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有华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视网膜
  • 2篇网膜
  • 1篇眼压
  • 1篇药物疗法
  • 1篇乙酰唑胺
  • 1篇视网膜动脉
  • 1篇视网膜脱离
  • 1篇水肿
  • 1篇注气术
  • 1篇误诊
  • 1篇疗法
  • 1篇囊样
  • 1篇节段状视网膜...
  • 1篇黄斑
  • 1篇黄斑囊样水肿
  • 1篇黄斑水肿
  • 1篇高眼压
  • 1篇黑朦
  • 1篇病例
  • 1篇病例分析

机构

  • 3篇杭州市第一人...

作者

  • 3篇吴有华
  • 1篇陈友慈
  • 1篇张惠成
  • 1篇徐永宁
  • 1篇夏贤闽
  • 1篇陈滨
  • 1篇林季建
  • 1篇王建华

传媒

  • 2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年份

  • 1篇2003
  • 1篇1997
  • 1篇199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视网膜脱离注气术中发生黑朦六例被引量:3
1995年
视网膜脱离注气术中发生黑朦六例吴有华,王建华,夏贤闽80年代Hilton报告用C3F8辅助治疗视网膜脱离取得成功。目前该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3]。国内也相继开展了该手术。方法简单,操作容易,对组织损伤小。我们报告注气术中发生黑6例,分析如下。1...
吴有华王建华夏贤闽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注气术病例分析高眼压
乙酰唑胺治疗黄斑囊样水肿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1997年
目的:评价乙酰唑胺治疗黄斑囊样水肿(cystoidmacularedema,CME)的疗效并探讨其药理机制。方法: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检查证实的CME患者37例40只眼,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乙胺唑胺和安慰剂4周,4周后两组交叉给药继续观察4周。在不同阶段进行视力、FFA、阈值化视野和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检测;对其中12只眼进行了口服乙酰唑胺前后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的多普勒超声检测和视网膜血管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乙酰唑胺治疗组52.5%的患眼黄斑水肿缓解或消退,75.0%表现为视力提高,总体10°阈值视野视敏度显著提高和ERGb波振幅明显增高,安慰剂组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善,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别(P<0.05)。超声波检测显示CME眼血流缓慢。结论:乙酰唑胺具有明显提高患者视力、改善或缓解黄斑水肿的确切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视网膜血流有关。
林季建张惠成陈友慈吴谟俊吴有华
关键词:黄斑水肿囊样药物疗法乙酰唑胺
节段状视网膜动脉周围炎一例被引量:3
2003年
徐永宁吴有华陈滨
关键词:误诊节段状视网膜动脉周围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