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秀红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子宫
  • 3篇子宫内膜
  • 3篇内膜
  • 3篇宫内
  • 3篇宫内膜
  • 2篇子宫内膜癌
  • 2篇内膜癌
  • 2篇宫内膜癌
  • 1篇蛋白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癌
  • 1篇选择性抑制剂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生成拟态
  • 1篇移植瘤
  • 1篇抑制剂
  • 1篇孕酮
  • 1篇造影
  • 1篇增殖

机构

  • 4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5篇吕秀红
  • 3篇陈嘉薇
  • 2篇李楠
  • 2篇武世伍
  • 2篇蔡兆根
  • 2篇冯振中
  • 1篇张箴波
  • 1篇徐先明
  • 1篇李凡
  • 1篇丰有吉
  • 1篇杜联芳
  • 1篇金利芳
  • 1篇俞岚
  • 1篇金宇飚
  • 1篇胡宏慧
  • 1篇解学乾
  • 1篇席晓薇
  • 1篇祝亚平
  • 1篇纪晓宁
  • 1篇王倩倩

传媒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联合PPAR-γ配体罗格列酮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探讨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联合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共同应用对于肿瘤细胞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组织芯片技术,检测124例子宫内膜样腺癌、35例正常子宫内膜中COX-2和PPAR-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联合应用塞来昔布和罗格列酮处理RL95-2子宫内膜癌细胞,观察其对于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和协同抑瘤作用。结果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COX-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PAR-γ蛋白表达相对降低,两者具有负性相关关系。塞来昔布和罗格列酮可以有效抑制RL95-2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能力,联合应用抑制肿瘤的效果明显高于单独药物组。结论 COX-2的高表达和PPAR-γ的低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以COX-2和PPAR-γ为共同靶点,有望成为临床子宫内膜癌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冯振中武世伍李楠蔡兆根吕秀红陈嘉薇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塞来昔布罗格列酮
Twist1、VE-cadherin和血管生成拟态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意义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Twist1、VE-cadherin和血管生成拟态(VM)的表达以及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组织芯片技术,检测124例子宫内膜样腺癌、28例不典型增生内膜、35例正常内膜组织中Twist1、VE-cadherin和VM的表达水平,分析三者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Twist1、VE-cadherin和VM的表达率分别为56.5%、48.4%、16.9%,与正常内膜和不典型增生内膜相比,差异均显著(P<0.01)。Twist1表达与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VE-cadherin和VM与肿瘤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子宫内膜样腺癌中VE-cadherin表达分别与Twist1和VM呈正相关趋势(r=0.232,P=0.010;r=0.251,P=0.005)。结论 Twist1、VE-cadherin和VM参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三者联合检测可能对肿瘤的进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冯振中武世伍俞岚蔡兆根李楠吕秀红陈嘉薇
关键词:TWIST1血管生成拟态
二甲双胍降低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孕激素耐药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2014年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孕激素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裸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建立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及孕激素不敏感ishikawa/GLOI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每组各随机分成4个亚组,每亚组各5只小鼠:对照组(生理盐水)、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200mg/kg灌胃给药,0.1ml/只)、孕激素(MPA)组[甲羟孕酮(MPA)100mg/kg腹腔注射,0.1ml/只]、二甲双胍+MPA组(同时给予上述剂量二甲双胍灌胃和MPA腹腔注射)。治疗期间定期测量肿瘤大小及裸鼠质量。实验结束时取出移植瘤,测量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计算药物对肿瘤生长的抑制率。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GLOI、CyclinD1、mTOR、pmTOR蛋白的表达。结果:接种ishikawa细胞株的裸鼠中,二甲双胍组、MPA组、二甲双胍+MPA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6.63%、55.92%和75.3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ishikawa/GLOI细胞株的裸鼠中,二甲双胍+MPA组的抑瘤率为41.7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甲双胍组、MPA组的抑瘤率分别为12.58%和2.79%,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接种ishikawa/GLOI细胞的MPA组中GLOI、mTOR、pmTOR、CyclinD1的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余各实验组中GLOI、mTOR、pmTOR、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能逆转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的孕激素耐药性,其逆转机制可能与下调GLOI、mTOR、pmTOR、CyclinD1表达有关。
邵丹卉纪晓宁吕秀红颜冬王倩倩丰有吉祝亚平席晓薇徐先明张箴波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二甲双胍
超声造影图像均匀度量化分析用于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的研究
金利芳徐长松解学乾李凡吕秀红杜联芳
支架蛋白IQGAP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对肿瘤细胞迁移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支架蛋白IQGAP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沉默IQGAP1表达对肿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IQGAP1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良性乳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分析IQGAP1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构建载有shRNA-IQGAP1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将其稳定转染高转移乳腺癌MDA-MB-435细胞,获得稳定抑制IQGAP1蛋白表达的细胞株(IQGAP1-shRNA组)及相应的空载细胞株(Vector组)、空白对照细胞株(Blank组);运用基于Transwell系统的体外迁移实验观察沉默IQGAP1的表达对MDA-MB-435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IQGAP1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3.44%(136/163),与良性乳腺病变组织(32.14%,9/2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QGAP1蛋白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7.78%,63/81)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WHO分级为3级者IQGAP1蛋白表达为阴性、胞质阳性和胞膜阳性的例数分别为1、3和22,2级者分别为21、40和61;1级者分别为5、9和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QGAP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有关(P<0.01),与淋巴结是否转移无关(P>0.05)。Blank组、Vector组和IQGAP1-shRNA组中穿过Transwell小室的平均细胞数分别为(294.3±16.3)、(287.7±16.9)和(93.5±7.6)个,IQGAP1-shRNA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 IQGAP1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乳腺病变组织;IQGAP1蛋白表达部位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IQGAP1蛋白在乳腺癌转移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金宇飚田丹吕秀红陈嘉薇胡宏慧
关键词:乳腺导管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