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焱 作品数:12 被引量:54 H指数:5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化学机械去腐技术对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影响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比较Carisolv化学机械去腐和传统车针去腐2种方法治疗龋齿儿童牙科畏惧症发病率的情况。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儿科就诊患者302人年龄3~14岁,分别采用Carisolv化学机械去腐和传统车针去腐2种方法治疗龋齿,由经治医生根据儿童在治疗过程中的反应进行牙科畏惧症分级判定,治疗后以问卷形式调查治疗中疼痛程度,方法倾向。结果Carisolv化学机械去腐组牙科畏惧症发病率(22.96%)低于车针组(37.72%),特别是在牙科畏惧症高发的3~9岁患儿中发病率与车针去腐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Carisolv化学机械去腐与车针去腐比较疼痛更轻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arisolv化学机械去腐法能减少低龄儿童牙科畏惧症发病率,提高患儿的依从性,从而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周焱 时清 蔡爽关键词:CARISOLV 牙科畏惧症 儿童 IL-17在乳牙慢性根尖周病损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检测IL-17在乳牙慢性根尖周病损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分析其在不同病理类型及炎症程度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乳牙慢性根尖周炎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患儿年龄3-10岁... 周焱 王颖慧 赵焕英 尚佳健文献传递 儿童口腔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9 2018年 住院医师规范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儿童在牙科治疗时配合性欠佳且儿童牙病治疗与成人存在差异,住院医师在儿科除接受儿童口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外,还需掌握儿童心理学及与儿童沟通技巧,因此培养儿童口腔医师的任务更加艰巨。儿童口腔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主要目标即为切实提高住院医师的执业素质、医患沟通和实际诊疗能力,快速培养出具有专业素质的儿童口腔医学人才。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住院医师学会接诊儿童患者的技巧, 周焱 尚佳健关键词:儿童口腔科 住院医师 牙科治疗 毕业后教育 儿童心理学 白细胞介素17在口腔炎性疾病中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7年 近年发现的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是重要的炎性免疫细胞因子,因参与许多疾病的发展进程而备受关注。作为辅助性T细胞(Th)l7分泌的特征性细胞因子,参与宿主防御机制,在自身免疫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口腔炎性疾病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就IL-17、IL-17受体、信号传导的分子机制、在口腔炎性疾病中的生理功能及其潜在的治疗意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王颖慧 周焱 尚佳健关键词:IL-17 信号转导机制 口腔炎症 基于ViewGum色彩分析软件的固定矫治过程中咀嚼效率变化规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本身对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轻中度拥挤的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12例,采用全口MBT直丝弓对其进行非拔牙矫治;并分别于治疗前、中、后,利用View Gum色彩分析软件测定其咀嚼效率,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固定矫治开始后1、3、6个月各时间点,患者的咀嚼效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随着治疗的进行,其咀嚼效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至治疗结束后基本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P>0.05)。结论:固定矫治本身在治疗过程中可造成咀嚼效率的降低,但随着矫治的进行,其咀嚼效率可逐渐恢复。 