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栋

作品数:9 被引量:161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历史地理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人文地理
  • 2篇人文地理学
  • 2篇乡村
  • 2篇乡村旅游
  • 2篇旅游
  • 1篇导游
  • 1篇行动者网络
  • 1篇行动者网络理...
  • 1篇演进
  • 1篇演进视角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缘何
  • 1篇赞颂
  • 1篇争辩
  • 1篇正规就业
  • 1篇人文主义思想
  • 1篇人性论
  • 1篇十日谈
  • 1篇食品
  • 1篇食品安全

机构

  • 9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吴栋
  • 5篇孔翔

传媒

  • 2篇旅游学刊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中国大学教学
  • 1篇人文地理
  • 1篇上海房地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人地关系演进视角下的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与机理研究——以苏州市东山镇杨湾古村为例
乡村聚落是农业人口集聚的空间,其生产生活方式较多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乡村聚落的内部空间结构作为乡村居民在长期的人地互动中,为开展各类生产生活活动而自发促成的空间组织形式,体现了居民在特定时期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因而在...
吴栋
乡村旅游中非正规导游的呈现:主动选择还是外部促动被引量:4
2021年
旅游非正规就业研究较少关注乡村空间中的现象,已有研究尚未能充分解释乡村旅游中的非正规就业。文章以黄山市徽州区呈坎村"村民导游"为例,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了乡村旅游中非正规导游呈现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村民从事非正规导游是外部促动的结果,体现在村民参与到旅游非正规部门的被动性与妥协性。具体而言,呈坎村的地方性催生的导游需求与正规导游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村集体经济单一、旅游分配制度社会正义性存疑促使村民参与到旅游业之中;"村民导游"是留守村民在性别、年龄、职业等因素限制下参与旅游业的重要甚至是唯一途径;由于从事非正规导游带来的经济和文化层面的正反馈与适应外部自发形成的竞争合作行为,"村民导游"将长期存在。进一步,文章提出"前提-参与-选择-反馈-适应"模式解构乡村旅游中的非正规就业现象。文章认为,在较难从群体本身治理旅游非正规就业的情形下,可从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改善旅游分配制度与加强村落日常生活文化建设来应对非正规导游等乡村旅游中涌现的非正规就业问题。
袁超孔翔陈品宇吴栋
关键词:非正规就业影响因素乡村旅游
以混合式教学改革服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初探被引量:113
2021年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践行立德树人目标的内在要求,但须着力克服传统专业课在教学目标、组织方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而混合式教学改革为此创造了有益的环境。结合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从课程目标、组织方式和评价体系优化等方面,探索了以混合式教学改革服务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能路径。
孔翔吴栋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立德树人人文地理学
陆巷古村缘何留不下洞庭红橘?--乡村旅游地经济作物的传承机制初探被引量:4
2022年
作为陆巷古村的传统经济作物,洞庭红橘有可能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但近年来却大多被枇杷树替代,这会引发对旅游开发与地方文化传承之间互促关系的质疑。文章主要借鉴Polanyi的嵌入-脱嵌理论,结合实地调研,初步探究了陆巷古村洞庭红橘的生产转型过程及其发生机理。研究表明,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促使洞庭红橘成为陆巷古村地方特色文化与村民情感的重要载体,这是历史时期经济行为嵌入地方社会系统的具体表现;但改革开放后,农业经济活动逐渐脱离了社会文化系统与主体情感的约束,村民的作物选择行为完全遵循市场逻辑,而洞庭红橘作为旅游吸引物的潜在价值未被激活,因而难以依托传统经济作物的独特优势逃脱被经济效益更高的枇杷树替代的窘境。这也表明,要实现旅游开发与地方文化传承的互促发展,关键在于推动地方文化及其载体的旅游价值变现。由此,陆巷古村洞庭红橘的复兴,重在激活红橘特色文化在提升古村旅游开发质量中的潜在价值,这也是促使农业经济活动在更高层次上重新嵌入地方社会系统的有效路径。研究不仅体现了嵌入-脱嵌理论在传统村落尺度的应用价值,也能为优化乡村旅游地特色资源的传承与保护提供有益的借鉴。
孔翔吴栋
关键词:旅游开发
赞颂与挽歌——以《十日谈》为参照解读李贽的叛逆思想
本文选取了薄伽丘的《十日谈》作为参照,集中比较李贽和薄伽丘思想的异同.李贽和薄伽丘虽然同样流露出肯定人性之私、反蒙昧主义、反禁欲主义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但是,这种对人性的宣扬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
吴栋
关键词:人文主义思想人性论《十日谈》
文献传递
上海商业综合体空间布局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居民消费水平持续提升,商业综合体应运而生,并成为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功能水平的重要载体。上海是中国现代城市文明的典范,同时也是中国最早一批建立商业综合体的城市之一。不断攀升的商业综合体数量必然导致局部业态重叠、资源配置低效、空间布局失衡等问题。本文运用图表分析、案例研究、演绎归纳等方法,对上海城市商业综合体的空间布局状况进行探究,并结合上位规划、交通网络以及产业转型等因素分析商业综合体的空间布局特征及存在问题,为商业设施的合理布局和城市的协调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设性意见。
吴栋
行动者网络理论与人文地理学的交互关系研究——重构、争辩与反思被引量:24
2021年
行动者网络理论(ANT)被用于诸多学科,对突破地理学中的二元思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和比较ANT与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发现其时空观具有相通之处。广义对称性原则将ANT与人文地理学链接,使得人文地理学中描述的方法论、自然和物质的重要性及网络被重新认识。地理学者对ANT的批判主要围绕社会解释与网络解释、传统批判的合法性、人与非人对称的真实性与有效性等方面展开。一些地理学者试图使用拼装(assemblage)思维来弥补ANT的不足,将欲望、虚拟、流等概念补充进来,使之更为贴近现实世界。由于扇贝实验的案例研究对人文地理学者理解与运用ANT影响较大,文章解析了该案例中蕴含的转译逻辑。最后,阐明ANT在经验研究中需要反思之处,并讨论了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及对人文地理学的启示。
袁超陈品宇孔翔吴栋
关键词:行动者网络理论二元思维物质性拼装
日游黄山,夜泊黎阳:黄山市黎阳in巷旅游街区的地方营造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生产与再生产"地方"的主要力量。本文以黄山市黎阳in巷旅游街区为例,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地方营造的策略以及游客和居民的响应。研究发现:开发商兼运营商在地方营造中,既保留和移植了传统徽派建筑和其它徽文化元素,也植入了现代化的建筑语言和有机更新街巷的氛围;同时,借助微信、影视媒体和博客等视觉媒介,展现愉悦、热闹的地方氛围,塑造游客的感知和期待;此外,还在节事活动展演中,融合了时尚文化与徽州文化,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征。从响应来看,游客对黎阳in巷表现出地方性与无地方性的两面交织;原住民则由于空间置换产生了地方的流离失落感。研究深化了地方营造的过程和结果,有助于理解当代旅游目的地的动态变化。
陈品宇孔翔袁超吴栋
关键词:徽州文化
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制度新探
食品安全牵涉千家万户,每一次食品类的法律出台都受到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自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出台,到2015年修订《食品安全法》,惩罚性赔偿制度就一直受到热议。惩罚性赔偿制度,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制度...
吴栋
关键词:食品安全法惩罚性赔偿法律规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