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流式细胞术
-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表面黏附分子β_2整合素CD11c、CD18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和单核细胞(MNL)表面黏附分子β2整合素CD11c、CD18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单克隆抗体标记测定28例AIS患者(AIS组)发病72h内及7d时外周血PMN、MNL表面CD11c、CD18的表达量,并与28名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AIS组患者发病72h内PMN、MNL表面CD11c、CD18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20.82±5.88、218.25±89.00、34.78±14.56、和286.75±95.50,7d时分别为18.60±5.52、185.52±68.44、31.97±14.47和247.00±88.06;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5.63±3.01、150.76±41.20、20.20±8.50和186.38±52.97)(均P<0.01);发病7d时CD11c、CD18的表达虽有所下降,但与72h检测结果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AIS时激活的PMN、MNL表面β2整合素CD11c、CD18表达上调,CD11c、CD18可能参与了AIS的炎性反应。
- 夏文伟赵薛旭李作汉姜亚军王玲狄晴石静萍
- 关键词:白细胞黏附分子
-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CD11c、CD18的表达被引量:2
- 2005年
- 夏文伟赵薛旭李作汉
- 关键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卒中患者单核细胞Β2整合素白细胞聚集
- 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清脂蛋白(α)及相关血脂水平变化的关系被引量:22
- 2005年
-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α) [Lp(α) ]及相关血脂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缺血性脑卒中的 2组亚型; 41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 (ACI)和 47例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的血清Lp(α)及其相关血脂,同时测定 32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ACI组与LI组相比血清Lp(α)有显著差异(P<0. 05),ACI组与对照组相比Lp(α)有非常显著差异 (P<0. 01),但LI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 05); 2组患者的相关血脂与对照组比较,低密度脂蛋白 (LDL)有显著性差异(P<0. 05),其他血脂无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2组患者血脂变化不同,Lp(α)在ACI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水平Lp(α)可作为ACI患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 夏文伟姜亚军
- 关键词:血脂水平缺血性脑卒中ACI血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