王勇 周焱 王冰 李涛关键词:咀嚼效率 固定矫治 S⁃ECC患儿经治疗后菌斑微生物群落短期内改建过程分析 2023年 目的从微生物角度探究重度低龄儿童龋(severe early childhood caries,S⁃ECC)患儿一次完成龋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内菌斑微生物群落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及治疗对于远期无龋状态维持的作用。方法S⁃ECC患儿在全身麻醉下一次完成龋病治疗,采集治疗前(C)、术后7 d(C⁃7D)、1个月(C⁃1M)、3个月(C⁃3M)无龋牙面集合菌斑,并纳入无龋儿童(CF)为对照组,分析治疗前后菌斑微生物群落短期内的动态改建过程。结果S⁃ECC组和CF组菌斑群落组成高度相似;组间α多样性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相对丰度值分析,纤毛菌属、聚集杆菌属等在治疗后较术前下降(P<0.05),C⁃7D组血链球菌较C组上升并在3个月内逐渐下降;治疗前韦荣菌属、放线菌属、拟普雷沃菌属、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属、变异链球菌在C组和CF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变异链球菌经治疗后的C⁃7D、C⁃1M组与CF组未存在显著差异,而C⁃3M组较CF组出现上升(P<0.01)。结论S⁃ECC患儿在接受治疗后菌群结构的迅速改变,并在治疗后1~3个月逐渐开始建立新的无龋状态下的平衡。核心微生物群的存在使得菌斑群落保持稳定,韦荣菌属、拟普雷沃菌属、变异链球菌等具备作为龋病菌斑微生物标记物潜能。 周庆楠 赵焕英 蔡爽 杨宁燕 周焱 尚佳健关键词:口腔微生态 菌斑生物膜 乳牙慢性根尖周病损组织细菌组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检测乳牙慢性根尖周病损组织中菌群构成,以期进一步阐明乳牙慢性根尖周感染细菌病因学特点。方法收集13例乳牙慢性根尖周炎患儿的根尖周病损组织,采用16S rDNA克隆测序法检测样本中菌群构成。结果 PCR扩增16S rDNA通用引物获得的所有DNA样本均为阳性。13例乳牙慢性根尖周病损组织样本共获得953个克隆,鉴定出167个菌种或基因型,从属于8个菌门,其中48种细菌为未培养菌。检出菌种中厚壁菌门最多(47.9%),其次为变形菌门(26.9%)和拟杆菌门(13.2%)。在2个以上样本中检出的细菌共有76种,检出率最高的为具核梭杆菌和Dialister invisus(均为76.92%),其后依次为纤维弯曲杆菌(61.54%),轻型链球菌(53.85%)和血链球菌(53.85%)。结论乳牙慢性根尖周病损是包含多种未培养菌的多细菌感染,与感染根管常见菌有一定关联性。 蔡爽 杨秋波 赵焕英 周焱 杨宁燕 时清 尚佳健关键词:根尖周病损 细菌 乳牙 未经治疗与根管治疗失败的乳牙慢性根尖周炎菌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检测乳牙慢性根尖周炎未经治疗和根管治疗失败病例根尖周病损组织的菌群构成,比较两者优势菌之间的差异。方法收集乳牙慢性根尖周病损组织未经治疗和根管治疗失败病例各30例,提取细菌基因组DNA,构建16S rDNA克隆文库并进行测序,鉴定分析致病优势菌。结果未经治疗组与根管治疗失败组鉴定出细菌或基因型分别为245种和155种,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sp.)、弯曲菌属(Campylobacter sp.)和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 sp.)在两组均有高检出率,Haemophilus sp.和未培养菌在根管治疗失败组占比例较高,有显著差异。结论乳牙慢性根尖周病损组织是以G-厌氧及兼性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优势菌分布存在较大个体差异。纤细弯曲菌与乳牙慢性根尖周病密切相关,Haemophilus sp.在根管治疗失败持续性感染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周焱 赵焕英 蔡爽 杨宁燕 尚佳健关键词:乳牙 慢性根尖周炎 乳牙根尖周病损组织细菌组成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检测乳牙根尖周病损组织中菌群构成,分析检出细菌种类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收集31例乳牙根尖周炎患儿的根尖周病损组织,采用16SrDNA克隆测序法检测样本中菌群构成,统计分析菌种检出率与有无自发疼、咀嚼疼及窦道的关系。结果:31个乳牙根尖周病损组织样本共获得2057个可分析序列,鉴定出268个菌种或基因型,从属于9个菌门。检出率最高的具核梭杆菌(74.19%)、隐蔽小杆菌(67.74%)和纤细弯曲杆菌(64.52%)与各临床症状间无明显关联,普氏坦纳菌在有自发痛样本中检出率显著增高,口普氏菌和副溶血嗜血杆菌在有咀嚼痛样本中的检出率显著增高,变黑普氏菌和短优杆菌存在的样本发生窦道的几率显著增高,两种未培养韦荣氏菌的检出率在有咀嚼痛的样本中显著减少。结论:乳牙慢性根尖周病损是包含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普氏菌、优杆菌及韦荣氏菌与临床症状有一定的关系。 蔡爽 赵焕英 周焱 杨宁燕 时清 尚佳健关键词:乳牙 根尖周病损 细菌 临床症状 乳牙根管治疗失败病例根尖周病损组织细菌组成分析 :了解乳牙根管治疗失败病例根尖周病损组织中的细菌构成,探寻优势菌,以期获得根管治疗失败慢性根尖周炎的细菌病因学特征. 方法:收集根管治疗失败后无法保留的乳磨牙共30例,拔除后取其根尖周病损组织,采用16SrDNA克... 周焱 赵焕英 蔡爽 杨宁燕 尚佳健关键词:乳牙根尖周炎 病损组织 优势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